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海河,由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五條河流自北、西、南三面匯流至天津後東流到大沽口入渤海,故又稱沽河。海河是中國華北地區最大水系。起自天津金鋼橋,到大沽口入渤海灣,長約70公里(43哩)。海河和上游的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五大河流及300多條支流組成海河水系。以衛河為源,全長1,090公里,流域總面積229,000平方公里,包括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河南、山東、山西、內蒙古等省(區)的一部分,人口7,000多萬,耕地1.8億畝。
簡要介紹
海河流經天津、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內蒙古和遼寧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全部和部分地區,流域面積為31.8萬平方公里,在這個流域裡生活著1.24億人口。海河流域地處中國心臟地區,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海河流域面積雖然只占全國版圖的1/30,但是它以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富饒的資源、繁榮的經濟,以及是首都北京和工商業大都市天津的所在地而受到世人的矚目。
至今說法不一。天津人把海河看成是母親河,有人以為海河的源頭就在天津,其實不然,而是海河的幹流在天津,全長73公里。據海河水利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靳懷春介紹,對海河的起源當前最有影響的兩種說法,一是《辭海》中說海河發源於地處河南省的衛河,以此計算海河全長1090公里,《中國統計年鑑》仍沿用此說法;二是《海河流域綜合規劃》中說,海河發源於地處山西省境內的漳河,以此計算海河全長1032公里。此外,有的水利專家還認為,海河發源地應是漳河的上游濁漳河,以此計算海河全長1329公里。
形成演變
水系形成
海河水系的形成與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變遷以及華北平原的形成有著密切的聯繫。
據考古調查,在五千多年前,天津附近還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以後的地殼變動,沿海大陸架逐漸上升為陸地,那時海河各支流及黃河均分流入海。這些河流發源於山區,從山區衝下來的大量泥沙,流至山前,由於河槽縱比降減少,流速減緩,泥沙沉積下來,逐漸在山前形成若干個沖積洪積扇。其中黃河的沉積作用最大。長期的沉積使各河沖積洪積扇不斷加大,以後連在一起,形成了河北平原。各河順地勢流向最低的天津附近入海,於是扇狀的海河水系的雛形逐漸形成。
海河水系形成的過程又是各河下游遷徙改道的過程。歷史上的黃河下遊河道曾多次南北遷徒,據史書記載,從春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兩千多年中,黃河決口改道1500多次,其中重要改道26次,改道的範圍,北經海河河道,南奪淮河河道入海,黃河每次變遷都對海河水系的形成與變遷帶來很大影響。
在春秋時期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從濬縣改道,經河北省大名縣、交河縣至天津東南入海。大致循現代的衛河、清涼江、南運河一線。當時黃河以北的呼沲河(即後來的滹沱河)、泒河(後稱沙河)、滱水(後為唐河)、治河(後為永定河)、沽水(後為北運河)都經天津附近的窪淀分流入海,海河水系尚未形成。
到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又發生改道,南徙至山東利津入海。海河水系曾一度擺脫了黃河的影響。在東漢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在進行統一北方的戰爭中,疏鑿了白溝、平虜渠、泉州渠、新河等幾條運輸渠道,把河北平原上幾條大河連線起來,從而使分流入海的各河,在天津附近匯流入海。初步形成了海河水系。
後來,由於黃河的遷徙、改道,曾幾次侵奪海河水系。如宋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黃河從河南濮陽決口,改道北流。由青縣、天津入海。從北宋以後,海河水系受黃河的影響逐漸減小,到明萬曆年初黃河奪淮入海。清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又改道北徙,在山東利津入海,海河水系就很少受黃河的影響。
海河水系的形成除上述原因外,還與人類活動有重要聯繫。隋大業元年至六年(公元605~610年),在舊河道基礎上,先後修建了通濟渠、永濟渠及江南運河,打通了一條以洛陽為中心,東南達餘抗(今杭州),東北抵涿郡(今北京市)的隋代大運河。使東漢末期形成的海河水系又與人工河道聯繫在一起,從而使海河各支流在天津附近入海的形勢長期固定下來。以後,為了防止水患,曾先後修建過不少減河,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根治海河工程實施中,逐年開挖了永定新河、子牙新河、滏陽新河、漳衛新河、滏東排河等多條人工河道,海河水系分布發生了巨大變化,改變了過去各支流全在天津附近匯合後入海的形勢,而分別由減河入海。
由於20世紀末引灤入津工程的開通,將灤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也聯繫起來。海河水系成為中國華北地區流入渤海諸河的總稱,亦稱海灤河水系(流域東緣海岸線大約為山海關至老黃河口)。海河水系分為灤河水系和海河水系,而灤河水系又分為灤河和冀東灤河以東諸河、冀東灤河以西諸河,這些河流都是獨立入海的河流。
名稱演變
宋朝時,海河幹流為界河下游段,金、元時改稱直沽河、大沽河。海河這個名字始見於明末。直到清代,直沽河等名稱才逐漸被海河這個名字所取代。
水系構成
海河水系是由海河幹流及五大支流即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共同組成。歷史上,五大支流在天津附近匯合,然後經海河幹流入海,構成一個典型的扇狀水系。
海河幹流
海河幹流是指天津市金鋼橋以下三岔河口(即舊南運河與西河匯流點)至大沽口一段,全長76公里。歷史上的海河幹流,河身遷回。類似羊腸,故又名沽河,以沽多得名(陸地三面臨水,其突出部分曰沽,即相當於河曲中的凸岸)。海河有七十二沽之稱(如丁字沽、西沽、大直沽、鹹水沽、葛沽、塘沽和大沽等)。
北運河
北運河包括北運河、潮白河與薊運河。
北運河古稱潞河,是中國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的最北段,北運河上源為溫榆河,發源於軍都山東麓,流至通縣內河橋以下稱北運河,在屈家店與永定河相匯,至天津市大紅橋入海河。全長238公里。流域面積5300平方公里。
潮白河,原為北運河的上源。由潮河和白河匯流而成。潮河、白河均發源於壩上高原南緣,流入密雲水庫。出庫後稱潮白河,在北京通縣牛牧屯附近入潮白新河,再流至寧車沽入永定新河。
薊運河,上源有二,即州河和泃河,均發源於燕山山脈,兩河流至寶坻縣九王莊匯集後稱薊運河,東南流至江口窪,納還鄉河,南流至北塘入海。全河多流經平原窪地,河道彎曲平淺。河槽縱比降小,泄洪速度慢,極易泛濫。下游窪淀棋布,為緩洪滯洪區。
北運河、潮白河與薊運河彼此有著密切聯繫。歷史上的潮白河曾是濟運主流。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潮白河在順義李遂鎮決口,大溜奪箭桿河經香河、寶抵入薊運河,民國14年(公元1925年)開新引河,潮白河又經新引河入北運河。但洪水期仍有部分水流入薊運河,至民國28年(公元1939年)新引河泄洪閘門被沖毀,因而淤廢,潮白河遂由箭桿河排泄,從此薊運河中下游經常處於潮白河洪水威脅之下。1950年開挖潮白新河。疏浚了東引河,將原來箭桿河河道堵塞,河水可經牛牧屯引河入北運河。又可沿潮白新河下泄,至郭莊附近,有一條由薊運河上源的i泃河引來的分洪道匯入。河水繼續下泄入永定新河。以故,潮白河、薊運河往往被歸為一條河流稱潮白薊運河。
永定河
永定河,為海河水系中一條較大支流。是由洋河和桑乾河兩大支流組成。
洋河,上源有三,即東洋河、南洋河和西洋河。東洋河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察哈爾右翼前旗四頂房村附近。西洋河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西洲村附近,南洋河發源於山西省陽高縣境內,三河於懷安縣岸莊屯附近匯合後稱洋河。洋河右岸納洪塘河,左岸納洗馬林河、城西河、城東河、清水河、盤長河、泥河等,流至懷來縣夾河村,又納媯水河,至朱官屯與桑乾河匯合。
