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單色釉瓷器

清代單色釉瓷器繼承了明代單色釉瓷器製作工藝,並在其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時期,僅從瓷器製作工藝層面來看,無疑是中國單色釉陶瓷製作史上的高峰。單色釉即色彩單一的釉,有時也被稱為一道釉或純色釉。瓷胚表面施以釉漿後送入窯內燒制,因釉中特定的化學組分而燒制出不同的顏色效果,也有些在燒制時會發生窯變,達到另類的色彩效果,此類呈現單一釉色的瓷器均屬於單色釉瓷器。

清康熙豇豆紅釉暗刻團螭紋太白尊清康熙豇豆紅釉暗刻團螭紋太白尊

瓷器由於施加釉料中的成分不同,最終燒制出的顏色會有很大差異,如有些釉裡面含有特定比例的鐵元素,這種釉燒制後一般變為青色,被稱為青釉瓷器。有些釉裡面含有特定比例的銅元素,這種釉燒制後一般呈現出紅色,被稱為紅釉瓷器。釉大致可分為高溫釉和低溫釉兩大類,但無論是高溫釉還是低溫釉,它們所呈現的色彩都是取決於釉中所含的金屬礦物質,如鐵、銅、鈷、錳、金、銻、錫等著色劑。而釉中其他的成分,如石英、石灰、長石、硼砂、土、植物灰、溶劑等不同配料中所含的氧化矽、三氧化二鋁以及坯土的成分,決定釉的亮度、透明度、濃度、耐高溫度、膨脹收縮度等特性。理想的釉色除了製作和配方外,還取決於火的燒制過程,在燒制瓷器器物中,常常一個配方成分相同的釉,因為受到燒制溫度、氧化氣氛、燃料、氣候以及放置位置等因素的影響,也會使器物表面產生不同的顏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