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擁有園藝高新技術創新基地、浙江省長三角農產品有限公司等一批科研示範基地和開發實體,保存果樹、食用菌和瓜類品種資源700多份;配有多套先進儀器設備,為科研和開發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80年代以來,先後承擔國家、部省各類研究課題100餘項,獲部、省以上科技成果獎70餘項,其中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和國家三等獎2項,部一等獎1項,部省二等獎7項。 研究所目前共承擔國家、部、省及院有關項目50餘項,重點開展桃、梨、獼猴桃、草莓、樹莓、楊梅、網紋甜瓜、葡萄、枇杷、果梅、李、蘑菇、香菇、真姬菇等園藝作物新品種選育及栽培配套技術研究。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成立於1960年,前身為1936年省農林改良場的下屬園藝場,至今已有70年歷史。主要從事果樹、食用菌、瓜類、花卉的套用和開發研究。現有在職人員35人(博士6名,碩士5名),其中高級職稱11人 ,中級職稱8人。省151人才2人。
研究所把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全所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加強優勢學科,發展新興學科”和“創新現有人才,引進優秀人才”相結合的方針,努力創建院級重點學科。下設所辦公室和漿果與花卉、桃梨、楊梅與瓜類、食用菌、園藝作物分子生理與生物技術等5個研究(實驗)室。擁有園藝高新技術創新基地、浙江省長三角農產品有限公司等一批科研示範基地和開發實體,保存果樹、食用菌和瓜類品種資源700多份;配有多套先進儀器設備,為科研和開發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80年代以來,先後承擔國家、部省各類研究課題100餘項,獲部、省以上科技成果獎70餘項,其中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和國家三等獎2項,部一等獎1項,部省二等獎7項。先後引選成的早熟優質蜜梨“清香”、“翠冠”、“脆綠”,獼猴桃“華特”、“布魯諾”,草莓“豐香”、“千禧”、“章姬”,樹莓“安文公主”,楊梅“早薺蜜梅”、“晚薺蜜梅”、“早色”,網紋甜瓜“浙網29”,葡萄“矢富羅莎”,高溫蘑菇“夏菇93”、“夏秀2000”等一大批新品種及其配套新技術被廣泛套用於省內外,年均創社會經濟效益10元以上。
研究所目前共承擔國家、部、省及院有關項目50餘項,重點開展桃、梨、獼猴桃、草莓、樹莓、楊梅、網紋甜瓜、葡萄、枇杷、果梅、李、蘑菇、香菇、真姬菇等園藝作物新品種選育及栽培配套技術研究。
園藝所堅持以深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動力,以科研方向和學科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為主線,加快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體系的建立,努力實現科研水平、學科建設、科技產業的新突破,向著國內一流的具有較高學術水平、較強科研開發能力及有一定經濟實力和影響力的園藝科研開發機構目標奮勇前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