桑乾河,相傳每年桑椹熟時河水乾涸,故名。發源於山西高原管涔山北麓,東北流經大同盆地,納黃水河、渾河、御河及二道河,東北流入河北省境內,於錢家沙窪接納壺流河,東北流至朱官屯與洋河匯合後入官廳水庫,出官廳水庫後才稱永定河,再流經三家店進入平原,下泄至屈家店和北運河匯合。1970年自屈家店以下開挖永定新河後,永定河水由永定新河直接入海。
永定河上游經黃土高原,河水含沙量大,下游平原河道又經常擺動,歷史上有“善淤、善決、善徙”的特性。與黃河下遊河道相似,所以自元朝以後,人們常稱它為“小黃河”及“渾河”。由於河身遷徙無常,原名無定河。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改其名曰“永定河”。但河身並未因此而永定下來。
大清河
大清河一稱上西河,分南北兩支。
北支拒馬河,發源於淶源縣的淶山,東北流經紫荊關至淶水縣,轉向東流,過北京市西南部,又進淶水縣,至落寶灘分為兩支,北支名北拒馬河,北流經涿縣,接納胡良河、挾括河、琉璃河、小清河,至東茨村轉向南流,至白溝鎮,叫白溝河。另一支自落寶灘南流稱南拒馬河,至北河店,接納易水,至白溝鎮與白溝河匯合,以下才稱大清河。
大清河南支稱趙王河,為白洋淀東出之水道。匯入白洋淀的主要河流有唐河、瀦龍河。
唐河,發源於山西省渾源縣境,沿途接納通天河、界河,東北流經安新注入白洋淀。
瀦龍河,上源為沙河,發源於山西省平型關附近,東流納胭脂河、曲河及郜河、橋南河、平陽河等,在安平縣北郭村有磁河匯入後,始稱瀦龍河,東北流至白洋淀。除唐河、瀦龍河外,大清河南支還包括萍河、瀑河、漕河、府河、方順河及孝義河等,均發源於太行山東麓。這幾條河源短流急,縱比降大,均以白洋淀為總匯。大清河南支經趙王河流至張青口以東匯入大清河。
大清河在歷史上屢受永定河、子牙河干擾。由於水定、子牙兩河挾帶泥沙甚多,泥沙沉積在下遊河槽內,使河道抬高,而中間的大清河河道較低,形成一些窪淀,又由於永定河、子牙河汛期洪水下泄不暢,易潰決成災,大清河的窪淀也就成了泄洪、滯洪區。圖片:任丘白洋淀棗林莊樞紐。攝於1979年,曹亞非攝影並提供。
子牙河
子牙河是由滹沱河、滏陽河兩大支流組成。滹沱河發源於山西省繁峙縣的泰戲山,在山西省納雲中河、牧馬河、清水河及南坪河,至平山縣的大坪附近進入河北省,先後又有營里河、卸甲河、柳林河、險隘河、南甸河、松陽河及冶河匯入,東流至黃壁莊進入平原區,流至臧家橋與滏陽河相匯。冶河是滹沱河最大支流,發源於山西省昔陽縣窯上村附近。自西南向東北流至井陘縣北橫河口附近有綿河匯入,後又接納金良河、小作河。至平山縣賈壁村附近注入滹沱河。
子牙河另一支流滏陽河,發源於邯鄲市和村附近,先從西北流向東南,經磁縣及邯鄲市區後折回向東北流去。滏陽河支流很多,主要有銘河、沙河、牛尾河和白馬河等,各支流在邢家灣會合後,構成一扇狀水系,然後北流至寧晉孟莊橋附近(即古寧晉泊舊址)又納人汦河、午河及洨河、至艾辛莊附近注入滏陽河。滏陽河東北流至獻縣臧家橋與滹沱河相匯後,稱子牙河。子牙河向東北流至天津市郊的第六堡匯大清河後流入海河。由於開挖了滏陽新河和子牙新河,汛期河水可通過新河直接入海。
南運河
南運河古稱御河,是京杭大運河北段的一部分,歷史上曾是重要的漕運河道,因位於天津之南得名。
南運河在臨清以上稱衛運河,是由漳河和衛河匯流而成。漳河上源有二。即清漳河與濁漳河。清漳河發源於山西省和順縣境內,至涉縣污犢村入河北省。由於流經地區多變質岩,泥沙含量不多,河水清澈,故名。濁漳河發源於山西省襄垣縣,流經下馬塔後進入河北省,流經地區多黃土丘陵,河水混濁,故名。兩漳河在涉縣合漳村匯合後稱為漳河。岳城水庫以下進入平原,河槽平淺,東流至館陶縣萬倉附近與衛河匯合。
衛河發源於山西省高平縣。流至河南省納淇河、安陽河,至大名縣北善村入河北省境內。又向東北流至館陶縣萬倉與漳河匯合後稱衛運河。衛運河流經冀魯兩省邊界,成為兩省的界河,再向東北流至四女寺,以下即稱南運河。南運河是人工河道。河道彎曲,縱坡平緩,泥沙易於沉積,多以堤束水,歷史上經常決口泛濫。
海河水系支流眾多,各支流河床上寬下窄,進入平原後,又因縱坡減緩,河床淤塞,河道泄洪能力大減,多築有提防以防止泛濫,河床越淤越高,久而久之,高出兩岸地面,形成“懸河”。而兩河道之間卻形成封閉型的河間窪地。每逢雨季,地表水無出路。常積而成瀝,因瀝而澇,因澇而鹼。洪水季節,河堤也易潰決。河北平原也就成了洪、澇、旱、鹼經常發生的地區,新中國成立之後,根治海河,情況有所轉變,但災害仍未徹底根除。
流域特徵
地形地貌
海河是河北省第一大河。也是華北區重要河流之一。流域範圍:西起山西高原、北到內蒙古高原,東臨渤海,南抵黃河北堤。總面積263631平方公里(包括徒駭、馬頰河流域)。在河北省境者125754平方公里。占全流域的48%。
流域內北有燕山東西橫貫。西有軍都山、太行山呈東北一西南走向,三山形成一弧形屏障,環抱著海河平原。由於大地構造的斷裂和沉降作用。在山區形成若干山間盆地。海河平原按成因可分為山前沖積洪積扇平原、中部沖積平原和濱海平原。海河各支流由山地流向平原,由於坡度驟減,流緩沙沉。河床越淤越高。不得不依靠大堤束水,久而久之,河床即高出兩岸地面,形成“半地上河”或“地上河”。河道泄洪能力日益減小,兩河之間形成河間窪地,每遇洪水,易決口泛濫,瀝水往往積於窪地,無處可排,成為河北省洪、澇、鹼極易發生的地區。
海河平原又稱河北平原,地勢南部由西南傾向東北,北部自西北傾向東南,海河各支流由北部和西部的山地流向河北平原,在地勢最低的天津附近匯集,然後經海河幹流東流入海。
地質構造
流域內地質構造可分北、西、東南三部分。
流域北部大部位於陰山、燕山東西向複雜構造帶內。西段的陰山山地多由前震旦紀花崗片麻岩、閃長片麻岩等組成,部分地區有中生代碎屑岩及大量的火山岩。東段的燕山山地廣泛分布著震旦紀石英岩和矽質灰岩,下古生代淺海相沉積頁岩和灰岩以及上古生代含煤構造。陰山及燕山地區中生代構造運動強烈,斷層發育,地面長期隆起上升。岩石受到風化剝蝕,形成了平緩的丘陵山地。
流域西部的太行山,屬新華夏第三條隆起帶的一部分,由一系列北北東向平緩複式褶皺組成,東與河北平原以斷裂帶接觸。北部小五台山脈的岩石為片麻岩、片岩及花崗岩,南部則由震旦紀及下古生代沉積的石英岩、砂頁岩及灰岩組成,為永定河、拒馬河、滹沱河、漳河等河流的發源地,在桑乾河上游、冶河井陘盆地以及漳河的涉縣一帶岩溶發育,泉水豐富。
流域東南部的河北平原在地質構造上屬新華夏第二沉陷帶。基底由一系列北北東及北東向的隆起和拗陷相間排列而成,其上有深厚的新生代鬆散沉積,厚達數千米。這裡的沉積物除山麓有洪積扇堆積,濱海地帶夾有薄層海相沉積外,大部分為河湖相沉積物。沉積層中局部地區尚夾有第四紀玄武岩噴髮夾層。
氣候條件
海河流域屬暖溫帶半乾早、半濕潤季風氣候。雖瀕臨渤海,但渤海為一內海,對氣溫影響不大,因此大陸性氣候顯著,氣溫變化較急驟。
海河流域年平均氣溫4一14℃,10℃等溫線大致自河北省東北部的山海關、繞北京市北側,再轉向西南,穿過流域,1月平均氣溫為一2~-9℃,7月平均氣溫除較高山地外,都在20℃以上。大部為23~27℃。
海河流域年降水在中國東部沿海各流域中是最少的,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多在400~700毫米。降水的地區分布不均,燕山南麓和太行山東麓降水最多,年降水量為700~800毫米,形成一個弧形的多雨帶。多雨帶內又有幾個多雨中心,如蟬房、獐(犭么)、漫山、鐵嶺口、坡倉等地均位於多雨中心處,年降水約在700毫米以上。燕山以北,太行山以西距海較遠,又處於背風坡,年降水僅400~600毫米。如蔚縣、張家口均在400毫米左右。河北平原各地年降水量為500~600毫米。但在冀縣、衡水、深澤、束鹿一帶僅400~500毫米,是海河平原降水最少的地方。
海河流域降水的年內分配不均,5~10月降水量較多,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其中又以7、8兩個月最多,可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降水的集中程度,在東部沿海各省中也是最突出的。
夏季降水多以暴雨的形式降落,大暴雨(日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與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00毫米以上)多出現在太行山東麓與燕山南麓。例如1939年1月9~15日的一次暴雨,北部中心在昌平,降水量318.4毫米,南部中心在石家莊,降水量為351.7毫米。1963年海河流域出現特大暴雨,其中心是在內丘縣的獐么,7天降水量為2051毫米,相當於該地正常年降水量的3倍,一日最大降水量竟達865毫米。造成了巨大災害。
海河流域降水的另一特點是降水年變率大,平均年變率一般在20%以上。最大年變率可達70~80%,最大年降水量與最小年降水量之比一般為2~3倍,個別站可達5~6倍。如1963年夏季太行山東麓廣大地區降水量普遍在900毫米以上,而1972年夏季只降120~150毫米,相差6倍多,個別站甚至達到10倍。
海河流域春季降水量只占全年10%左右,春季降水變率又大,這時正值作物需水時期,有的年份4~5月份滴雨不下,春旱現象經常發生。
海河流域降水集中,年際變化大以及春旱秋澇等現象直接影響到海河的水文特徵。
植被生態
