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博物館

泰安市博物館

泰安市博物館,即岱廟,又稱東嶽廟、泰廟,位於泰山南麓,泰安市境內,是古代帝王奉祀泰山神,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始建於秦漢,拓建於唐宋,金元明清多次重修,是泰山上下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建築群。

基本信息

簡介

泰安市博物館泰安市博物館
岱廟建築按照帝王宮城形制營造,城堞高築,殿宇巍峨。周辟八門,四角有樓,前殿後寢,廊廡環繞。岱廟主體建築--宋天貺殿,創建於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按照中國古代建築的最高規格營造,為中國三大宮殿式建築之一。天貺殿內繪有大型壁畫--泰山神啟蹕迴鑾圖,是我國現存道教壁畫的上乘之作。
(圖)天貺殿  天貺殿
岱廟內碑碣林立,古木參天。今存歷代碑碣石刻300餘通,素有“岱廟碑林”之稱。有中國現存最早的刻石——秦李斯小篆碑;有充分體現漢代隸書風格的“張遷碑”、“衡方碑”;有晉代三大豐碑之一“孫夫人”碑;有形制特異的唐“雙束碑”,以及宋至清歷代重修岱廟的御製碑等。而歷經幾千年風雨滄桑的“漢柏”、“唐槐”,則為岱廟古樹名木之最。 岱廟,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清單。 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岱廟有著高度的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我國著名園林建築專家陳從周先生這樣評價道:“在我國古代城市中心如今能保存這樣瑰麗與完整的大建築群,岱廟在山東省乃至全國也占有極高的地位,它是研究中國文化史與建築史的一個重要實例。”
然而,伴隨著中華民族多難的歷史,古老的岱廟也歷盡了滄桑。解放後,人民政府設立了專門機構管理岱廟。1956年在山東省古代文物管理委員會泰安分會的基礎上,成立泰山管理處,1959年設立泰安市博物館,1964年撤銷併入泰山管理局。十年動亂期間,岱廟古建築遭到破壞,大批古碑被毀。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十幾年,政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對岱廟進行了全方位的浩大保護工程。古老的岱廟,又煥發出新的青春。自1978年泰山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岱廟先後接待了多位國家政要、各界名士。作為展示泰山歷史文化的視窗,岱廟將對區域間、國際間的交流起到愈來愈重要的作用。現在的管理機構——泰安市博物館成立於1986年,是一所以泰山歷史文化為主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現有館藏文物1萬餘件,古籍圖書近4萬冊。
岱廟的變化是時代變遷的縮影。當代泰山人將嚴格按照“保護第一”的原則,做好泰山的各項管理事業,以“不負古人,無愧來者”。

大事記

武帝時期(前140-前87年),漢廷於博縣境內建泰山廟(又名岱宗廟,後世習稱東嶽廟,即今岱廟的前身)。
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四月,武帝巡東萊,過祀泰山。於泰山廟中植柏千株,夾廟之兩階,是為岱廟漢柏之由來。

東晉

趙建武十三年(347年),後趙永貴侯張余向泰山廟獻金馬一匹,高二尺余,形制甚精,供奉於廟中神器庫。

南北朝

東魏興和三年(541年),兗州刺史李仲璇重修岱嶽祠,並“虔修岱像(泰山神像)”。此為岳廟設立泰山神像之始。

開皇十五年(595年),文帝行巡兗州,遂次岱嶽祭天“飾神廟展宮懸於庭”。
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二月,文帝下詔保護泰山等神造像,稱:“五嶽四鎮,節宣雲雨,利益兆人,故建廟立祀,以時恭敬。敢有毀壞偷盜岳鎮海瀆神形者,以不道論。”

泰安市博物館泰安市博物館
泰安市博物館泰安市博物館
武德七年(624年),唐廷立制:東嶽泰山祭於兗州,年行一祭,以立春舉行。又置廟令一人,齋郎三十人,祝史三人,掌管祀事。
武周時期(690-705年),武則天命將岱嶽廟(岱廟)由漢址升元觀前(今岱宗坊西南)移建於今址。
開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玄宗封泰山,禪社首山。日本新羅大食等數十國皆遣使從封。禮成後詔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命拓修泰山廟。
開元二十年(732年),泰山神進封王號後,其信仰較前更盛。本年,泰山信眾立《岱嶽天齊王靈應碑》,以宣揚其靈跡。碑由名士荀同況撰,萬賓書。
天寶十一年(752年),朝廷遣朝議郎、行掖令孫惠仙諸人修整岱嶽廟告成,立題名碑柱於廟庭。
唐時,於岱嶽廟植槐,今岱廟唐槐院古槐,傳為唐植。
唐代(618-907年),隨著泰山神影響的增大,各地漸有行祠(於泰山以外地域奉祀泰山神的廟宇)之建,元和之前,兗州、魚台等縣已有泰山府君祠,其他關內、河東各道亦多建有東嶽廟宇。

