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陝西省
清涼山新聞出版部門舊址VI-並103
簡介
清涼山新聞出版部門舊址建在清涼山東側山麓的《解放日報》社舊址大門,門額上石刻“解放日報”4個大字,是毛澤東的手跡。在清涼山下延惠溪的旁邊,矗立一座牌坊,牌坊兩邊刻有:“二水繞座晨望嘉嶺塔邊煙,八景環山夜對鳳凰樓上月。”橫額是:“清涼第一”。牌坊的石崖上有幾個石窟,黨中央到延安後,1937年4月24日,新華書店就誕生在這裡。延安清涼山新聞出版舊址保護
“清涼山新聞出版革命舊址保護維修方案”“中共中央黨校大禮堂保護工程方案”專家評審會召開。出席此次會議的專家分別為評審委員會專家庫的李乃夫、李居西、徐進、賀林、陳平和趙冬。陝西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處趙強處長主持會議,會議推選李乃夫為專家組組長。會上,延安市建築設計院項目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清涼山新聞出版舊址和中央黨校大禮堂保護工程方案的具體措施。專家組成員對方案進行了細緻深入的討論,每位專家分別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經過專家組商討後,一致同意原則通過這兩個保護方案。
清涼山新聞出版革命舊址、中共中央黨校大禮堂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理保護維修好這兩個革命舊址,對繼承革命歷史的優良傳統有積極的作用。
延安清涼山新聞出版紀念館
延安清涼山新聞出版革命紀念館,是我國第一個新聞出版專業紀念館。它地處延安城東海拔1050米的清涼山上,隔延河與嘉嶺山上的寶塔相望。1986年10月24日建成開館。清涼山新聞出版紀念館的展室面積有440多平方米。建築形式採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坡屋頂,並運用了園林建築的一些手法,使之因山就勢,體型玲瓏小巧,高低錯落有致。室外設有古樸的外廊,配以輕巧的懸挑平台。整個建築既與舊址環境協調一致,又可滿足陳列的實際需要。
在1937—1947年期間,清涼山是中共中央領導的新聞出版機關的所在地。紀念館陳列的400多幅歷史照片和300多件珍貴文物,再現了當年中央黨報委員會、《解放》周刊、新華通訊社、《新中華報》、《解放日報》、《邊區民眾報》、延安新華廣播電台、中央出版發行部和中央印刷廠等單位,艱苦創業,開拓前進,為民族解放事業勝利努力奮鬥的光輝歷史。
由新華社、人民日報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單位共同籌資,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從2002年7月起,在清涼山南麓新建延安清涼山新聞出版紀念館。該館在2003年將正式對外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