海河流域的植被復蓋度不大,但流域各部分也有差異,永定河、滹沱河及濁漳河上游,山勢陡峻,盆地內黃土廣布,這裡除高山地區有零散的森林分布外,植被復蓋度較小,再加暴雨集中,水土流失嚴重,成為海河流域幾個主要的泥沙源地。
大清河及滏陽河上游地區為太行山迎風坡,山高坡陡,降水豐沛。原來森林茂密。植被復蓋度高。這裡黃土分布雖較少,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由於亂砍濫伐,森林幾被破壞殆盡,致使60%以上的面積成為光山禿嶺,人為地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採取了封山育林等一系列保護植被的措施,山上殘存的次生林得到恢復和發展,同時新植林面積也在逐年增加,水土流失現象逐漸減輕。
潮白、薊運河中、上游在燕山迎風坡,降水較多,黃土分布少。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有成片森林,1000米以下地區為次生林和灌叢草坡、植被生長情況較好。其中長城以北的植被復蓋度大於長城以南,下游燕山丘陵坡地區多灌草叢,植被較差。由於海河流域目前植被援蓋度較小,水土流失現象較為普遍和嚴重,海河也因此成為一條多沙的河流。
流域文化
海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具有豐富的史前文化,並在元、明、清三代成為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遠在200萬年前的洪荒時代,海河流域就有了人類活動。在永定河支流桑乾河流域發現了小長梁遺址、馬圈溝遺址,距今136萬年,屬於舊石器時代的早期。60-70萬年以前,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裡,生活著原始人類,我們稱之為“北京人”。在漫長的舊石器時代,海河流域從永定河的上中游到漳衛河的上游都有人類活動的足跡。大約在公元前1萬年至前3000年,海河流域內,新石器遺存主要有:山西鵝毛口石器遺址,河北磁山遺址,河南安陽後崗遺址和山西蔚縣三關等遺址,分別分布在永定河支流桑乾河、子牙河支流滏陽河、漳衛南運河支流衛河上。磁山遺址,把中國黃河流域植粟的記錄提前到距今7000多年前,填補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世界農業史中對植粟年代的認識。考古學上定名為“磁山文化”,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桑乾河流域的涿鹿是黃帝部落的定居點,並在此馴養牲畜,種植農作物,逐漸發明了畜牧業和農業。相傳,黃帝令羲和占日、常羲占月、臾區占星氣,於是有了原始的天文學;令倉頡造字、大撓作乾支,於是有了最初的文字和曆法;令伶倫制樂器,開始有了音樂的最初創作。不僅如此,他們還發明了養蠶、繅絲、織帛。同時,黃帝時代開始建造“宮室”,開我國原始建築藝術之先。另外,在古代文獻中,還有黃帝族同炎帝族、黎族、苗族、夷族在涿鹿一帶爭戰並逐漸融合形成華夏民族的傳說。據記載,大禹治水活動主要在黃河流域中下游一帶,也就是今河北平原。
相傳,商朝的始祖曾在漳河下游一帶活動,以後又在大清河支流易水河畔放牧。西周王朝建立。西周初,周公平定了東方叛亂,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全國封藩建衛。在重要的封國中,海河流域有兩個:衛,都朝歌(今河南汲縣北),淇水一帶是其統治中心;燕,都薊(今北京市),永定河下游一帶是其統治中心,勢力遠及灤河支流青龍河源頭。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制生產工具的使用和推廣,耕作技術的提高以及水利工程的興修,海河流域的農業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發達,形成了一些經濟都會。趙國的邯鄲、中山,燕國的薊以及衛國的濮陽,都是當時遠近馳名的城市。特別是邯鄲“北通燕涿,南有鄭衛”,溝通了中原南北之間的聯繫,促進了區內外社會經濟和思想文化的發展。這一時期,反映各階級、各階層利益的各家學派,相互展開激烈的論戰。他們競相辦私學、著書立說,形成了古代學術思想史上所謂“百家爭鳴”的局面,並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典籍,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如,思想家慎到、公孫龍和荀子,政治家燕昭王和趙武靈王,軍事家鬼谷子和孫武,名臣趙勝和藺相如,名將樂毅、廉頗和李牧,水利專家西門豹等。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海河流域社會動盪不安,戰火連綿不絕,經濟社會和科學文化發展緩慢。西晉時,許多文人以避世的態度隱逸山林飲宴談玄,研經作賦,其中以竹林七賢最為著名。據考證,他們的活動地方就在衛河上游(今河南博愛境內)。西晉滅亡後,中國北方進入十六國時代。其中,漢、前趙、後趙、前燕、後燕、南燕等國均定都於海河流域內。北魏時玄學盛極一時,佛教獲得進一步傳播,文學、史學、藝術、地理以及科學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海河流域湧現了許多傑出人物,如地理學家酈道元、數學家祖沖之、畫家楊子華、書法家盧諶、崔悅等。這一時期,雕塑和民歌大放異彩,興盛一時。隨著佛教的傳播,海河流域內大興石窟,其中雲崗石窟舉世聞名。
隋唐時期,由於國家統一、社會相對安定,海河流域人口增多,水利大興,農業發達,手工業(以絲織業、制瓷業和造紙印刷業為主)興盛,水陸交通便利,商業往來頻繁,經濟社會和科技文化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隋朝興修了舉世聞名的南北大運河,它的開鑿對鞏固中央對東南地區的統治和加強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南北朝時,南北方的經學已經產生區別。《隋書·儒林傳》說:“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隋朝繼承北朝的治學風氣,發揚光大。在橋樑建築上,隋朝傑出工匠李春設計和主持建造的趙州橋(位於河北交河上)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唐朝建立後,海河流域文化燦爛奪目,宗教思想、文學藝術、史學、科學技術等領域成果輝煌,造就出魏徵、李百藥、李吉甫、盧照鄰、高適、劉長卿、賈島、孔穎達、僧一行等傑出人物。
北宋一代,宋遼以界河為線把海河流域分成兩部分。靖康之難後,海河流域處於金朝統治之下。宋遼時期,海河流域制瓷業和寺塔建築業十分發達。在制瓷業方面,河北曲陽的定窯以其精細的製作、驚人的裝飾技巧和優雅的風致冠絕當世,一時之間引得各地瓷窯效仿,形成了定窯瓷系。定窯瓷系以白瓷為代表,在宋代各窯中出類拔萃,獨領風騷,“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可略表其優雅韻致之一二。 與其齊名的,還有磁州窯系。它的窯場分布於今河南、河北、山西三省,重要窯口有河北磁縣觀台窯、河南鶴壁窯、修武當陽峪窯等。在寺塔建築業方面,以 山西應縣木塔聞名於世。此外,還有建於宋代的我國磚木結構最高的古塔—河北定州開元寺塔以及靜志寺塔基地宮和淨眾院塔基地宮,河北正定的隆興寺,山西大同華嚴寺的遼金殿閣以及天津薊縣獨樂寺部分建築等。金朝時期,流域內產生了元好問、趙秉文等著名文學家。
從元朝起,海河流域的北京成為歷代都城,海河流域便成為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推動了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
水文特徵
海河流域處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區,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降水又多以暴雨形式降落,全年降水量往往是幾次暴雨的結果。海河乾支流水量主要依據降雨補給(降雨補給的水量約占年徑流量的80%以上),因此年徑流量的時空變化與年降水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北部地區河流如潮白河、永定河等還有季節性融雪水補給,形成不太明顯的春汛。
除降雨及融雪補給外、海河還受地下水補給。流經太行山、燕山區的河流。地下水多以泉水形式補給河流,如江滹沱河、滏陽河、漳衛河等均接受泉水補給,地下水補給量一般占8~10%左右,但個別河段地下徑流豐富的可達40%,地下徑流少的僅占5~6%。流經平原區的河流,如海河幹流及五大支流中下游,河槽多未下切至潛水位,洪水期水位常高於兩岸地面,或補給河流極少〔占年徑流量的6%以下),或不能補給河流。
徑流量