五代

唐明宗長興四年(933年),俗傳中之泰山神第三子信仰甚盛。七月,明宗因泰山醫僧之請,封泰山三郎(又稱炳靈王)為威雄大將軍。
後晉高祖天福二年(937年)八月,晉高祖詔差官祭告泰山等五嶽,令州官對各岳廟“量事修崇”,近廟山林,禁止樵採、放牧。
後周太祖廣順二年(952年),遣翰林學士竇儀致祭東嶽廟。

宋太祖開寶三年(970年),遣太子右贊善大夫袁仁甫等重修岳瀆祠廟,此為東嶽廟入宋後首次重修。
開寶五年(972年)七月,太祖詔五嶽等廟,以本縣令、尉兼廟令、丞,掌管祀事。同時詔“縣近廟者,遷治所就之”。遂遷乾封縣治所至岱嶽鎮,“以就岳廟”。後又創建廟學,新城規模漸備。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七月,創建天貺殿。十月,詔封泰山神為“仁聖天齊王”。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五月,真宗詔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十一月,封“東嶽夫人”為“淑明後”。
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六月,真宗詔翰林學士晁迥撰《大宋東嶽天齊仁聖帝碑銘》,記加封泰山神帝號之事,立石於岳廟。
神宗時期(1068-1085年)五嶽廟皆設管勾、提點官,以選人或武臣充任,稱“監岳廟”。
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宋廷詔修東嶽廟,因舊益新,總修屋宇七百九十三區。大殿名嘉寧殿(今岱廟大殿址)。詔翰林學士曾肇撰記之。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五月,奉符香會會首李諒等獻鐵桶二隻於東嶽廟。
政和五年,河東路都運使陳知存、京東路轉運使高某等分別捐施款項,修葺東嶽廟嘉寧殿。
宣和元年(1119年)九月,徽宗遣襲慶守錢伯言至奉符致祭岳祠。
宣和六年(1124年) ,宋徽宗嗣位後,屢降詔命,增葺岳廟,至是竣工,稱“凡為殿、寢 、堂、閣、門、亭、庫、館、樓、觀、廊、廡,合八百一十有三楹。”詔翰林學士宇文粹中撰《宣和重修泰岳廟碑》。
北宋時期(960-1127年),由於官方祀岱之典日益隆盛,民間對泰山的崇祀也不斷升溫,“雖窮山幽谷、要荒不毛之地,皆飾祠嚴奉之。”時汴京、及京東、京西、河東、河北、陝西、江南、西川等路府州縣多建有東嶽廟。爾後宋室南渡,帶動文化重心南遷,東嶽廟祀由此在江南地區得到進一步發展。
同期,民間報賽活動的頻繁舉行,泰山廟會逐漸形成,尤以三月二十八日之東嶽廟會為盛。這一風俗由泰山而漸及中國。

金熙宗皇統七年(1147年),東嶽廟歷經宋金構兵,殿宇間有損毀,自本年起漸次修築。三月,有信眾捐資重修岳廟正門-太岳門。
煬帝正隆年間(1156-1161年)東嶽廟“淑明後”殿寢中首飾及供奉金銀器失盜,知泰安軍不室里查明盜竊者為女真千戶失打屬下及竹林寺僧,具奏朝廷,煬帝下令將千戶誅殺。
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年),東嶽廟發生火災,惟存門牆,堂室蕩然。次年金廷敕令知泰安軍事徐偉等加以重修。
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正月,東嶽廟各殿門陸續修復。金世宗敕命為“東嶽宮(岱廟)里蓋底來的五大殿、三大門撰名”。閏三月,廷臣奏定正殿名仁安,皇后殿名蕃祉,寢殿曰嘉祥,真君殿曰廣福,炳靈王殿曰威明,外門曰配天,東門曰晨暉,西門曰圓景。
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二月,兵部呈請稱岳廟殿廊共八百五十四間,擬設兵士三十人,日夜巡防。如有修造,便充夫役。金廷允準。
四月,世宗以修蓋東嶽廟告成,敕令翰林侍講學士楊伯仁撰《大金重修東嶽廟碑》,立石廟中(今存)。
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五月,重修岱嶽廟。
金宣宗貞祐四年(1216年),岳廟因遭戰火,殿宇盡焚,僅存延禧與誠明堂。

