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
工業經濟
工業經濟蓬勃發展。企業呈現規模型、科技型、外向型發展趨勢,基本形成人造革、箱包、鞋業、化工、農藥、陶瓷等六大支柱行業。全街道現擁有私營企業671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9家,產值超5000萬元的企業17家。2004年有8家企業獲龍灣區百強企業稱號。2004年,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平台--龍灣區標準廠房基地建設全面啟動。
農業結構
農業結構不斷最佳化。農業基礎地位得到鞏固,都市型效益農業發展速度加快。建成 700 畝的市首批“放心菜”基地和蔬菜科研所研究基地——三周蔬菜示範場,以及 2750 畝的水產養殖基地和 2134 畝的瓜菜種植基地。圓滿完成 9310 畝的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做到“田成方、渠相連、路成網、林成行”,農業向布局區域化、作業機械化、經營規模化、管理科學化的現代農業方向發展。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根據綜合配套的建設要求,充分發揮交通主體樞紐優勢,相繼建成環場路、海濱街、海寧路等道路網,開通寧村至海城公路運輸路線,建成沙中大型停車場。南洋小區、機場過渡性擴建等重點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
全面發展
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在基層黨建上,體現海濱特色的“參與工程、讓利工程、基礎工程、示範工程、愛心工程 " 等“五大工程”及無職黨員定位崗、夕陽紅志願服務崗、扶貧幫困愛民崗、巾幗服務示範崗、民兵參建先鋒崗等 15 個崗位全面實施。道德教育效果顯著,設立海濱街道“扶貧幫困春風計畫”專項基金,形成了良好的扶貧幫困氛圍。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發展,現已形成幼兒、國小、中學教育體系,特色學校、綠色校園的創建不斷深入。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民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湯和廟等文物古蹟受到保護並進一步得到開發。湯和廟建於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是為紀念抗倭英雄湯和而立的,廟內有許多紀念湯和的楹聯,其中就有明嘉靖年間的大學士張璁的七言絕句和戚繼光的七言律詩。為紀念民族英雄湯和,每年的正月初九、七月十五都要舉行"寧城廟會",現在這項活動已發展成為"湯和文化周"。
海濱街道將繼續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海濱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奮鬥!
湛江行政區劃百科(二)
湛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