海河流域跨四省(河北、山西、山東、河南)、一區(內蒙古)、二市(北京、天津),流域總面積26.36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為228億立方米。流域面積在河北省境內者12.57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為106.3億立方米,其中山區76.6億立方米,平原區29.7億立方米。
徑流地區分布
海河年徑流的地區分布基本上與年降水一致。在太行山和燕山迎風坡,呈現一條與山脈弧形走向一致的徑流深大於150毫米的高值地帶。高值區的分布範圍與多年平均年降水600毫米等雨線的多雨帶基本吻合。在徑流高值區內,由於局部地貌和水汽輸送方向等影響,形成幾個高值中心。如易縣大良崗、靈壽縣漫山及沙河縣蟬房均為高值中心。
這些高值中心年降水750~800毫米,多年平均徑流深為300~350毫米。其中以磁河橫山嶺水庫上游的漫山一帶為最高,年徑流深達400毫米。自高值帶兩側分別向西北和東南逐漸減小。向西北至桑乾河、洋河上游年徑流深降至50毫米以下,最小者僅25毫米。向東南為河北平原,有兩個低值中心,一個在定興縣東部的十里舖,一個在冀縣、南宮、衡水、束鹿周圍,年徑流深在25毫米以下,最小只有10毫米。其餘地區年徑流深大部在50~150毫米之間。
流經太行山區及山前洪積扇的河流,由於流域內多奧陶紀石灰岩,岩溶地貌發育。當流域不閉合(即地上、地下分水線不一致)時,年徑流量的分布往往出現異常現象。如滏陽河的臨洺關、韓村站漏水嚴重,年徑流量只有59.1毫米,但相鄰流域的東武仕水庫站,由於有大量的外流域地下水的補給,年徑流深高達1225.7毫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一倍多,外流域補給水量占自產水量的9倍。
徑流年際變化
海河流域集水面積較小的支流,徑流的年際變化與降水的年際變化趨勢相類似,不同的是比降水的變化更劇烈,地區間的差異更大。而集水面積較大的支流,受流經氣候區、下墊面及集水面積的影響,徑流的年際變化比較複雜。
軍都山、太行山山地及山前坡地,是海河流域年降水年際變化的高值區,也是徑流年際變化的高值區。年降水變差係數為0.40~0.50,而年徑流變差係數為0.80~1.00。年徑流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為10~25。在軍都山以北太行山以西的地區是年降水與年徑流年際變化的低值區,年降水的變差係數為0.25~0.35,年徑流變差係數為0.40~0.60。年徑流最大與最小值之比為3~5。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的廣大平原區是海河流域內降
水年際變化的次高值區,但徑流年際變化卻是海河流域最高的,年降水變差係數為0.35~0.45,年徑流變差係數為1.0~1.5。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平原地勢低平,土層深厚。平水年和枯水年蒸發滲漏多,不易產生徑流,而豐水年產水量卻很大。
大行山南段,岩溶發育,徑流年際變化出現兩種反常情況,一種是漏水地區。變差係數高達1.50~1.75,年徑流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可達70~80倍。如崔陽河臨洺關站。另一種是有泉水補給的河流,徑流年際變化很小,變差係數只有0.20~0.30。年徑流最大與最小值之比一般僅3倍,如滏陽河東武仕及冶河地都等站。
海河各支流豐水年出現的年分有所不同。全流域同時出現洪水的機遇較小,一般南部幾個支流為豐水年時,北部幾個支流是平水年,相反,北部幾個水係為豐水年時,南部幾個支流都是平水年,例如1963年南系大水,而北系除北運河外,為平水年。
各支流枯水年出現的年份卻比較一致。海河流域自民國6年(公元1917年)以來共發生變率小於0.4的特枯水年和變率為0.4~0.6的枯水年11年,其中民國9年、19年(公元1920年、1930年)全流域特枯,民國20年、25年(公元1931年、1936年)全流域枯水,1965年、1968年全流域偏枯,民國30年(公元1941年)南系特枯而北系枯水,民國34年(公元1945年)、1972年、民國16年(公元1927年)全流域枯水,而僅有1~2條河系偏估或特枯。1951年北系枯水,南系偏枯,而1~2條支流特枯。
徑流年內分配
海河乾支流徑流年內分配主要受降水年內分配的制約,總的特點是徑流年內分配較集中,全年水量的50~80%集中到7~10月(汛期)四個月內,但各河因徑流補給形式,流域調蓄能力以及所處氣候區的不同,各河徑流年內集中程度有所不同。
發源於燕山南麓、太行山東麓的薊運、大清、滏陽各河,流域調蓄能力較小。水量集中程度較大,汛期水量約占全年水量的70%~80%。
發源於黃土高原和盆地區,中游穿越山地,流域面積較大,又有相當比重的泉水補給的河流,如永定河、滹沱河、漳河、衛河等。汛期水量一般占全年水量的50%~60%。
平原地區及流經山前嚴重漏水區的河流,絕大部分屬間歇性河流,汛期有水,非汛期乾涸,全年水量往往是幾次(甚至是一兩場)暴雨的結果。
以泉水補給為主的某些河段,如桑乾河馬邑、綿河地都、滏陽河東武仕水庫徑流年內分配較均勻,汛期水量一般占全年水量的40%或更少。
含沙量
海河乾支流的含沙量在全國各大河中僅次於黃河,由於各支流流經地區自然地理條件不同,含沙量又有差異。
發源於山西高原的支流如永定河、滹沱河、漳河等、流域內黃土分布廣泛,加上植被復蓋度小,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永定河是海河各支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永定河官廳站多年平均含沙量為52.2公斤/立方米,上源桑乾河石匣里站為25.0公斤/立方米,洋河響水堡站為21.0公斤/立方米,永定河上游侵蝕模數為1000~2000噸/平方公里·年。
滹沱河乾支流多流經黃土高原和太行山區,含沙量僅次於永定河,小覺站多年平均含沙量13.9公斤/立方米,侵蝕模數900~1000噸/平方公里·年。
再次為南運河上源漳河,觀台站多年平均含沙量9.07公斤/立方米,侵蝕模數700~800噸/平方公里·年。
發源於燕山、太行山的河流,流域內多石質山地,黃土性物質較少,水土流失較黃土高原輕,大清河支流拒馬河紫荊關站多年平均含沙量2.92公斤/立方米。大清河新蓋房站1.4公斤/立方米,潮白河蘇莊站為4.14公斤/立方米,北運河屈家站為2.54公斤/立方米,在海河流域中含沙量都比較小。
海河各支流泥沙的年內分配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各河6~9月輸沙量占年輸沙量的94%以上,其它各月輸沙量很小。泥沙的年際變化很大,各河最大年平均含沙量與最小年平均含沙量的比值一般都在10~20倍以上,最高的可達45倍以上。
水溫和冰情
海河乾支流多年平均水溫多在11~15℃。由於流域跨緯度較大,南北部河流水溫有所不同。流經流域北部山區的潮白河、永定河上游為11~12℃,流徑流域南部的南運河為14~15℃.全年以1月份水溫最低,為0.1~2.5℃。潮白河、永定河為0.1~0.9%℃,南運河為2.0~2.5℃。7月份水溫最高,為42~27℃,北部各河為24~26℃,南部各河為25~27℃,只有少數河流低於24℃。歷年最高水溫可達31~36℃,歷年最低水溫為0℃。
海河各支流冬季一般均結冰。平均初冰日期多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終冰日期為3月中、下旬,只有子牙河與南運河可提早至2月下旬。冰期三個月到三個半月。平均封凍日期多在12月中、下旬,解凍日期為3月中、上旬,平均封凍天數為50~80天。
水質
2002年全流域廢污水排放量為53.6億噸,其中工業排污量占60%,城鎮生活排污量占40%。對全流域7151公里河流進行的水質評價結果為:Ⅰ、Ⅱ類水質河長占21%,Ⅲ類水質河長占22%,Ⅳ、V類水質河長占10%,超Ⅴ類水質河長占47%。全流域受污染的河長(水質劣於Ⅲ類水)達4083公里,占評價河長的57%,水體污染嚴重。
背景
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渡過的地方,別名津沽、津門等。
天津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從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到2004年,天津建城已有600周年。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這個名稱出現於永樂初年。天津作為軍事重地,於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設衛,翌年設天津左衛,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衛。清順治九年(1652年),三衛合一,歸併於天津衛。
