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狀況
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在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洪澤湖境內,是整個洪澤湖地區中濕

2006年4月5日,泗洪縣洪澤湖濕地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9年11月,泗洪縣洪澤湖濕地公園創建國家4A級景區通過國家驗收。
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地區地形複雜多樣,濕地和平原鑲嵌分布,水路交錯,湖岸曲折。地貌大體可分為湖區和湖濱平原兩種類型,植被以水杉、池杉、速生楊等無性係為主。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內物種極為多樣,動植物資源也極為豐富,有浮遊動物35科63屬91種,其中有較高經濟價值的田園螺、秀麗

介紹
泗洪洪澤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於1999年經泗洪縣人大常委會批准設立,2001年經江

在這裡,不允許任何的捕魚捉鳥行為。泛舟濕地,微風拂面,心曠神怡,放眼遠眺,波光粼粼,行駛在飄曳的蘆葦盪中,不時驚起一隻只白鷺,向遠方飛去,古人“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詩句形容。泗洪縣環保局劉昌華副局長說,本來現在的季節,正是蘆葦生長、蘆花飄飄的大好時節,但由於今夏汛期的大水使得濕地水位高漲,濕地內的蘆葦被長時間的淹沒基本上都已死掉了,所以現在看到的就只剩下黃色的蘆葦根了,鳥類也因汛期大水的沖刷而少了許多,來年,蘆葦會重新生長出來,而各種鳥類也會再次回到濕地。
環保專家認為,泗洪洪澤湖濕地是難得的“地球之腎”,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如下描述洪澤湖濕地:保護區的鳥類保護,不僅在國內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國際上享有一定聲譽。保護區內植類、魚類、鳥類等不僅品種多、數量大,而且形成了一個獨立而完整的自我供給和自我循環的立體生態鏈系統,是環洪澤湖地區最具保護價值的“天然物種基因庫”。洪澤湖濕地生態鏈的完整性、系統性彌足珍貴。
該保護區建在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境內,周邊鄉鎮涉及雙溝鎮、城頭鄉和臨淮鎮,人口總數是87149人,上述三鄉鎮在保護區從業人口為1790人,約占總人口的2%。其中雙溝鎮在保護區無從業人口,城頭鄉在保護區的從業人口255人,臨淮鎮在保護區的從業人口1535人。
保護區記憶體在自然種植業和養殖業,養殖面積為620公頃,只占保護區水面面積4.36%,占整個洪澤湖水域面積0.39%,其對整個保護區及洪澤湖並不產生很大影響。2003年涉及的三個鄉鎮國內生產總值4.73億元,而在保護區的份額卻只有2.4%,對保護區沒有依賴性,其中雙鉤鎮在保護區內既沒有漁業生產基地,也沒有其它產業;城頭鄉在保護區的養殖面積為4800畝,約占全鄉耕地和養殖總面積的6.5%;臨淮鎮在保護區的養殖面積為4500畝,約占全鄉耕地和養殖總面積的6.9%。保護區管理部門十分重視社區共建,積極實施移民安置工程,當地居民也十分理解和支持保護區的建設與發展,社區關係十分良好。保護區目前的主要景點有:荷花物種科技示範園、睡蓮池、鳥與荷花共生區和十里荷花觀光帶。
生態環境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泗洪縣東南部,發育在淮河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原是泄水不暢的窪地,

環洪澤湖地區有傳承久遠的產業,比如養殖業、捕撈業、編制業、種植業等,這些傳統產業既要發展,但同時也面臨承載人口過多、對水資源損毀作用加大等問題;環湖經濟活動的加快,使湖泊的環境壓力進一步加大,環洪澤湖所有縣市都提出把旅遊作為湖泊經濟發展的方向,但如何實現旅遊與保護的協調、實現旅遊與其它產業的協調、實現旅遊與農民增收、漁民轉產之間的協調,是環洪澤湖面臨的一個具有共性的問題。
據測算,洪澤湖濕地生態資源總價值超過15億元,每年僅產生的氧氣就可供600萬人呼吸,是名副其實的華東“大氧倉”。《科學規劃國家級洪澤湖濕地三色旅遊新藍圖》中對洪澤湖濕地的未來展望如下:洪澤湖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完成後,能淨化50萬畝以上的養殖水面,從根本上改寫洪澤湖的歷史,使其真正成為華東的“一盆清水”。未來的洪澤湖濕地公園內,不再使用傳統的農藥和化肥,從而土壤的高氮、高磷等污染問題將成為歷史,人們追求多年的“生態淨土”在這裡變成現實。

泗洪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處在規劃中的330省道(環湖公路)以南,寧宿徐高速公路雙溝出口和江蘇下草灣遺址以東,古汴河風光帶以西,洪澤湖老子山和明祖陵風景區以北。水陸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規劃的五大功能區分別是濕地核心區、生態遊覽區、生態養殖區、生態農業區、生態林業區等。這裡,是一塊“生態特區”,泗洪將力爭用5-10年時間建成一個覆蓋100平方公里範圍的以生態效益為中心,匯生產、生活、生態於一身,集觀光、休閒、體驗於一體,融研究、科普、文化於一區的三個國家級“湖濱生態特區”,建成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國家級生態農業綜合示範區、國家級示範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特區”謀求的生態效益指標之細,堪稱中國領先。記者注意到,包括大氣、水體、土壤、噪聲、光線等指標的要求,都被要求套用於濕地的修復和保護。“生態特區”的最終目標是修復濕地完整的生態循環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分布結構,實現濕地原生資源的可持續保護和合理利用。

