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長臂大蝦

淡水長臂大蝦

淡水長臂大蝦(學名: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又稱泰國蝦、泰國長臂大蝦、羅氏沼蝦,是分布最為廣泛的淡水蝦類,並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價值。

基本信息

簡介

淡水長臂大蝦
無危(IUCN3.1)

淡水長臂大蝦淡水長臂大蝦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亞門:甲殼亞門Crustacea
綱:軟甲綱Malacostraca
目:十足目Decapoda
科:長臂蝦科Palaemonidae
屬:沼蝦屬Macrobrachium
種:淡水長臂大蝦M.rosenbergii
二名法
Macrobrachiumrosenbergii
deMan,1879

體態

淡水長臂大蝦是體型最大的淡水蝦類之一,在越黑暗的水域,體型就越大,據說,曾有記錄到一隻長110厘米的個體,此體型已可以與最大的龍蝦——棘刺龍蝦(Palinurusvu

淡水長臂大蝦淡水長臂大蝦
lgaris)相比,不過,淡水長臂大蝦的成年個體身長大多數在25厘米以內(目前已確定最大紀錄為身長32厘米,重達六百公克)。

特徵

淡水長臂大蝦腹部有許多橘色斑塊,巨大的頭部與瘦長的身體呈強烈比例,上顎有12-14顆額齒,下顎則有6顆,而細長的藍色大螯上有細小的棘毛以及細毛,並是其最明顯的特徵之一。淡水長臂大蝦的體色通常為綠色或褐灰色,不過有些個體體色會稍偏藍一些。

習性

水溫

淡水長臂大蝦最適合生長於25~30℃的水溫下,如果水溫低於22℃成長率則會下降,若水溫高於33℃或低於18℃則會停止攝食,而長期在水溫12℃以下的溫度有死亡的可能,在水溫8℃以下則會凍斃。

棲息水域

淡水長臂大蝦主要生存於淡水與淡海水水域,在繁殖季節時才會到半淡海水水域繁殖。此種最低可生存含氧量範圍內是2.5~3.OPPM,而最適合生存的含氧量為5ppm以上,而在低於1ppm的含氧量則會因缺氧而暴斃。

食物

此種是雜食性,並不會太強求食物的種類,在自然條件下,大多會攝食昆蟲貝類、甲殼類、小魚、動物內臟,有時也會攝食水中植物,是標準的機會主義者,但十分貪吃,雖然如此,淡水長臂大蝦還是較喜愛腥味較重的食物,例如:蝦米、肝臟。

養殖

養殖淡水長臂大蝦的水池水的顏色應是呈現綠色,水質必須乾淨,有綠藻附著於牆壁上,養殖密度不可過高,因為淡水長臂大蝦生性十分貪婪,否則會發生同類相殘的情況,此外,並且儘量不要與其他魚種與蝦種混養,避免發生打鬥、捕食的情況。
如果水色呈現棕色,這表示水中的藻類過多,這時,飼主應快速處理,否則蝦子可能會應疾病而造成暴斃的情形。

市場銷售

淡水長臂大蝦為全球內陸最重要水產之一,根據統計,1984年的產量約達10657公噸,而在1992年產量更迅速攀升為31235公噸,產值高達2億美元以上,其中以亞洲的28728公噸為全球之冠,占全球產量的百分之九十二,不過最近因工商業發達之原因,產量有下降的情形。
有些不肖業者會用抗生素以及其他促進生長的藥品,促進蝦種快速生長,使蝦種儘快上市銷售,這些藥物可能會使人體快速發育,令消費者十分擔心。

分布

淡水長臂大蝦分布極廣,原產地為印度、越南、泰國、紐幾內亞、緬甸、馬來西亞與大洋洲西部,但之後因養殖而引入中國、日本、台灣、韓國、高棉甚至夏威夷、加勒比等地區,目前淡水長臂大蝦主要分布在亞洲與北美洲,並對非原產地國家的生態,帶來十分嚴重的衝擊與危害。

烹飪

淡水長臂大蝦的肉質結實、甜美可口,煮法有許多種,最近也發展出了許多菜色,常見的菜色有燒酒蝦、鹽燒蝦、胡椒蝦、鹽酥蝦以及蒜味蝦等,其中燒酒蝦是釣蝦場現場燒烤最普遍的菜色。

繁殖

此蝦的雌蝦會在交配前先脫殼,之後便會在第4、5對腳基部環節長出剛毛,方便輸送卵與抱卵,在交配後,雌蝦會在20小時內完成排卵,排一次卵約預計耗時20分鐘,而受精卵約在24小時裂開,第八、九天時,心臟會開始跳動,形成蝦苗的模樣。

疾病

淡水長臂大蝦的疾病種類繁多,總計76種,常見疾病有酵母菌感染症(黃肝病)、肌肉壞死症、乳酸球菌感染症、腸內菌科醋酸細菌感染症、軟殼症、黑腮病以及絲藻附著症等疾病,主要元兇為細菌感染、真菌感染、天氣以及生物寄生或飼養不當等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