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橋街

洪橋街,位於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它的得名與明代廣東貢院有關。

明代貢院位於小北路的觀文街,現因年代久遠,此街不存。貢院所在位置大約在今大石街、小石街、洪橋街一帶。據古籍記載,當時考生們進出觀文街的貢院,必經大石街過小石街,途中經過一條窄石橋。每當放榜時,出外看榜的考生爭先恐後,擁擠於石橋上險象橫生。有一年,監察御史陳聯芳到廣州監考,發現貢院外石橋竟然太窄,於是,他親督番禺、南海兩縣(當時廣州城分屬該兩縣管轄)官員,把貢院擴大,同時擴寬石橋,改名為萬里橋,取鵬程萬里之意,還在橋側建亭一座。後來,人們稱此橋為黌橋,此因秀才被稱為“黌門秀士”,秀才們走的橋便被尊稱為黌橋了。橋南的街名也因此稱為黌橋街,一直沿稱至當代。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開始,有人認為“黌”字是“四舊”,也有人說難寫,於是被改為“洪”。一起改的還有洪橋街、洪橋一巷、洪慶坊、洪桂大街等名字。此外,附近的老街丹桂里、天香街、步蟾坊等,皆取“蟾宮折桂”之意,亦與貢院有關。這些街名也是這一帶為貢院所在地的旁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