2008年7月21日,由中國水產科學院、國家環保部、國家海洋局、中科院等部門組成的濕地保護區專家組對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情況進行了評估。專家組聽取了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評估報告,通過座談了解,查閱檔案資料,深入濕地保護區進行現場考察,對泗洪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建設上所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評價結果表明保護區得分80.2,生態質量尚屬較好,但是保護區仍受到淮河過境客水和圍網養殖的影響,建議加強保護區內各條河流關鍵斷面的水質監測工作,逐步實施退耕還湖、還濕工程,為候鳥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生物資源
泗洪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生態系統有三個大類8個亞類,即:沼澤濕地(草叢沼澤、禾草沼澤)、河流草叢濕地(浮氈型濕地、挺水型濕地)和湖邊水生植物(浮水植物草塘、浮葉植物草塘、沉水植物草塘)濕地。保護區內淡水濕地生態系統類型如此豐富集中,不僅在中國東部地區少有,而且在中國也不多見。
珍禽品種多、數量大。在保護區內共記錄鳥類194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有4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有26種;保護區內有中日候鳥保護協定65種;中澳候鳥保護協定18種。保護區地處不同鳥類遷徙線交匯區,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每隔5-10天就要更替一批不同的遷徙路過的候鳥群體,最近還發現了世界瀕危鳥類——震旦鴉雀。
洪澤湖濕地保護區的鳥類保護,不僅在國內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國際上享有一定聲譽。水生動植物種類型眾多。保護區內綿延數十里的挺水植物群落,構成浩瀚無邊的“蘆葦盪”,有浮游植物165種、浮遊動物91種、高等植物81種、底棲動物76種;擁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野大豆、蓮和野菱;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水獺。保護區是洪澤湖魚類天然產卵場,有魚類67種,水產資源豐富。
管理狀況
泗洪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是江淮地區乃至長江中下游地區典型的湖泊濕地,由草甸、沼澤、水域等多種生態系統組成,是冬季候鳥重要的棲息地。秋冬之交,大鴇、丹頂鶴、白鸛、黑鸛、天鵝、灰鶴、野鴨等190餘種候鳥源源不斷地從北方遷徙南下,遷徙路過洪澤湖濕地的候鳥,每隔5到10天就要更替一批不同的種類和群體,近期匯聚泗洪濕地多達近20餘萬隻。它們將在這裡停留不同的時間後,繼而飛往南方越冬。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在全省乃至中國嚴防禽流感網路中占有重要的一環。
泗洪依據當地特色編制了《泗洪縣生態開發區總體規劃》,建成以楊毛嘴濕地自然保護區、城頭林柴場鳥類禁獵區、洪澤農場白鷺自然保護區、下草灣地質剖面、陳圩林場鳥類保護區組成的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水體清澈透明,生物豐富多樣,水生動、植物有210多種,鳥類共15目44科194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大鴇、白鸛、黑鸛、丹項鶴和國家瀕危鳥類“震旦鴉雀”及猛禽30多種。據專家介紹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樹木參天,165公里長的湖岸線、芳草如茵的60萬畝灘涂草地、1700多個生態村莊以及130多萬畝的高標準生態林網的資產總價值達13億元,泗洪縣已成為蘇北地區大“氧艙”和溫、濕度“調節器”。
2000年,泗洪在生態區內建成2萬畝“稻蟹共作”,科技示範區,螃蟹生長在稻田的圍溝里,投放的螺獅、伊樂藻等天然餌料,使解猶如生長在原始生態中,這種養殖法,蟹體內不僅沒有對人體有危害的“六六六”、“敵敵畏”等農藥成份,連汞的含量也比國家規定標準少17個百分點。螃蟹還在稻田裡的吃蟲子,不用噴灑農藥,所產稻米未受污染。2001年,該科技示範區內生產的“蟹園牌”大米、“金水牌”大閘蟹和洪澤湖牌龍蝦被國家有機食品認證中心命名為有機食品。今年,泗洪縣已建成“稻蟹共作”生態示範工程20萬畝。如今泗洪已有12大類197種生態農產品暢銷上海、北京、南京、和美國、日本、俄羅斯、新加坡等國內外25個大中城市,生態農產品收入已占全縣農產品總量的89%以上。
泗洪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江蘇省泗洪縣境內,近年來泗洪投資1200多萬元,圍繞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打好“名人、名水、名鳥、名景、名食”五大品牌,使先期建成的“荷風漁歌”、“桃霞煙柳”、“杏花春雨”、“寒波飛鴻”等老景點與正在建設中的洪澤湖穆墩島生態旅遊和濕地萬畝荷花塘、百種荷花觀賞區及二嘴湖5000畝生態珍珠養殖觀光園等,使165公里長的湖岸線成了一條亮麗的翡翠玉帶,以宋代英雄穆桂英和現代人物彭雪楓等歷代人文景觀,臨淮鎮洪澤湖大堤觀大湖日出和浩淼煙波等都可在此飽覽。此外沿湖還可以領略洪澤農場白鷺自然保護區內的20萬隻白鷺翱翔壯麗景觀;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各種奇香異草擺動出各種姿態,各種珍稀動物時隱時現,建成百種荷花及萬畝荷花池生態亮點為遊人助興。一個吃、住、行、購、游、娛六大要素綜合配套的生態旅遊產業正在洪澤湖畔崛起。該縣還成功舉辦了7屆中國泗洪螃蟹節,以蟹為媒,招商引資。到目前,已有上海、香港、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內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5000多名客商到泗洪投資。
具體地址
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地址:江蘇 泗洪縣東南部(洪澤湖邊上),城東客站乘坐濕地自然保護區專線客運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