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儘管海德格爾了解並承認純粹哲學議題的合法性(他指涉那些聖典作者和傳統問題,並尊重學術禁忌),然而,布迪厄還是指出,海德格爾哲學話語的複雜性與抽象性源於他在文化場域的位置,這也是社會維度與知識分子維度,亦即政治思想與學術思想交叉的地方。
布迪厄建議,海德格爾不該被看成是納粹的意識形態專家。由此,他的結論是,人類的種族主義概念在海德格爾的哲學觀念里是沒有位置的。更確切地說,他認為,海德格爾的思想是”保守革命“在哲學場上的結構對等物,納粹主義不過是“保守革命”的一個維度。
圖書目錄
序言
引論:偏斜之思
第一章 純粹哲學與時代精神
第二章 哲學場與可能性空間
第三章 哲學中的“保守革命”
第四章 審查與形式的強加
第五章 內部閱讀與對形式的敬意
第六章 自我闡釋與體系的演化
注釋
術語索引
人名索引
譯後記
作者簡介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當代法國著名社會學家,1954年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1958年赴阿爾及利亞,1968年至1988年任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社會學部主任,1982年入選法蘭西學院任社會學教授。布迪厄利用場域、習性、資本等概念工具構建了一種反思社會學體系,其著述達340餘種,涉及人類、社會學、教育、歷史、政治、哲學、美學、文學、語言學等領域,其中主要有《繼承人》、《實踐感》、《再生產》、《區隔》、《換句話說》、《學術人》、《語言與符號權力》、《藝術之戀》、《實踐理性》、《國家精英》、《藝術的法則》、《帕斯卡爾的沉思》、《男性支配》、《經濟的社會結構》,其影響遍及全世界知識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