1860年天津被闢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由天津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天津作為直轄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天津的港口優勢不斷增強,對外交往進一步擴大。進入新世紀,天津已經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大都市和中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
組成
海河水系分為灤河水系和海河水系,而灤河水系又分為灤河和冀東灤河以東諸河、冀東灤河以西諸河,這些河流都是獨立入海的河流。海河水系北區有3條河流和1條人工開挖的排洪新河道一永定新河。這3條河道:薊運河,在北塘入海;潮白新河,在寧車沽加入永定新河,然後在北塘入海;北運河,在天津紅橋匯入海河幹流。海河水系南區有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衛南運河等4條河流,這4條河流均在天津市以西先後匯合,然後匯入海河幹流。為了擴大入海的排洪排瀝能力,該區修建了獨流減河、子牙新河、馬廠減河、捷地減河、漳衛新河等人工河道。南區中還包含黑龍港及運東區,面積22583平方公里,此區是指滏陽新河、子牙新河以南,衛運河、漳衛新河以北的地區,此區有北排河、南排河2條入海排水河流。此外2條流經山東省,獨立入海的河流馬頰河和徒駭河,現習慣上也歸入海河水系,因此3大水系成了2大水系。
海河水系由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運河五條河流組成。其中:
① 北運河為海河北支,源於北京市昌平縣北部山區,上源名溫榆河,通縣以下始稱北運河;其水自青龍灣河、筐兒港減河匯入潮白新河或永定新河,注入渤海。全長約180公里,流域總面積2.96萬平方公里。
②永定河為海河西北支,上源為桑乾河和洋河,分別源於晉西北和內蒙古高原南緣,二河均流經官廳水庫,出水庫後始名永定河 ,至屈 家店與北運河匯合,其水經永定新河由北塘入海。全長650公里,流域面積5.08萬平方公里。
③大清河為海河西支,是上游五大支流中最短的幹流。其上源北支由源於淶源縣境的北拒馬河和源於白石山的南拒馬河組成,南支則由漕河、唐河、大沙河和磁河等十餘支流組成,均源於太行山東麓並匯入白洋淀,出淀後始名大清河,至獨流鎮與子牙河匯合。全長448公里,流域面積3.96萬平方公里。
④子牙河為海河西南支,由發源於太行山東坡的滏陽河和源於五台山北坡的滹沱河匯成,兩河於獻縣匯合後,始名子牙河。全長730餘公里,流域面積7.87萬平方公里。
⑤ 南運河為海河南支,上游有漳河與衛河兩大支流,流域面積37584平方公里。漳河源自太行山背風坡,經岳城水庫,在徐萬倉與衛河交匯,流域面積19220平方公里。衛河源自太行山南麓,由淇河、安陽河、湯河等十餘條支流匯集而成,流域面積15229平方公里。漳河和衛河在徐萬倉匯合後稱衛運河,衛運河全長157公里,至四女寺樞紐又分成南運河和漳衛新河兩支,南運河向北匯入子牙河,再入海河,全長309公里;漳衛新河向東於大河口入渤海,全長245公里。
海河流域年均徑流量為211.6億立方米,具有地區分布不均的特點,山地年均徑流深110毫米,平原則僅為57.6毫米。流域各河徑流變化劇烈,大部分河流有1/2至4/5的年徑流量集中在6~9月,7、8月間形成夏汛,月徑流量可占全年的1/4至2/5。年際間的變化更為懸珠,多水年和少水年的徑流量相差五倍。
由於海河水繫上游支流繁多分散,下游集中,河道容泄能力上大下小,尾閭不暢,故而極易形成洪峰,給流域內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危害。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治理海河河道,興建水庫,增闢灌溉和入海尾閭工程。先後興建大小水庫1900多座,總庫容達265億立方米,控制了山區流域面積的83%,在興建水庫同時,還興建了水電站119座,總裝機容量為66.28萬千瓦,年均發電量達17.9億千瓦時,使海河流域可發電量水能資源的1/3得到了利用。此外還建造堤防4300公里,開挖疏浚支流河道270條,骨幹河道50條,並新辟了漳衛新河、子牙新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等8條入海河道,使排洪入海能力達到2.5萬立方米/秒,治理了80%的平原易澇面積,初步解除了洪澇災害。
大多數河流發源於太行山和燕山山地,在山區與平原間沒有丘陵過渡帶。每年夏秋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山區河流坡陡流急,洪水出山口就進入平原,坡度驟降,流速減慢,水流挾帶的泥沙淤積於河床,降低下遊河槽的過水能力。如果幾條河同時漲水匯入海河,相互頂托,水流不能及時宣洩,往往釀成澇災。史書記載從1368年到1948年的580年間,海河流域發生過嚴重水災387次,嚴重旱災407次。1939年的水災沖毀津浦鐵路,洪水湧入天津市,街道水深2米,行舟達2月之久。由於經常決口,各支流多衝積改道,在支流間形成大小不等的碟形和條形窪地。窪地常年積水,是“十年九澇”之區,土地鹽鹼化現象嚴重!
洪、澇、旱、鹼是海河流域四大自然災害,為根治之,先後在各支流上遊興建官廳、崗南、黃壁莊、密雲、岳城等大水庫,還有許多中小型水庫;開挖、疏浚潮白新河、永定新河、子牙新河、漳衛新河和獨流減河的出海乾道;修築防洪大堤4,300多公里。此外還修建許多抽水站,開鑿數以萬計的機井,提高農業的抗旱能力。上游山區植樹造林1,000多萬畝,整修梯田300多萬畝,控制水土流失,平原地區有一半以上的鹽鹼地得到改造。經過20多年來的農田水利建設,海河流域基本上解除洪、澇、旱、鹼危害,農業生產大幅度提高,實現糧食自足,結束了南糧北調的歷史。
開發
東漢建安十年(206年)後,曹操為消滅袁紹殘餘勢力,北攻烏桓,先後開鑿平虜渠(基本上是今南運河青縣到靜海一段)、泉州渠(北匯鮑丘水今薊運河,南接潞河今海河)和新河(西起泉州渠北端,東至濡水今灤河),形成貫穿天津他區的河流幹線。隋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強征百萬多人,修建了南接沁水、北達琢郡的永濟渠,成為天津地區南北水陸交通的大動脈,海河交通樞紐格局至此形成。
當時海河水路的使用,主要在於適應徵戰的需要。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唐朝為經略河北和東北地區,在幽州、漁陽等地就派駐軍隊10萬多人,年需糧五十萬石,主要靠組織大規模漕運以供軍需,天津地區是漕糧轉運的必經之路。這時天津已經形成為金王朝漕運碼頭。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經三岔河口運往中都(今北京)的糧食達170萬石。據《元史·食貨志》記載,每年從江南運往北京的漕糧多達300餘萬石。
天津有句老話“先有大直沽,後有天津衛。”《方輿紀要》中記載:“在縣東南十里,小直沽受群川之流。大直沽又在其東南,地勢平衍,群流漲溢,茫無涯俟,固有大直沽之名。”它作為當時中國北方清運的中心,記載了天津清運繁榮的盛況。“一日糧船到直沽,吳嬰越布滿街衢”的詩句,反映了漕運給天津帶來的商業興盛。
洪澇災害
據歷史文獻記載,從1368年到1948年間,曾發水災387次,旱災401次。在這500多年中,天津市被淹70多次,每次發生較大的洪澇,反覆受災。
1939年天津遭受嚴重的洪水災害。白洋淀東堤決口,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相繼猛漲,後相繼決口,洪水匯成一片衝進市區。天津被淹兩個月,街上行船,工廠停工,交通中斷,受難民眾達65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發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號召。自1958年開始,海河流域人民按照統一規劃、綜合治理的方針,從上游到下游,從支流到幹流,對海河水系進行了全面根治。上百萬治河大軍包括中小學生、家庭婦女也揮杴上陣,完成了大大小小一系列整修工程,從根本上對海河進行了治理,終於使海河舊貌換新顏。
特性
地貌
海河流域位於東經112°~120°,北緯30°~43°之間,東臨渤海,南界黃河,西靠雲中山和大岳山,北依蒙古高原。
海河流域北部和西部為山地和高原,東部和東南部屬於華北平原。山區、高原區面積約占全流域面積的60%,平原占40%。太行山、燕山山脈由西南至東北呈弧形分布,環抱平原,高程一般為500-2000米,五台山主峰最高,達3058米。各河流的上游,直接與下游相接,幾乎沒有中游段。本流域沖積平原是由流域內多務河流和黃河泛濫沖積而成,微地形相當複雜,呈崗、坡、窪相間分布的條帶狀地形。黃河在平原上多次遷徙,現保存的沙脊就是黃河故遭,窪地地面坡度為0.1%-1.0%左右,排水不暢,其面積約占平原總面積的50%。沿海岸帶為濱海沖積三角洲平原,地面坡度為1%。-2%,其面積約占平原總面積的10%。流域西部分布著黃土丘陵,約占山區面積的30%,植被較差,是本流域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積13.2萬平方公里,約占山區總面積的70%。
