作品賞析
西嶽 華山古稱太華山,位在陝西省華陰市南。山勢險峻,三座主峰高聳,周圍眾山拱立,遠望像華朵一樣燦爛,因此世人稱之為「華山」。唐代詩人杜甫形容華山:「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將華山高峻的感覺用文字描繪出來了。
這一幅畫是王原祁51歲時游罷華山回來後追寫華山景色而成。他在繪製這幅作品時,感興趣的並不是真是山水的描繪,而著重考慮的是如何累石成山,使許多形狀相似的小塊岩石能在繁複細碎中無窒塞感。最重要的是把這些看似瑣碎的小岩石,如何巧妙地統一到一個渾然的整體中去。在畫中,作者運用從董源的“礬頭”變化而來的、不規則的小方塊堆壘成氣勢雄偉的山峰岩石,而白雲涌動吞吐于山峰之間。岩石上草木繁茂,使層層岩石既錯落有致又相互獨立、相互支撐。在畫中,空靈的浮雲和厚實的山岩構成了虛與實、明與暗的鮮明強烈的對比,尤其是對白雲的描繪,比較感性地顯示出他對真山實景的觀察和體認。
作者簡介
王原祁(1642—1715),清畫家。字茂京,號麓台、石師道人。太倉(今屬江蘇)人。康熙進士。因專心畫學,被招以西供奉內廷,鑑定名畫,曾奉旨編纂《佩文齋書畫譜》,任書畫譜總裁和《萬壽盛典》總裁。官戶部侍郎,故亦稱“王司農”。與王時敏、王鑑、王暈並稱“四王”。以其為中心,形成“婁東派”。畫法遵循臨古道路,尤以黃公望為依歸。但亦主張學古"須以神遇,不以跡求”,“得其意而師之”(《麓台題畫稿),要在學習中有所創新,“一變而為本家體”《麓台題畫稿》。其畫特色在喜用千筆積墨法.風格渾厚沉雄、元氣淋漓,有“筆端金剛杵”之稱。追求“渾樸中有超脫”,“剛健中含婀娜”以及“不事粉飾而神采出焉,不務矜奇而精神注焉"《麓台題畫稿》的審美風格。兼重理、氣、趣的融合:“作畫以理氣、趣兼到為重,非是三者,不人精、妙、逸之品。”(《雨窗漫筆》)著有《罨畫集》、《掃花庵題跋》、《雨窗漫筆》、《麓台題畫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