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資源
環顧四周,青山圍合。村莊周圍一片平川。村莊東、西各有一溪。自北而來,在此匯合。春汛來時,溪水一清一濁,故有清渭之名。清渭街村東北,有大路可通唐先、中山、南馬;村西北,有大路可通象珠、雅呂、八字牆、金華;村西南有大路直通永康城區。50年代後期開始,發展公路交通,原有大路相繼改建成省道。由西向東通往世雅的便道,也改成了公路,可通方岩、東陽等地。商業發展
清渭街村民以呂、何兩姓最多,次為馬、李、應等姓。各姓都有宗譜相傳。建村可追溯到北宋。呂姓始祖呂宜中,於宋紹聖四年(1097)從河南遷此。何姓始祖何朝剛(執中),南宋時仕左丞,由龍泉遷永康朱明,其子時和轉徙清渭。馬姓始祖馬蔭,系婺州知州馬大同之子,於元至元年間,自東陽松山馬府遷永康清渭。李姓始祖李世培,於清康熙十一年(1692)從福建來永康經商,開始卜居清渭街。應姓始祖應畢,於明朝初年從芝英遷清渭街創辦中藥店,後繁衍成族。
據《永康縣誌》載,明朝時永康設十二市,清渭街是其中之一。相傳舊時沿大路建屋,年代久遠,漸成長街。市街長達里許。兩旁店屋尚留明清建築式樣,廊沿、馬腿、雕樑畫棟,楹門門面。村內聚居的何、李、馬、應、呂五姓,從西至東分居街道兩旁,分別稱下何宅、李店、馬店、應店、呂店。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古老長街已遠不適應,現又開闢了東西兩條新大街。清渭街集市現有專用場地6100多平方米。設有糧食、柴炭、農副產品、小豬、禽蛋、日用小百貨、棉布、竹木等幾個專用市場。街道兩旁店鋪有中藥、縫紉、理髮、副食品、百貨、五金、建材、電器、照相、車輛修理、農具等。逢農曆二、七市日。日平均上市人數1萬餘人,市成交金額300多萬元。由於村莊地處平原,交通方便,周圍村落密集,每逢集市,山區的山地貨、平原的農副產品和城鎮的日用品源源運至清渭,銷售量很大。清渭集市活躍了城鄉交易,成為清溪、象珠、唐先、芝英、八字牆等幾個鄉鎮農副產品、土特產品和日用品的集散地。
農業發展
清渭街人多田少,但氣候溫和,土地多系沙壤土,肥力較好,是永康市的產糧區之一。東有何溪、三渡溪,西有塘里坑溪經流,地下水源豐富。村莊周圍平川,只要挖至一米深,隨地都可挖到泉水,清渭街村有泉塘16口。現在又有三渡溪水庫灌溉,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宜種稻麥、蔬菜、瓜果及其他農作物。這裡較著名的農產品有稻米、紅糖、蠶繭、蘿蔔菜和黃瓜等。村民們根據良好自然條件,充分利用寶貴的土地資源,1949年前就有許多田塊在推行麥、稻、玉米三熟制的同時,在玉米田裡普遍套種蘿蔔菜,俗稱四熟制。推廣雜交水稻後,四熟制面積縮小,但仍然習慣在玉米田裡套種蘿蔔。清渭街糧食平均畝產,位居全市前茅。這裡玉米田裡套種的蘿蔔菜,蘿蔔嫩、汁味鮮爽,既可生吃又可熟食,還可醃製、曬乾貯用。民間流傳有這樣的民謠:“清渭大蘿蔔,株株田裡宿,畝產上萬斤,賽如梢梨肉。”種黃瓜又是這裡的一項傳統副業收入,清渭街每年約種150畝,產值22000餘元。幾乎戶戶都種。所產黃瓜除銷售本市城鎮外,還運往鄰縣和溫州、寧波、杭州等地,深受顧客歡迎。歷史傳說
遠近聞名中藥店清渭街應樹德堂中藥店,始設於明初,原稱種德堂,第十五世孫應友鼎改稱今名。應樹德堂,醫、藥合一經營。以婦科著稱,尤精胎前產後,飲譽金華、溫州、處州各縣市,乃至外省。歷數百年,就診病人絡繹不絕。人們把應樹德堂神化的故事,數百年流傳不衰。相傳第一代祖應畢業醫,開設藥店,其妻某晚紡紗燈下,見一小鹿被獵人追逐,突門而入,神色懼極,有懇求救命之意,應妻掀起布裙,讓逃鹿藏於裙下,待獵者走後,啟裙鹿去,不久應妻難產,應畢用藥無奈,危急之際,鹿銜“仙草”叩門。開啟,鹿放下仙草,逕自離去,應妻服“仙草”後,安然產下,應畢將剩餘“仙草”投入應店水井,自此井水有了仙氣,後人稱該井為“仙水井”,此井現存。凡來店求醫,撮藥者,不論路途多遠,都要背著茶筒,到這口井勺一筒井水帶回去煎藥,至今若此。《永康縣誌》載:“應樹德堂……代出名醫,較著名者有應壁生、應友鼎、應崇種、應思魁、應占鰲等……祖傳秘方成帙,雖經戰亂,散失甚多,但店堂仍由其後裔相沿經理。”應樹德堂不僅醫術高明,且醫德高尚,窮苦人上店求醫撮藥,不收藥費,一宿兩餐不收分文。清康熙年間,知縣徐同倫題贈應璧生、應友鼎的匾額《指下春生》、同治十三年知縣趙煦和光緒十八年知縣郭文翹給予應崇種的獎匾《妙手回春》、《功同良相》,至今猶在。民國初年,應樹德堂分設孚記、嘉記、濟記三家。1956年6月,濟記併入清溪供銷社,孚記、嘉記加入國藥合作小組,分別經營。1984年8月,復稱應樹德堂,重新開業,由應畢第21世孫應治軍坐堂門診。
自然景觀
龍山潭位於清渭龍山(俗名寺後山)與雲山斷谷處。此處風光秀麗,盡可遊覽。龍山,狀似天鵝孵卵,雲山象天鵝的頭,酥溪從項頸穿過,把兩山隔斷開來。溪水原來從天鵝嘴前流過,相傳某朝君王認為這裡風水好,若於天鵝孵卵處葬墳,日後必出皇帝,遂命民工鑿斷“鵝頸”。讓溪水改道,破壞風水。此山觀形狀確為人工鑿開,據專家分析,是一項古代的水利工程,鑿於何朝,無史可考。兩山之間築一石壩,壩頂積水成潭,潭水深且清冽,廣數畝,游魚追逐嬉戲,歷歷在目。潭的上游,溪勢九曲八彎,雙拱石橋(龍山潭橋)溝通清渭至東南各地大路。春汛時,潭下游,水從壩頂飛瀉,勢如瀑布,聲如雷鳴,甚是壯觀。沿潭兩岸犬牙交錯,竹樹蔥蘢,美麗幽靜。出龍山潭,方田無垠,稻浪翻騰,另有一番情趣。
臨潭不遠,即古淨明寺和明榜眼吏部尚書程文德陵墓。清溪國中校園就在潭邊。每當旭日初升或暮藹降臨之際,雲山倒映在碧潭之中,常有三三兩兩的垂釣者,手握釣竿,悠閒自在地佇立於潭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