水資源
流域內多年平均河川年徑流量26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55.37億立方米,扣除重複汁算部分,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資源總量力419.43億立方米。河川年徑量中,灤河及冀東沿海諸河為55.1億立方米,海河子水系北區61.5億立方米、南區132億立方米,徒駭馬頰河15.2億立方米。由於工農業及城鎮生活用水不斷增加,海河水系入海水量逐漸少,1983年僅1.2億立方米,海河幹流已出現多年斷流。本流域水力資源貧乏,理論蘊藏量316萬千瓦,町開發裝機量為213萬千瓦。麓,漳河觀台調查洪峰流量達16000立方米/秒,滹沱河支流冶河調查洪水為24800立方米/秒;1801年大洪水,永定河三家店調查洪峰流量10400立方米/秒,大清河北支拒馬河張坊調查洪峰流量2000立方米/秒。
洪澇旱災
自1368年-1948年的580年間海河流域共發生洪災387次,其間北京受災12次(其中洪水入城5次),天津受災13次。1569年洪水,有14座縣城浸水受淹。1801年洪水,流域內210個州縣有170個遭受洪災,天津城受淹。1939年大洪水,天津市區進水,水深達l~2m,晉、冀、魯、豫四省和天津市受淹面積49420平方公里,受災入口886萬入。
新中國成立後,興建了各種防洪工程,洪水逐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在1950年-1987年的3日年中共淹地624萬公頃,平均每年受淹16.4萬公頃。在同一時期內,田澇災平均每年淹地105.3萬公頃,可見澇災損失大於洪災損失。大洪水年損失更嚴重,1956年共淹地402萬公頃;1962年大水,灤河沿岸7縣洪瀝面積共18.7萬公頃。
1895年渤晦灣發生風暴潮,強烈的暴風雨及隨之而來的異常海潮,使沿誨地區遭受嚴重損失。
氣候與水文
海河流域屬大陸季風性氣候區,平均年降水量為548mm。降水量年內分配不均勻,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6-9月)占全年的75%一85%。降水量年際變化很大,1964年降水量為798毫米,而1965年僅358毫米,比值為2.23。海河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64億立方米(按1956~1984年資料統計)。1956年最大為542億立方米,1981年最小為112億立方米,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為4.83。徑流的年內分配,一般是6~9月的徑流量占全年的70%~80%,個別河流達到90%;部分有春汛、泉水補給,調節性能好的河流,6~9月的徑流則僅占全年徑流的50%~60%。河川徑流的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又集中的這兩個特性表明:海河流域枯水年洪水可能很小,而豐水年的洪水又可能很大。本流域的暴雨的特點是,時間短、強度大且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洪水與暴雨相應,最大30d洪量一般占汛期(6~9月)洪量的50%~90%,而5-7d洪量可占30d洪量的60%~90%,洪峰多是尖瘦形。值得注意的是,流域內的暴雨強度和洪峰模數都達到了中國大陸的最大值。如1963年8月2日至8日,河北省內丘縣獐獏降雨量達2050毫米,滏陽河支流詆河西台峪站集水面積124平方公里,1963年實例洪峰流量3900立方米/秒,洪峰模數達31.4(立方米/秒.平方公里)。
流域洪水記載
據歷史記載,1470年~1989年的520年中,流域內共發生大水年116次。
下面簡述幾個典型年洪水:
(1)1939年洪水。全流域普遍大水,而以潮白河、北運河、永定河及大清河為主。7、8月間海河流域雨量豐沛,降雨日達30~40天,其間有3次大的降雨過程。昌平7、8兩月降雨總量達1137.2毫米,其次是三家店為1081.4毫米,赤城為560.0毫米。推算的全流域7、8兩月洪水總量達304億立方米,其中7月份為255.66億立方米。白河尖岩村站洪峰流量為11200立方米/秒,潮白河密雲站為106503立方米/秒,永定河龍泉務站4560立方米/秒,拒馬河千河口站7100立方米/秒,唐河中唐梅11700立方米/秒,沙河鄭家莊10000立方米/秒,滹沱河黃壁莊8300立方米/秒。
(2)1956年洪水。7月29日至8月4日海河水系流域發生了一場大暴雨,暴雨面積達17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太行山迎風區,7d暴雨量在400毫米的暴雨中心有14個,其中建屏縣獅子坪達784.5毫米,井陘縣竇王墓達786.2毫米。最大30d洪水總量200.7億立方米,主要發生在海河子水系南區。漳河觀台站洪峰流量為9200立方米/秒,滹沱河黃壁莊站為13100立方米/秒;冶河平山站為8750立方米/秒;據馬河千河口為4200立方米/秒。
(3)1962年洪水。暴雨主要發生在灤河中下游和冀東沿海內區,最大暴雨中心石廟子日雨量302.8毫米(7月25日),5d暴雨量517.4毫米。灤河站洪峰流量達34000立方米/秒。
(4)1963年特大洪水。8月1日至10日(集中在8月2~8日)海河水系南區發生大暴雨,暴雨區主要分布在太行山迎風山區,暴雨中心平行太行山由南至北移動。至8月4日,日暴雨量超過200毫米的面積達11200平方公里,至8日,7d暴雨400毫米的雨帶南北長520公里,東西寬120公里。7d雨量超過1000毫米的籠罩面積達5560平方公里,超過600毫米的面積為30600平方公里。最大點雨量強度,24h降雨量:河北省完縣司倉為762毫米,內丘縣獐 獨為950毫米(分裂計算值),2d、3d、4d、5d、6d、7d的降雨量最入值都是獐獏站,分別為1235、1457、1584、1862、1961、2050毫米。海河南區水系,8、9兩月來水總量332.6億立方米,其中水庫和窪淀至9月末總攔蓄水量84.30億立方米,入海水量為221.58億立方米(包括衛河入馬頰河水量0.8億立方米),其餘26.72億立方米為損失量。僅8月上旬一次暴雨洪水總量達270.16億立方米,其中南運河52.26億立方米,子牙河137.06億立方米,大清河80.74億立方米。各控制站的洪峰流量:漳衛南運河的淇河新村為5590立方米/秒 漳河觀台為7040立方米/秒,衛運河稱鉤灣為3240立方米/秒;子牙河的淖河臨 關為12300立方米/秒,沙河朱莊9300立方米/秒,滏陽河衡水鐵路口門14300立方米/秒;冶河平山8900立方米/秒;入清河的瀦龍河5380立方米/秒;拒馬河張坊9920立方米/秒。經過核算8月上旬洪水,子牙…大清河水系京廣鐵路以西的集水面積為56600平方公里,8月7日洪峰流量為43200立方米/秒。
除了以上幾次本世紀的洪水外,歷史上也有大洪水的記載。如1569年7、8月間,暴雨遍及太行山和燕山山。
治理
1.流域治理開發簡史:公元3世紀人們就已開始利用漳河水發展灌溉,以後歷代在引用河水和外水灌溉方面,在開闢人工運河通航方面都不斷有所發展。到隋朝已開通了長達1000公里的水濟渠,成為後來形成的中國京杭運河的主要組成部分。至明、清時,流域治理側重十維持漕運。為分泄大運河洪水,使漕運暢通,從德州附近向北,先後開闢有四女寺減河,哨馬營減河、捷地減河、興濟減河、馬廠減河、青龍灣減河和筐幾港減河等。新中國成立後,50年代首先整修加固了各河堤防,恢復原有河道泄洪能力;開始修建山谷水庫和分洪道;1963年大水後,重新安排了各河的防治措施,除繼續修建山谷水庫外,側重於中、下遊河道的治理,開挖了4條新的大型入海洪道,並將原有幾條排洪河道進行了擴挖,基本上改變了海河子水系的5大河系集中從天津入海的被動局面;1965午後,流域內少雨偏旱,而工農業用水又急劇增加,水資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在吸取和克眼50年代後期引黃灌溉出現次生鹽鹼化的教訓後,又恢復和擴大門(黃灌區;興建了引灤入津、入唐的跨流域調水工程)。
1957年11月編制了《海河流域規劃(草案)》。規劃中明確了以防洪除澇為主,並結合發展灌溉、供水、航運、發電等方面的綜合利用;1966年11月提出廠《海河流域防洪規劃(草案)》。認識到前-段時期“以蓄為主”的方針片面地強調水庫的攔蓄作用,沒有處理好蓄泄關係,而忽視了中下遊河道的治理,提出了“上蓄、中疏、下排、適當地滯”的方針,並且以排為主,洪澇兼治。於1988年12月編制廠《海河流域綜合規劃綱要》,規劃中明確了要繼續貫徹“上蓄、巾疏、下排、適當地滯的方針”,並以“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究效益”為指導,根據防洪體系已基本形成和已暴露出來的問題,應把治理重點放在現有工程的除險、加固、恢復標準、工程配套和經營管理卜,以鞏固完善防洪體系,增強防洪能力。
