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淡井廟,上海的一座道教觀宇,供奉城隍爺,始建於南宋時期,廟址在今盧灣區永嘉路12弄內,是上海最早的城隍廟,被人們稱為“老城隍”。
上海過去有句俗諺:“先有淡井廟,後有上海城”。由此可見,淡井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廟。淡井廟原是一座道教觀宇,廟址在今永嘉路12弄內,即今瑞金賓館的南鄰。
淡井廟始建於南宋末年,當時上海尚未設縣,地處華亭縣淡井村。宋鹹淳年間(1265~1274年)上海設鎮,淡井廟是華亭縣城隍神設在上海鎮內的一座行宮。
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年),華亭縣升格改為松江府,原來的華亭縣城隍也相應晉升為松江府城隍,於是淡井廟又改稱為松江府城隍行宮。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上海設立上海縣,標誌著上海建城之始。由於上海剛立縣,縣城的規模並不大,因而縣內並未修建自己的城隍廟,城內居民祭拜城隍神是到淡井廟去祭拜松江府城隍神。
據上海縣誌記載,廟內有一口井,井水味甘,而上海因地處近海,包括地下水的各處水質都普遍偏鹹,這口淡水井便被認為“味甘”而甚為罕見,因此這城隍行宮又被稱為淡井廟。而且傳說這口淡井中的水能治某些疾病,因此在明代初年前,這裡的香火甚為興盛。
據傳,華亭縣城隍廟內供奉的城隍神是漢代劉邦的大將紀信。由此,淡井廟內供奉的城隍神亦是漢代劉邦的大將紀信。
明朝開國後,於洪武二年(1369年),詔封天下州縣城隍府神為顯佑伯。相傳上海的城隍神姓秦,名裕伯,字景容。為宋代尤圖閣學士秦觀八世孫。元時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元末避兵楊州,轉徙上海。當時占據蘇州的張士誠派人前往招用,為其拒絕。朱元璋亦幾次淮備起用秦裕伯,秦均稱疾不出。洪武初年(1368年),初定天下的朱元璋對於秦裕伯隱臥上海甚感不安,即下手渝:“……裕伯智謀之士而居此地,堅守不起,恐有後悔。”秦裕伯只得應召人朝,次年拜待制,旋為治書待御史。洪武三年(1370年),設科取士,與劉基同為京畿主考官。病卒後,葬於上海長壽里。上海紳民奉祀其為城隍神。據此推論,淡井廟內供奉的城隍神在1373年後應改為秦裕伯了。
明永樂二年(1404年),上海縣知縣張守約把坐落在縣中心方浜北岸祀奉漢代大將軍霍光廟的行祠金山神廟改建為上海城隍廟祀奉秦裕伯。淡井廟便算上海城隍在城廂外的行宮,後人稱淡井廟為老城隍。
清康雍年間,淡井廟由道觀而為佛寺。長期來為剃度派傳承,後傳曹洞宗。廟門原有“宋建淡井廟”石匾。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主持正聲重建前殿。1914年後,淡井廟所在的地區被闢為法租界,廟前開闢馬路,弄堂房屋遂應運而生。淡井廟地區成為人口密集的住宅區,廟中的香火又興盛起來。1932年,主持慧德重建後殿未竣。1937年,由黃金榮、杜月笙等助成。1939年,翻建加高前殿;後主持谷聲又續建。後殿為宮殿式木結構兩層樓房。中有天井,兩旁圓形拱門左右上刻“珠林”、“金地”,廟內有自求堂。廟後園內原有秦知柔墓,久已廢圯;有1株古銀杏為秦知柔墓前舊物,解放前已枯,20世紀60年代除去。
至解放初,淡井廟占地4.67畝。1958年,華僑膠木工場、淡井廟國小開辦於淡井廟。“文化大革命”中,淡井廟除大佛像等由上海市佛教協會收管外,殿房全部改建。前殿改為上海華僑電子電器廠壓機車間;後殿為區淮海少年之家;樓上住居民。1997年初,廟址被全部拆除。這座上海最早的城隍廟從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