元世祖中統四年(1263年)元廷以岳瀆諸廟多毀於金末兵火,命掌教宗師誠明真人張志敬分別修復。張志敬委泰山道士張志純提舉東嶽廟事務。
至元三年(1266年)四月,元世祖詔命重修東嶽廟,構建仁安殿,以奉祀泰山神。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二月,世祖詔封泰山神為“天齊大生仁聖帝”,並遣官致祭。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三月,御史台呈文中書省,稱:“近為東嶽廟荒廢不曾修理,合從朝省選差有德道士,主管祠事。”中書省據集賢院道教所呈文,令遣道士為岳廟住持提點道官,收管得錢,增修廟宇。
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九月,惠宗頒旨,宣諭保護東嶽廟產。
至正十三年(1353年)四月,提點東嶽廟事、道士范德清發起重修東嶽廟延禧殿與誠明堂。次年告竣,殿堂廊廡煥然一新。
元末,戰事頻繁,東嶽廟被毀。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明太祖以“岳瀆之靈受命於上帝,非國家封號所可加”,詔去泰山神封號,改稱東嶽泰山之神,立碑岳廟詔告天下。
洪武十五年(1382年),泰安州設道正司於會真宮(後移於岱廟),設僧正司於冥福寺,分別管理道、佛事務。
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十二月,下詔修泰安州東嶽廟。
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年)三月,東嶽廟大火。
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九月,英宗準山東按察司僉事李瑒奏請,詔修東嶽泰山神祠。
天順五年(1461年),山東巡撫賈銓重修泰安東嶽廟,歷時一年,殿宇周廊、門觀繚垣,全部修整完工。翰林學士李賢與禮部侍郎薛瑄分別為撰碑記。
明憲宗成化七年(1470年)七月,山東按察司差人製造泰安東嶽廟供器告成,並鐫碑立於廟庫門。
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十月,山東巡撫王霽重修泰安東嶽廟廊廡,委泰安州判崔震等分理其事。至弘治六年(1493年)九月告成。戶部尚書周經為撰碑記。
弘治十二年(1499年),兩宮太后皆好佛老,遣使詣泰山進獻神袍。
弘治十五年(1502年),孝宗發帑撥銀八千餘兩,命太監苗逵會同山東鎮巡等修葺岳廟,至翌年夏告成。此次自三殿而下,皆加修整。孝宗御製《重修東嶽廟碑》立於廟中。
弘治十七年(1504年)四月,山東大飢,孝宗準吏部員外郎劉績奏請,以泰安州東嶽廟香錢糴米賑饑。
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泰安東嶽廟東廊起火。
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山東參政呂經改泰安東嶽廟前草參亭為遙參亭。遙參亭原為岱廟之第一門,明代奉祀元君像於其中,遂與岱廟分隔。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二月,岱廟起火,正殿、門廊俱焚,僅存寢宮及炳靈、延禧二殿。古樹、碑刻也多被毀。此後朝議重修,聚材鳩工,歷時十餘年始開工重建。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山東巡撫朱衡委派濟南同知翟濤重修泰安東嶽廟,四十一年春興工,至本年夏告成。自殿堂以下,皆行修復。
明神宗萬曆十二年(1584年)八月,山東左參政屠元沐以東嶽廟漸圮,請於撫按,興工修葺,至是告成。參政許于贈撰記碑。
萬曆十四年(1586年),山東鹽司同知查志隆見岱廟環詠亭久廢,石刻散落,乃倡仍其舊址,復構亭宇,以存古刻。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閏四月,神宗遣道經廠尚膳監太監李昇裔等,頒賜《道藏》於東嶽廟,命道眾朝夕禮誦。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正月,岱廟配天門青龍神像“吐火自焚”。