2.域綜合治理開發:流域內已建大中小型水庫1900多座,總庫容約300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30座,總庫容24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148億立方米。這些水庫已控制山區面積的83%。此外,在建和擬建水庫還有4座。
這些水庫以防洪為主,兼有灌溉、供水、發電等作用。新辟和整治的主要排洪排澇河道有30多條。新辟的大型排洪排澇河道有;永定新河、獨流減河、滏陽新河、子牙新河、潮白新河等;擴挖和整治的大型河道有衛河、衛運河、漳衛新河、滹沱河等,使各河系的排洪入海能達到24680立方米/秒,為整治前的10倍。但是這些河道因淤積等原因,現有泄量比設計泄量降低了28%~79.2%,需要再進行整治。被納入防洪體系的蓄洪區有30處,總蓄水量191.5億立方米,總面積8788平方公里。這些蓄洪區都是一些自然蓄滯洪水和瀝水的窪淀,絕大部分已得到初步整治。在乎原低洼易澇地區先後開挖、疏浚了黑龍港、運東地區的南排河、北排河,魯北地區的徒駭河、馬頰河,修建和加固堤防。新建堤防4000多公里,使現有堤防達到約20000公里。修建提引工程1.83萬座,機電井118.5萬眼,調水工程2處(引灤入津,引灤入唐),抽水蓄能工程4處。
經多年開發治理,現海河子水系南區各河可防禦1963年型洪水(50年一遇),北區各河可防禦1939年洪水(20~50年一遇),灤河可防禦1962年洪水(50年一遇)。據統計各水庫共攔蓄超過下遊河道安全泄量的洪水100多次,有效地控制了洪水對卜游廣大平原的危害,特別是戰勝了1963年特大洪水,保住了天津市及津浦鐵路。平原低洼易澇地區的排澇標準,大部分地區已達到3-5年一遇,個別地區達l0~20年一遇。
流域內有效灌溉面積達680.2萬公頃,城市供水能力每年為100億立方米。1993年海河流域總供水量為410.21億立方米。地下水開採量已超過地下資源量,造成嚴重超采;地表水利用率達75%,水資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
流域內已建水電站約200座,總裝機容量66萬千瓦,平均年發電量約18億千瓦·時,其中有4座水電站裝有抽水蓄能機組,總容量107.2萬千瓦。流域內已初步治理的水土流失區面積為6萬平方公里。
景點
運河經濟文化商貿區
三岔河口地區 海河、北運河、南運河的匯合地,原名直沽。在元代開始繁榮興旺,成為供應大都(首都)商貨的重要通道。它是天津的發源地,明建文二年(1400年)11月,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率兵在此渡南運河南下,攻下南京。明永樂二年(1404年)朱棣下令在直沽設衛,理由是“直沽,海運、商舶往來之沖,宜設軍衛”。賜名“天津”,即表示這裡曾是天子車駕經過的渡口。並在北大關渡口建一大牌樓,上書“龍飛渡蹕”。
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
在海河的起點,即子牙河、南運河與海河交匯處的三岔河口岸上,有一處新景觀,那就是高聳26.4米的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這座碑的18米高的大理石三角形碑座上,聳立著用漢白玉雕刻的婦女形象。婦女面帶慈容,懷抱嬰兒,左手伸掌托天,面向海河,注視水面,似乎在凝思著海河的今昔。碑座面向子牙河和南運河的兩側花崗岩石上,分別刻著鄧小平1986年8月20日親筆題寫的“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9個大字。在碑的背後,離碑座十多步遠的半園形水泥圍牆上,嵌有碑文,記載著黨中央、國務院對天津人民的關懷和引灤入津建設者的豐功偉績。
幾百年來,由於海潮倒灌,污染海河,使天津人民飲用著苦鹹水。由於工業用水量日益增加,又造成了水源短缺的困難。因此,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決定,引灤入津。灤河發源於內蒙和河北北部。上游水源水質好,水量大而穩定可靠,在河北遷西縣境內又有灤河潘家口水庫和大黑汀水庫,即使在旱年也可以保證天津城的用水量。
在中央作出引灤決定後,得到了引水渠道沿線地方政府、農民民眾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在當時天津市長李瑞環為首的引灤工程指揮部的組織實施下,幾十萬工、農、兵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建設大軍於1982年5月11日正式動工,興建引灤入津工程。
引灤入津輸水渠道從大黑汀水庫引水,穿燕山餘脈,使灤水西流,循黎河入於橋水庫,經州河、薊運河,轉輸明渠,注爾王莊水庫,引入市區。途經河北省遷西縣、遵化和天津薊縣、寶坻、武清、北郊等縣區,全長234公里。築有隧洞,泵站、水庫、水廠、暗涵、明渠、管道、倒虹、橋閘、電站等工程215項。這樣浩大的工程只用了一年零四個月就勝利竣工,於1983年9月11日正式向天津供水。
在引灤入津工程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89208部隊和天律駐軍2859部隊,承建了最艱險的開鑿隧洞任務,為天津人民建立了豐功,開創了我國開鑿輸水隧洞的奇蹟。水渠沿線的河北省和天津市人民乃至全國人民都作出了重大貢獻。
為了紀念引灤入津工程的建設者,不僅在三岔河口河岸上豎立了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還在引水渠道的起點遷西縣大黑汀水庫引灤樞紐閘一側的景忠山下,豎立了一座豐碑。此碑於1983年9月12日落成揭幕。碑身高3米多,用漢白玉大理石雕成,周圍環繞著青松翠柏。碑正面刻著:“為引灤入津工程而獻出寶貴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碑背面記載著21位犧牲者的姓名。他們包括解放軍戰士、工人、農民和技術人員。飲水不忘挖井人。人們在飲用引灤水時,決不會忘記引灤工程的支持者和建設者。
三條石大街
天津的早期民族工業在此形成,又是天津商業和機械鑄造業的發祥地,被稱為 “華北工業搖籃”,在國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鹹豐10年(1860年),直隸交河縣人秦玉清帶領子侄在三條石開設了第一家鑄鐵作坊--秦記鐵鋪,開始了三條石鑄鐵業的發展史。20世紀初,三條石的機械鑄造業迅速成長,最盛的1937年三條石地區已有300家工廠和手工作坊,而且分廠、分號遍及全國十幾個省市,產品遠銷到南洋群島。
大悲院文化商貿區
大悲院 全國重點佛寺之一,是天津市唯一的十方叢林。最遲建於明代,到清初時,即有“僧俗千人,登高座說法”的集會。清初世高禪師到此結茅定居後,大悲院即成鼎盛時期。現為天津佛教的主要活動場所,每年吸引大量的香客和遊人。
從北洋女子師範學堂到天津美術學院光緒末年,戊戌進士、教育家傅增湘(1872年-1950年)主持組建北洋女子師範學堂。租賃河北三馬路西口民房做堂址,於1906年3月13日舉行開學典禮,為公立女子學堂。後搬入天緯路東口現址。1980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建為天津美術學院。近百年來,傅增湘、齊國梁、張伯苓、張相文、馬千里、顧隨、曹禺、李何林、李霽野等國內知名度較高的教育家、藝術家、戲劇家、學者等均在此任職或任教。培養出大批革命家、教育工作者、藝術工作者,如鄧穎超、劉清揚、郭隆真、許廣平等。該校現成為美術工作者的搖籃。
直隸總督署 位於河北區金鋼橋東北側的金鋼公園和第二醫院處。清光緒21年(1895年)在此建海防公所,供北洋海軍人員活動。光緒28年(1902年)袁世凱任直隸總督時,為推行新政,開發河北,將直隸總督衙門遷設於此。辛亥革命後改為直隸省(河北省)政府駐地。1937年遭日軍轟炸,成為廢墟。建國後市政府在廢墟上新建金鋼公園,改建第二醫院。
李公祠李鴻章死後,清政府曾在他出生地和任職地修建10座祠堂,以示隆恩。天津是李鴻章創辦洋務事業的基地。李公祠是光緒31年(1905年)由袁世凱主持修建並題聯。李公祠占地約2萬平方米,位於李公祠大街。抗戰勝利後改為學校,幾經擴建,原建築蕩然無存。望海樓教堂位於天津海河北岸獅子林橋旁,也稱聖母得勝堂。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法國天主教會建,次年因發生“天津教案”,於6月21日被民眾燒毀。1897年帝國主義分子用清政府賠款 重建,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第二次被燒毀,現存的望海樓教堂,是光緒三十年(1904年)第三次重修的。 建築形式未變,平面長方形,長30米,寬10米,青磚木結構,面向西南;正面有塔樓三座,呈筆架形,內部並列庭柱兩排,為三通廊式,無隔間與隔層;內窗券作尖頂拱形,窗面由五彩玻璃組成幾何圖案;地面砌瓷質花磚,裝飾華麗。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時又嚴重損壞,在1983年修復。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文化街海河樓商貿區
