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原祁盧鴻草堂十志圖

清王原祁盧鴻草堂十志圖

清王原祁盧鴻草堂十志圖,清朝時期歷史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基本信息

作品內容

此圖借《草堂十志圖》之名,而潑墨設色而成,運以諸家筆意。盧鴻為唐代隱士、文人,擅書法、繪畫,曾作《草堂十志圖》,描寫其

清王原祁盧鴻草堂十志圖清王原祁盧鴻草堂十志圖
隱居之處的山林景物。王原祁的《盧鴻草堂十志圖》以唐宋各家筆意擬之,圖共十頁。《石渠寶芨》著錄。上鈐有“王原祁印”、“麓台”、“峭倩”及“樂壽堂鑑藏寶”清宮的鑑藏八璽。

作品賞析

王原祁的畫,帶有家傳的明顯基因,上溯元四家,以黃公望為宗,喜用乾筆焦墨,層層皴擦,用筆沉著,淡而厚,實而清,紙墨外有一股沛然的書卷之氣。

王原祁的名字,在清初康熙年間是極其知名和響亮的。他幾乎就是當時畫壇領袖的同義語。在王原祁任職南書房時,就連康熙皇帝也經常來觀賞他作畫,並題跋讚譽。在清代初期,和“四王”同時享譽畫界的還有以石濤和八大山人為代表的“在野”畫家群體,相對於這些遺民畫家不拘傳統,野逸荒寂,內涵濃郁的反叛和憤懣情緒的畫面,王原祁以及“四王”清秀綺麗、摹古因循的畫面,自然成為王室推崇的標本,影響深及整個清代。

就繪畫技藝而言,王原祁的確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他的皴很細緻,一遍遍地皴,山的輪廓清晰起來;他的染也很細,一遍遍地染,汀渚沙洲殊情各異。

他的畫,有宋代山水的凌厲,元代山水的繁密,明代山水的空廓。他畫中的那些山層次分明,樹木排列有致,在他的畫中,士人總是喜歡在茅亭中抒懷,茅亭下一樣有溪水潺潺,松樹頂上的雲總是無心出岫。

他的畫,有“米家”的迷濛,倪雲林的枯寂,王蒙的縝密,黃公望的清朗------

就繪畫技藝而言,王原祁算得上是集大成者了。從他晚年所繪的《盧鴻草堂十志圖》中可見端倪。

畫的是古人的圖意。盧鴻是唐代的大隱,博學多識,多次婉拒朝廷的征請,一心一意隱居嵩山。唐玄宗敬之,賜隱士服,並為其修造草堂。盧鴻曾自繪《草堂十志圖》,被稱為“山林勝絕”。王原祁的這十幅冊頁,所繪的是草堂周圍的景致。第一開題有“地閒心遠,山高水長。仿荊關筆意寫洞元寶。”畫面清秀朗潤,精細入微,以堆砌的山石表現山體變化,山石是一筆一筆皴出的,筆墨渾厚沉雄,確有“金剛杵”的意蘊。雖是仿荊浩、關仝筆意,其實並沒有北宋全景式的大山大水;第十開為青綠山水,雅逸秀麗,看得出趙孟頫的影子,構圖清雅別致,濃濃的霧氣,托浮起嶙峋的山巒,連糾纏的老松也迎合著煙雲的氣勢。

作者簡介

王原祁(1642—1715年),字茂京,號麓台,又號石師道人西廬後人,江蘇太倉人,清代畫家,畫壇名家王時敏之孫。幼時能作山水小幅,得到祖父王時敏的指點,故能繼承家法。康熙九年(1670年)中進士,後供奉內廷,擢翰林院侍講學士,尋轉侍讀學士,值南書房。曾奉詔主持編纂《佩文齋書畫譜》和繪製《萬壽盛典圖》,總裁編纂《分韻近體唐詩》。官至戶部左侍郎,故亦稱“王司農”。

王原祁的畫師法五代宋元名家,於黃公望用功尤深,深得康熙皇帝的喜愛,成為當時欽定的畫壇盟主。其時與王時敏、王鑑、王翬並稱“四王”。王時敏、王鑑逝世後,王翬、王原祁並稱“畫聖”,分別成為太倉、虞山兩派領袖。兩人德高望重,追隨者甚多。因王原祁是太倉婁東人,時人又稱之為“婁東派”。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十月十日,王原祁病卒,享年74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