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來鳳樓

說的是龍捲風捲來一對銅鐘,一個掉在城裡鐘樓巷,一個掉在東城河裡。 復建的陳庵,為泰州明清建築風格,前後三進,西側辟有小花園。 陳庵西側岸邊,建有水中畫舫,舫上構置古戲台,以合孔尚任在泰州舫亭觀戲的遺圖。

在城河外側東岸,與望海樓一水之隔,與梅蘭芳紀念館一路相隔。景區內有十餘個景點。桃園北部是新壘加高的鳳凰墩,墩雖不太高,卻林木扶疏,有亭翼然凌於墩上,顯出城市山林的風骨神貌。沿山徑拾級而上,可達飛來鐘樓。泰州民間有“十兄弟共抬銅鐘”的故事。說的是龍捲風捲來一對銅鐘,一個掉在城裡鐘樓巷,一個掉在東城河裡。今存光孝寺的是掉在鐘樓巷的;掉在城河裡的,要嫡親的十兄弟才能抬起來。一戶人家有九兄弟,就讓一個女婿湊數,誰知抬鍾時一個小舅子喊了一聲“姐夫”,鍾就掉進城河裡找不到了。新鑄銅鐘與光孝寺的南唐古銅鐘外觀相同。2006年2月,此鍾與蘇州寒山寺鐘結為姐妹鍾,飛來鐘樓又名“來鳳樓”,有鳳來儀,“來鳳鳴鐘,聲聞四達”是泰州的盛事。鳳凰高墩的西側傍水是藕花洲景塊。洲取河岸曲勢,多植荷、梅。景塊內建有浮香亭、齏湯橋、清風閣,亭閣命名雅致,詩意蘊藉。浮香亭留傳蘇軾、蘇轍、秦觀、黃道潛等人的梅花詩,合為“四賢詩”。齏湯橋名則與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避難泰州時獲濟麥糝粥的傳說相關。清風閣為桃園新建最高建築,三層八角重檐,閣高約二十米,以王安石《清風閣》詩知名,佇立閣中,近可環視桃園美景,遠可眺鳳城河兩岸的綺麗風光。西與望海樓隔河相望,交流景色。一塊藕花洲,可謂縮微了泰州的宋代文化史。桃園的核心景點當數藕花洲向南的陳庵景塊。清代戲曲家孫孔尚任出仕泰州治水,始榮後哀,落魄中寓居陳氏家庵(景中景),在此完成《桃花扇》稿。《桃花扇》劇借侯方域、李香君的兒女之情,表現了南明王朝的興亡之恨,構思和戲文均達到新的藝術高度,飲譽梨園。復建的陳庵,為泰州明清建築風格,前後三進,西側辟有小花園。陳庵西側岸邊,建有水中畫舫,舫上構置古戲台,以合孔尚任在泰州舫亭觀戲的遺圖。水陸相連,劇壇遺事,這裡無疑是中國戲曲史的凝重板塊。陳庵之南是桃花島,島名切合《桃花扇》劇名。這裡廣植桃樹,春風綠岸之時,桃紅復含宿雨,花光更染晨旭,一大片明艷的桃林景色,營造出現代城市的一角桃花源。站在這裡回望城河,河面開闊,天光水影,恰喜一條小船在波心撒網,讓人想起唐人張志和《漁歌子》中的煙波畫意。桃園東側建有泰州老街,匯聚老泰州文化、民俗元素,著力體現泰州古街風情。北側立牌坊,路鋪青石板,中設“皮包水水包皮”落地銅雕,兩側建古明清風格建築。老街以餐飲、古玩收藏及泰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要業態,發掘泰州老字號及特色風味小吃,並表演本地戲曲、民俗。青磚黛瓦,麻石街巷,戲台書場,盡顯海陵古城文化底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