清初,泰山信仰風俗漸傳布於滿洲,奉天、遼陽、復州、錦縣、廣寧、寧古塔、吉林城、木頭城等地相繼建立東嶽廟(又名天齊廟)或碧霞元君廟。
康熙六年(1667年),山東巡撫劉芳躅重修泰安東嶽廟,次年竣工。
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夜,泰安發生強烈地震,東嶽廟配天門、三靈侯殿、大殿等牆垣坍塌。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南明延平郡王鄭經在東寧省城(今台灣台南)創建東嶽廟,奉祀泰山神,自此泰山信仰傳入台灣。
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月,重修泰安東嶽廟竣工。此前東嶽廟建築多因康熙七年地震而毀,山東布政使施天裔委張所存督工營繕,全部工程歷時十年。殿宇門牆皆予重修,並於正陽門前創建岱廟石坊一座。
同期,在岱廟施工期間,泰安民間畫工劉志學等人應召在峻極殿(即今岱廟大殿)繪製《泰山神啟蹕迴鑾圖》壁畫。構圖宏大,畫筆精工,時人推為巨作。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泰安官府於岱廟建御墨亭,以庋聖祖登岱手書。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正月,聖祖經泰安州,謁東嶽廟。因見香火荒涼,命從香稅錢糧內每年酌撥東嶽廟銀兩,供守祀費用。
二月,刑部尚書圖納等疏議於香稅錢糧內,每歲撥東嶽廟銀二百兩,奉旨依議。岱廟道人將疏文刊刻於岱廟。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廷興工重修東嶽廟,命曲阜衍聖公府屬官按品級捐助銀兩。
康熙四十二年(1702年),東嶽廟發生火災。
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發帑重修岱廟。
雍正十年(1732年)設立提點岱嶽宮道錄司,掌泰山道教事務。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高宗奉母孝憲太后東巡,駐蹕泰安,祭岱廟。
乾隆十六年(1751年)四月,高宗奉母南巡迴鑾,幸泰安,祀岱廟。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高宗南巡迴鑾至泰安,謁岱廟。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四月,高宗南巡迴鑾至泰安,謁岱廟。
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月,高宗奉母南巡,迴鑾幸泰安,祀岱廟。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月,高宗為賀其六十壽誕,遣內務府大臣劉浩重修岱廟,歷時年余,至是告成,凡神像、大殿以及各殿宇、廊廡、門垣皆拆改重修,並增建遙參亭坊。告成後高宗御製滿漢文《重修岱廟碑》記其事。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月,高宗奉母東巡,至泰安,謁岱廟。時孝憲太后頒賜岱廟玉圭一件,玉質半溫半寒,故世稱溫涼玉圭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二月,高宗奉母東巡,至泰安,謁岱廟,登岱祀碧霞元君。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高宗南巡至泰安,謁岱廟。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二月,高宗南巡至泰安,詣岱廟行禮。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月,高宗東巡至泰安,謁岱廟登岱祀碧霞祠。高宗前後十次巡幸泰安岱廟,共題泰山詩百七十餘首。
嘉慶十九年(1815年)泰安府奉旨重修岱廟。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前後,因泰山道教日漸衰微,岱廟道眾生計艱難,以典當贍田度日。後經泰安府道紀司禹貞文訴諸知府,方將贍田收回。
嘉慶二十三年正月,山東巡撫陳預奏稱岱廟各處工程均多傾圮,請求修整。獲得允準,乃委泰安知府廷璐與歷城名匠魏祥主持工役。
同治十一年(1872年),泰安山口泥塑畫匠吳開福重新描畫東嶽廟大殿壁畫《泰山神啟蹕迴鑾圖》。
光緒十一年(1885年)泰安知縣吳士愷重修岱廟遙參亭,自正殿以迄大門,皆作補葺,並復新殿壁繪畫。歷年而成。工竣,士愷自撰碑記之。
光緒十八年(1892年),存於岱廟的秦篆刻石失盜,泰安知縣毛徵聞報,在泰城大索十日,盜者被迫將刻石棄於北門石橋下。石既查獲,復置岱廟道院。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留日學生、肥城人徐樹人等捐款在岱廟門樓創設泰安博物館,購置動、植物標本及生理學標本,並天文、植物等圖譜。宣統元年(1909年)被知縣張學寬取消。此館為山東最早由國人自辦的博物館。
光緒、宣統年間(1909-1911年),泰山廟會香火繁盛,岱廟內有茶館、茶棚近十家,各地曲藝藝人多聚其中演出揚名。著名梨花大鼓女藝人謝大玉、山東落子名家李合鈞、侯教山,山東快書名家於傳賓等,均曾於岱廟演藝作場。

