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原祁書丹台春曉圖

【作者】:王原祁書 王原祁的畫師法五代宋元名家,於 王時敏、王鑑逝世後,王翬、王原祁並稱“畫聖”,分別成為太倉、虞山兩派領袖。

【名稱】:《丹台春曉圖》軸
【年代】:清·康熙
【類別】:繪畫
【作者】:王原祁書
【材質】:紙本,墨筆
【尺幅】:縱54.6cm,橫30.5cm
【現藏】:故宮博物院
【介紹】:本幅自識:“此圖為山憔生平合作,余家舊藏,丁亥冬日仿于海淀寓直,王原祁。” 鈐“麓台”(朱文印)、王原祁(白文印),另有“乾隆御覽之寶”(朱文印)、“石渠寶笈”(朱文印)等鑑藏印5方。
根據題記可知,此圖是作者“丁亥”年即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66歲時仿元代王蒙畫江南春色之作。畫作飽滿的構圖、雄渾的氣勢、深幽的意境以及山石的皴法都源於王蒙,而生拙的用筆和多層皴染的畫法則流露出作者“熟不甜,生不澀,淡而厚,實而清”的自家面貌。
【作者介紹】:王原祁(1642—1715年),字茂京,號麓台,又號石師道人、西廬後人,江蘇太倉人,清代畫家,畫壇名家王時敏之孫。幼時能作山水小幅,得到祖父王時敏的指點,故能繼承家法。康熙九年(1670年)中進士,後供奉內廷,擢翰林院侍講學士,尋轉侍讀學士,值南書房。曾奉詔主持編纂《佩文齋書畫譜》和繪製《萬壽盛典圖》,總裁編纂《分韻近體唐詩》。官至戶部左侍郎,故亦稱“王司農”。
王原祁的畫師法五代宋元名家,於黃公望用功尤深,深得康熙皇帝的喜愛,成為當時欽定的畫壇盟主。其時與王時敏、王鑑、王翬並稱“四王”。王時敏、王鑑逝世後,王翬、王原祁並稱“畫聖”,分別成為太倉、虞山兩派領袖。兩人德高望重,追隨者甚多。因王原祁是太倉婁東人,時人又稱之為“婁東派”。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十月十日,王原祁病卒,享年74歲。
王原祁的畫風秀潤蒼渾,重視筆墨之美,所畫山水先筆後墨,由淡到濃,反覆渲染,再以焦墨略作勾勒破醒。其所作設色山水多用“淺絳法”,可謂熟而不甜,生而不澀,淡而厚,實而清。同時,王原祁在山水畫畫理方面有獨到的見解,提出繪畫用筆要有書卷氣,即下筆要有力度,有氣勢,有感情,輕重頓挫,元氣淋漓,力透紙背,入木三分,所謂“筆端金剛杵”。王原祁認為初學畫者,必以臨古為先,進而熟於胸中,自能運於腕下。又講究作畫以理、氣、趣三者兼到為重,只有這樣才能使作品達到精、妙、神、逸的境界。在對畫家的修養要求上,王原祁最注重“人品”,認為“人品”高則“畫品”也高。還提出“龍脈為體,開合為用”的創作理論,發前人之所未發,堪稱為山水畫結構理論的重大發展。所惜其一生只知臨摹黃公望,筆墨鈍滯,無復清新氣象。主要傳世作品有《仿巨然萬山雲起圖》、《仿洪谷子山水》、《仿黃公望山水》、《仿房山青綠山水》、《畫中有詩圖》、《仿黃公望秋山圖》、《草堂煙樹圖》、《雲山無盡圖》、《夏山旭照圖》、《江山清霽圖》、《林壑充泉圖》、《雲山圖》、《平林罨翠圖》、《神完氣足圖》、《華山秋色圖》等。著有《雨窗漫筆》、《麓台題畫稿》、《罨畫樓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