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何紹基臨漢碑

清何紹基臨漢碑

《清何紹基臨漢碑》是2005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上海書畫出版社編輯組。

內容簡介

何紹基(一七九九—一八七三),學子貞,號東洲。世傳其雙臂過膝,幫又自號,暖(猿)叟,湖南道州人。道光丙申(一八三六)年進士。援編修,充武英殿國史館協修、總纂,官至四川學政。為晚清書壇極具個性和饒有影響的大書家。

何氏是一位天才加勤奮的書家,其楷行宗師的顏真卿,千載下,習顏而具鮮明個性者當以何氏為首選。堪稱是活學活用顏氏書風的佼佼者。以筆者考察,何樂習顏而饒別趣,此別趣正與宋人溫革之書風暗合,然溫革字,世所罕睹,益成全了何氏書風名蜚四海。嚴格地說,作為官員的他,書藝非其餘事,而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一輩子都藉以風光與自豪的所在。他花甲前書作多以楷行行世,沉雄峭拔,精力酣足是其獨具的特色。不滿足於既得,是何氏書藝獲得大成的動力,據其文孫何維朴稱:“鹹豐戊午(一八五八),先大爺年六十,在濟南濼源書院,始專習八分書,東京諸碑次第臨寫,自立課程,庚申(一八六○)歸湘,主講城南,隸課仍無間斷,而於《禮器》《張遷》兩碑用功尤深,各臨百通。”真實地描述了何氏晚年臨習隸篆之勤,雖是“臨”而細讀其晚歲所臨漢碑,他並非表面化地臨其形,而是以形攫神,形遠旨近,是一種智慧的饒有創意的“臨”,故而“臨”出的漢隸與古篆,都鈐有何氏古拙生澀的獨特印記。由先前的享大名於行楷,更享大名於篆隸,得一望二,循序漣進,是值得急於求成者從中獲得啟迪的。

何氏的隸書,謂之為“臨”,實為托古求新。在何氏稍前的隸篆大家中,鄧石如以雄遵豪邁勝,伊秉綬以堂皇莊嚴勝,何紹基則避同求異,表現為凝結澀拙,在結字和氣格上朝先賢忽視的生拙方向作了有力而有效的探索,對後世很有示範的意義。尤其是在用筆上,他深諸顏真卿“層漏痕”的真諦,書寫點畫,強調積點成線,力透紙背,使篆隸書的點畫本身具有了更獨立的觀賞性和靈感,這不能不說是何氏的第一個貢獻。要之,鄧、伊、何三大家,樹立大旗,立三新面,流風所至為嘉道以來篆隸書藝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作出了本人也未嘗預知的奉獻。這勃興而卓著的隸(包括篆)書的成果,足以擠兌清代行楷藝術的式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