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流動知青 混在北上廣](/img/4/d14/nBnauM3X3ATNwETO3kjM0ETOzMTM3gzMwEDMwADMwAzMxAzL5I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主要特點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周擁平副教授主持完成了一項“流動知青調查”。與人們熟悉的“上山下鄉”的“知青”不同,流動知青多是從小城市、農村來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他們有知識,很多人是專科或本科畢業,卻沒有大城市的戶口,這給了他們“流動”的感受;他們收入不高,在大城市過著中等偏下的生活;為了擺脫平庸的命運,他們願意忍受暫時的貧窮和困頓,每天都在奮鬥。
社會位置
流動知青在整個知識青年群體裡處於相對弱勢的位置,這些年輕人缺少經驗、缺少社會關係,往往處於工作、生活的極大動盪中。社會位置漂浮不定,對很多流動知青來說是常態。流動知青要努力尋求自己在社會職業結構中的位置,努力融入當地社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陸建華說。在他看來,流動知青作為整體很難成為大城市的主流人群,但經過有效的努力,其中一部分人可能會進入城市主流,成為城市主流的一部分。
在城市白領階層和農民工之間,流動知青成為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群體。他們沒有城市白領的較高地位;而與農民工相比,他們的知識技能、就業前景較好,卻仍不穩定。流動知青現在缺乏的,是對自己所在群體訴求的整體認識。白領階層和民工階層都有自己明確的訴求,流動知青也要發現自己所在群體的訴求,獲得表達群體意願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