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一日

《清明前一日》是明末清初文學家李漁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中,詩人以一個逃難者的眼光來描寫寒食節,一切景象都蒙上了一層陰影,氣氛悽慘,充滿了哀傷的情緒,反映了戰亂中人們顛沛流離的生活,和彷徨、哀傷的情緒。此詩詩風平易自然,語言通俗易懂,全詩將寒食的習俗冷峻地同慘酷的現實合為一體,令人觸目驚心。

作品原文

清明前一日

正當離亂世 ,莫說艷陽天 。

地冷易寒食 ,烽多難禁菸 。

戰場花是血,驛路柳為鞭 。

荒壟 關山隔,憑 誰寄紙錢?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清明前一日:即寒食日.

2.離亂世:作者經歷了明亡清興,改朝換代的大變動,故云。

3.艷陽天:陽光燦爛、風景美好的春天·

4.“地冷”句:意為避亂在各地奔波,地方不熟,生活不安定,常吃冷食。

5.“烽多”句:意為寒食禁菸火,但戰火遍地,無法禁菸了。烽,烽火。

6.“戰地”二句,意為在避難者眼中,花的紅色使人聯想起流血,柳條也使人聯想起打人的皮鞭。

7.荒壟:久無人掃祭之摹。

8.憑:依靠。

白話譯文

正值這戰亂的世道,說什麼天氣晴好。

地勢寒冷容易寒食,烽火連天禁菸難以做到。

戰場上的花是鮮血染成,驛路催鞭折盡了柳條。

荒墳千里關山阻隔,憑誰來將這紙錢燒!

創作背景

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占南京,弘光朝崩潰。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攻占金華,民族英雄朱大典全家自焚,詩人從城中逃往深山,金華被屠城,成為一片廢墟。詩人是以作此詩,借紀念寒食節,抒發故國之情,哀悼死國難者。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是一首離亂詩,是寒食節在戰亂時期的社會實錄。而詩人筆下寒食節的春光、花柳、習俗,經過一個逃難者眼光的過濾,一切景象都蒙上了一層戰爭的陰影,氣氛悽慘,反映了戰亂中人們顛沛流離的生活,和彷徨無主、疑懼哀傷的情緒。

首聯,“正當離亂世,莫說艷陽天。”情與境偕,清明時節雨紛紛,天昏地暗,哪來艷陽天?正以象徵金華一帶的淒涼情景。清明前一日,本來就是寒食節,可是他卻偏偏也不在題目中點出,故意在開頭繞開一筆,寫一個特殊年代的清明節。

頷聯,“地冷易寒食,烽多難禁菸。”對仗工整,反意相襯。難民們顛沛流離,無法熟炊,只能食生冷之物度日,已無一絲往昔寒食節的情趣了。這一天本來不準生火,可是今年偏偏烽火遍地,狼煙四起,更是禁不住了,在反襯中將百姓逃難的痛苦表現得淋漓盡致。

頸聯,“戰場花是血,驛路柳為鞭。”對仗亦工,活畫出流民心驚肉跳的情狀。他們一見到路邊的紅花,就觸目驚心,以為是敵人屠刀滴下的鮮血;一看到驛路邊的垂柳,即驚駭不已,認為是清軍抽的馬鞭。情景交融,將百姓的緊張心理、恐怖情緒寫活。當然也就揭露了入侵者令人髮指的暴行。

尾聯,“荒壠關山隔,憑誰寄紙錢?”寒食節要紀念堅持操守的介之推和他的母親。隔日是清明節應祭掃祖墳,培新土,祀麥飯,焚冥幣;還應祭掃先烈墓,向為祖國獻身的友人朱大典等獻上一瓣心香。可是詩人逃難異地,關山阻絕,怎可去祭掃呢?他不免傷心流淚,發出浩嘆。恨戰亂,念祖上,悼英雄,可謂言簡意深,詩短情長。

李漁是清初文壇比較活躍的詩人,此詩體現了他的詩學主張。首先是重視詩的情感性,他的《窺詞管見》說:“雖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主客。情為主,景是客,說景即是說情。”此詩“戰場”聯得之。其次,強調貴新,說“意新為上,語新次之,字句之新又次之。”此詩意境、情調都使讀者耳目一新。他還提倡師法杜甫、白居易,真實地描繪深重的社會苦難,反對民族壓迫,有較強的人民和社會意義。詩風平易自然,語言通俗易懂,直接貫徹新樂府運動之主張。徐世昌評曰:“其詩規模香山,真率而近俚。”這在明代詩風影響很大的清初詩壇上,是難能可貴的。

名家點評

當代著名文藝理論家杜書瀛《戲看人間·李漁傳》:“如果說杜甫因其數量眾多的詩史性作品而被公認為偉大詩人,那么,李笠翁因同樣性質的作品被稱為傑出詩人或優秀詩人,也是恰當的、合理的。笠翁在戰亂中的詩史性詩篇,還有五律《甲申避亂》《乙酉除夕》《清明前一日》等等。這些詩中,笠翁基於漢族士子的亡國之恨與故國之思,對這場社會變革、對民族和億萬百的命運進行了嚴肅的思考,對蒼天、對歷史進行了呼天號地的叩問。”

作者簡介

李漁(1611—1679年),字笠鴻,號笠翁,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浙江金華府蘭溪縣夏李村人,生於南直隸雉皋(今江蘇省如皋市)清順治初(1644年左右),由蘭溪移家杭州,居杭十年,又移居南京。康熙十六年(1677年),返杭州終老。在晚年返杭前,他漫遊南北,三到北京,攜家設戲班到各地逸官貴人門下演出、求資助。著有傳奇十種。另寫有小記。詩詞文雜著有《一家言全集》、《李漁全集》,其中《閒情偶記》在戲劇理論上有建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