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作品名稱:淮陰邊壽民葦間書屋創作年代:清代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者:鄭板橋
作品原文
邊生結屋類蝸殼,忽開一窗洞寥廓。①數枝蘆荻撐煙霜,一水明霞靜樓閣。②
夜寒星斗垂微茫,西風入慊搖燭光。③
隔岸微聞寒犬吠,幾拈吟髭更漏長。④
注釋譯文
①譯——邊生的房屋狹小如蝸殼,書屋開了一窗後,立刻使狹小的房子與寥廓的天地相通。釋——類蝸殼:古人常用蝸殼比喻居室的狹隘、簡陋。洞:通。寥廓:空闊。②譯——幾枝蘆荻在霧靄中搖曳,晚霞照耀著河水,樓閣沉浸在一片靜謐之中。
③譯——夜涼如水,星星放出微弱的光芒,西風吹入簾中使燭光搖曳。釋——慊:同“簾”,布簾。
④譯——隔著岸邊能夠依稀聽到孤獨的犬吠聲,而邊壽民在寂靜的長夜中苦苦吟詩。釋——拈髭(niānzī):古人作詩常拈髭冥想。唐代盧延讓詩云:“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拈,用手搓轉。
作品鑑賞
這首詩宛若一幅淡淡著墨的山水畫,以環境來襯托人物的飄逸丰姿,煙霞蘆荻、燭光寒犬,把山村景物展現得頗有詩意,寫人物只有最末一句,雖著墨不多,而邊生淡泊、勤奮的形象,躍然紙上。詩中用環境的渲染來襯托人物,猶如《詩經·蒹葭》中伊人的寫法,生動別致。作者簡介
鄭板橋(1693~1765),即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鄭板橋像](/img/2/10b/nBnauM3X2MTMzAjM3UzM0UzNyMTMwIDOyIDOwADMwAzMxAzL1M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鄭板橋的詞多寫景狀物以及酬贈之作,也有一些佳篇,如《滿江紅·田家四時苦樂歌》、《瑞鶴仙·漁家》、《瑞鶴仙·田家》等,多寫及百姓疾苦,語言風格接近於他的詩。鄭板橋擅畫蘭、竹、石、松、菊等,而畫蘭竹五十餘年,成就最為突出。取於徐渭、石濤、八大山人,而自成家法,體貌疏朗,風格勁峭。
鄭板橋工書法,用漢八分雜入楷行草,自稱“六分半書”。並將書法用筆融入繪畫之中。主張繼承傳統“十分學七要拋三”,“不泥古法”,重視藝術的獨創性和風格的多樣化,所謂“未畫之先,不立一格,既畫之後,不留一格”,對今天仍有借鑑意義。
鄭板橋是一位充滿個性的藝術家,深受人民民眾喜愛,他在文學藝術上的偉大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近年來,文化界、學術界對鄭板橋的介紹不斷普及,對他的研究不斷深入。鄭板橋是中國文化藝術界的驕傲,這位在中國土地上成長和成名的藝術家,正作為世界文化名人的形象受到人們的日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