古文化街:古樸典雅的古文化街坐落在面朝海河的宮南宮北大街上,於1986年元旦建成開業,全街長580米,寬7米,的古文化街包括位於全街的中心的天后宮(媽祖廟)及宮南、宮北大街 整體建築為仿清民間式建築風格,古文化街店鋪林立,近百家店堂,有經營天津地方特色的楊柳青年畫的楊柳青畫社,經營泥人彩塑的泥人張彩塑工藝品經營部,有經營文房四寶,名人字畫的四寶堂,春在堂,有經營文物古玩的文物公司萃文齋門市部,還有經營全國各地的景泰藍,雙面繡,牙玉雕,藝術陶瓷,中西樂器金銀飾品等上萬種名優工藝品的幾十家店堂。每逢民族節日,這裡都要舉辦民間花會,整條街充滿了濃郁的東方文化。
文廟 津文廟博物館位於海河西岸新古文化街旁的東門裡大街。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大成殿落成。
大成殿是天津市文廟博物館的主體建築,位於全廟的中心,是祭孔正殿,落成於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殿內供奉著孔子及孟軻、顏回等四配十二哲人的牌位,顯示出孔子之學後繼有人,學子濟濟一堂。舊時每年的祭孔活動都要在此舉行,它是整個祭孔活動的中心。在天津按照舊時的規定,對於孔子,每年農曆春秋各舉行一次祭典。農曆八月二十七是孔子的生日,這時所有的學校都要放假,要集體向孔子行禮,還要吃一頓撈麵,聊表紀念“孔誕”之意。另外,東、西兩側配殿供奉孔子的七十二賢人及歷代的名宦、鄉賢等。
崇聖祠就是後殿,為供奉孔子父母和五世祖先的地方。東門內的兩座過街牌樓也是文廟整體建築的一部分,此牌樓為二柱三樓式,木結構,造型奇特。橫額上有鎏金雕龍華板,精巧的斗拱支撐三座“五脊六獸”的四阿瓦頂,加之華士奎書寫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墨寶點綴,使牌樓既氣勢雄偉,又玲瓏秀麗。這也是對孔子的頌揚之詞。
文廟作為天津的名勝已保存500餘年。在津門,孔子作為聖人也被祭祀已數百年。
1954年,天津市政府公布文廟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之後又撥巨款多次進行復原保養維修。1985年市政府撥款90萬元修葺並重建縣廟影壁、泮池和欞星門。1987年成立了文廟博物館並與同年十月對外開放。館內陳列有《府廟大成殿復原陳列》和《孔子生平展》,館內現藏文物主要是祭孔禮、樂器。比較重要的有編磬、古琴、古瑟、建鼓、應鼓、搏鼓以及銅爵、竹篚、竹籩等等,這些藏品表現了中華兩千年的傳統文化和儒家思想。館內還不定期舉辦“祭孔古樂演奏”。
天后宮:原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坐落在宮南、宮北大街(今古文化街)正中,坐西朝東,面向海河,建於元泰定三年(1326年)八月,占地面積5352平方米,建築面積1734平方米。是天津市區的著名宗教建築,亦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的媽祖廟之一。天后宮供奉的媽祖在海內外有很大的影響,開始在民間流傳,後被官方承認並奏當朝,在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封為“順濟夫人”;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晉封為“天妃”;後經歷代多次晉封,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被晉封為“天后”。天后宮由戲樓、幡桿、山門、牌樓、前殿、正殿、藏經閣、啟聖祠及分列南北的鐘鼓樓、張仙閣和配殿等建築組成。其中藏經閣、鐘鼓樓和張仙閣系民國初重建,其餘為明清建築。每月逢一的宮前集,是天津最早的集市之一。娘娘會曾被乾隆封為皇會,既是文化活動,又是商貿旅遊活動;1931年2月8日《益世報》載:天津市面最能表現舊曆新年之徵象者,蓋無過於宮南宮北街。天后宮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每年來參觀的都超過幾十萬人。
玉皇閣 坐落在古文化街東側,建築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很高。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玉皇閣建於明代宣德二年(1427年),屬道教的道觀。原建築包括:山門、牌坊、大殿、配殿、鐘鼓樓、六角亭、清虛閣。現唯清虛閣尚存,為九脊歇山式木結構兩層。前檐下懸康熙四十年恭親王所書“清虛閣”匾額。二層樓內有玉皇銅像1尊。外設欄桿,迴廊環抱,可憑欄遠眺。舊時每年九月初九日津人多把玉皇閣作為登高勝處,文人墨客多有詩作吟詠。清代雍正年間天津縣丞惲源浚作《玉皇閣春望》云:海色通群象,晴雲旦夕浮。高城千雉出,遠渚一帆收。星散空陳跡,鶯啼感昔游。津河芳樹密,日暮起離愁。”詩人郭敬原《清虛閣九月登高》云:“躡足飄搖百尺樓,危欄倚遍為遲留。海門渺渺清天外,帆影依依古渡頭。豈有雲山堪放眼,縱無風雨亦驚秋。獨憐南北東西客,望斷飛鴻起暮愁。”
和平廣場中心商業區
勸業場“上海有個大世界,天津有個勸業場,如果不去逛一逛,枉到津滬走一趟”。勸業場除了規模大、歷史久以外,還以商娛合一而在國內享有盛名。勸業場坐落在素有“寸土寸金”之稱的和平路與濱江道交口,由井陘煤礦買辦高星橋籌資興建,聘請法籍工程師慕樂設計,1928年春動工,同年12月落成。建築面積16545平方米,是當時天津最大的商場。建築風格古典與現代相結合,首層與五層的大挑檐、五層與七層的連拱窗、陽台的廊柱與欄桿等,均為法國古典主義建築裝飾風格;立面採用簡潔明快形式,表現現代建築思潮,突出莊重的整體氣勢;兼有中國古典風格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塔樓,更顯示出壯麗挺拔的藝術效果。主樓內懸掛天津著名書法家華世奎書寫的“天津勸業場”巨幅匾額,取“勸吾胞輿,業精於勤,商務發達,場益增新”四句首字連綴,以示提倡創業精神。
百貨大樓坐落在舊日租界旭街(今和平路)。由日本華僑贊助,香港、上海實業界附股,於1927年興建,同年底落成。占地1131平方米,建築面積9164平方米,外部造型借鑑西方古典商業建築與現代建築的藝術形式,立面採用簡潔的豎線條,自地面向上逐級上收。塔頂為古典廊亭式,塔身與樓高相等,通高60尺。當時號稱“天津第一高樓”,原名中原股份有限公司。1940年被焚,1941年在原框架上重建,改為現代風格,曾經是天津市標誌性建築。1958年更名為“天津百貨大樓”,一直是全國十大百貨商店之一。
世紀鐘 位於海河河畔,是天津市為迎接新世紀在天津站前廣場建成大型標識性城雕建築。這座世紀鐘為全金屬材料,高近40米、重約170噸,分鐘盤、擺架和基座三部分。石英鐘盤面積154平方米,在直徑約8米的內環上,盤芯和指針採取花擋鏤空製作,直徑約14米的外環與內環間鑲嵌12個直徑2.6米的青銅浮雕,圖案為12星座。錶盤的側面為一個巨大的鐘擺造型,上頂“太陽”,下掛“月亮”。擺架為S形,取材於太極分割線形狀,寓意陰陽交替,互始互終。厚重的鍛銅底座上布滿大小齒輪與鏈條和巨大的螺絲,鉚釘與古老的解放橋互相映襯,象徵著中國近代工業從這裡開始。這座世紀鐘是目前資料可查的直徑、重量最大的藝術立體鍾。 當您放眼望去,時間與空間、古典與現代、力與美、人與自然在這裡充分融合,渾然一體,啟迪著人們無盡的遐思與想像。
大沽炮台
“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玲鐺閣。”三宗寶之一的炮台,指的是大沽口的炮台。據記載, 把守海門的炮台始建於明初,由著名將領戚繼光監造。炮系銅製,名曰“大將軍”。為了防止海盜的騷擾,戚繼光又在入海口插上純鐵鑄成的梅花樁48柱,森嚴壁壘,使海面長時間無戰事,解除了天津衛的後顧之憂。因此,炮台一直駐紮著軍隊,成為軍事重地,到了清初,朝廷以“海去城百里,從無入寇之患”為由,末備海防設施。道光六年,又接受直隸總督的建議:“天津地方名為海口,實系腹地,且洋面久經肅清,所有現存水師官兵。歲靡努金,無稗實用,請將天津水師裁撤,改歸大名鎮。”水師都裁撤掉了,海防就更無法談了。於是,炮台成了擺設,成了遊人憑弔古今的景點。天津人把大沽炮台看成保衛祖國、抗擊侵略的英雄精神的象徵。所以,歷數家鄉文物時,“炮台”便成為天津衛三宗寶之一了。大沽口炮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津門十景之一,為“海門古塞”。
潮音寺
潮音寺位於塘沽區海河西岸的西大沽境內,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是由當地居民集資興建的廟宇,名“南海大寺”, 明嘉靖皇帝下令重修,御筆更名題匾“潮音寺”。潮音寺歷史悠久,舊時曾是塘沽經濟、貿易、文化和民俗活動的中心。潮音寺臨近河、海,當地盛產魚蝦。
文廟
文廟博物館位於海河西岸新古文化街旁的東門裡大街。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大成殿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