中華民國時期

1916年,泰安縣知事沈兆偉在岱廟東御座創辦通俗圖書館,將天書觀國小藏書移入館內,其中有經書類42種,並陸續購進通俗小說及少年叢書200餘冊。館內還設閱報所,每日閱報者數十人。
1928年,國民黨省政府發帑10萬元,撤除天貺殿神像,在大殿西壁修建戲台,致使壁畫多處受損。環詠亭和雨花道院改為旅館、浴池。諸多石刻被鑿為石料。城牆多處被拆毀,四角樓及門樓僅存正陽門左右二樓。岱廟及附近廟宇歷代牌匾多被毀作桌凳。
1930年,因“中原大戰”岱廟成為兵營。是役岱廟壁畫被“炮毀數處”。此後,在岱廟唐槐院駐軍、飼馬,唐槐被摧殘迨枯。
1931年10月,泰安縣縣長周百鍠和趙正印報請山東省政府批准,維修、保護天貺殿壁畫,並在壁畫之下設鐵質護欄。
1931年10月,國民黨山東省政府用以工代賑方法修復泰山古蹟、盤道,修葺岱廟峻極殿後,改額“宋天貺殿”(趙正印撰記文,摩刻於雲步橋南石壁上)。
1946年1月,寧春霖在岱廟設立“泰兗警備司令部”,將泰安各縣偽保全隊編為“山東省第三保全旅遊”。
1947年4月,見大、仰高二門之上的門樓被炸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7月,開始修復岱廟。自清末至1948處泰安解放前夕,岱廟建築、文物遭到嚴重破壞,到處斷垣殘壁,破敗不堪。至50年代初,人民政府先後多次撥款對岱廟進行修葺,先後換頂、勾抹、翻修天貺殿、配天門、仁安門、三靈侯殿及太尉殿、東西二神門等;對李斯小篆碑、唐槐、漢柏等增設護欄;將歷代珍貴碑刻移至一處排列存放,加以保護。
1953年,整修岱廟天貺殿、東御座等主要建築8處。
1955年,泰山整修委員會成立,對岱廟等泰山古建築整修,次年4月竣工。
1957年,翻修岱廟後寢宮、東靈侯殿、太尉殿、配天門等;漢柏院新建假山,並將石碑鑲嵌在該院東牆。
1962年,臨摹天貺殿壁畫。
1963年,彩畫天貺殿外檐。
1966年,天貺殿壁畫被刷大字。
1968年,岱廟配天門、仁安門兩側古建築被拆除,建成水泥結構的現代展覽館。
1972年,修復天貺殿壁畫(現留有修復痕跡)。
1973年,彩畫天貺殿內檐。
1978年,重修岱廟天貺殿、配天門、仁安門、遙參亭、東御座、後寢宮。
1983年,整修岱廟遙參亭,翻修大門、配房等12間。在岱廟重立“禁止捨身碑”、“五三慘案紀念碑”。投資15萬元彩畫裝點東西碑廊並安裝門窗,將漢“張遷碑”、“衡方碑”等19通著名碑碣放置東廊房。漢畫像石40餘塊置於西廊房。對院內部分古樹名木增設石護欄,並補植部分松柏銀杏。11月8日開始在西院建民族風格的四合院式的兩層樓房(建築面積1500餘平方米)作為文物庫房,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共投資30萬元,此工程為國家計委批准建設。
同年,在岱廟景點新添部分石匾聯。
1984年5月1日 泰山岱廟天貺殿東嶽大帝神像重塑完工,塑像高4.4米。原塑像毀於文革。
同年,復建岱廟厚載門、正陽門。厚載門建築面積165平方米。厚載門兩側恢復城牆96.5米,並新建仿古建築100平方米。翻修御碑亭,續建廊房15間。
1985年,岱廟正陽門、後載門及門樓復建竣工,復建岱廟西南角樓--坤樓。
1986年2月1日 泰安市博物館成立,館址設在岱廟。
1987年,復建岱廟鐘樓及東南角樓--巽樓。
1988年2月,岱廟被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復建正陽門城樓馬道。
1994年,泰山登天景區保護建設工程中,復建岱廟東北角樓--艮樓和西北角樓--乾樓。
1997年,對岱廟坊實施結構加固復原及表面化學保護工程。
1998年,配天門角柱加固。 復建太尉殿、三靈侯殿、東西神門及復廊、延禧門。
1999年,清理、恢復唐槐院。西南80米城牆砌築。延禧門彩畫結束。
2000年,後寢宮柱子糾偏,挖排水溝。遙參亭東配殿修補。雨花道院進行考古挖掘。
2001年,太尉殿、三靈侯殿、東西神門、東西廊房彩畫。
2002年,仁安門屋面拆除,重新苫背掛瓦,梁架結構加固處理。岱廟西北城牆修復273米。
2004年,修復岱廟北、東城牆部分,至此岱廟城牆完善工程,基本完成。

景點圖

(圖)景點圖景點圖
景點圖岱廟所在位置路線:
從火車站乘3路、4路、6路公車到岱廟下車;或者乘計程車(打表票價五元左右)到岱廟南門下車;如果您自駕車遊覽,可沿東嶽大街到岱廟南門下車。
岱廟位於登泰山的歷史文化軸線上,下山的遊客可徑直從岱廟北門進入遊覽。風景欣賞

門票

門票價格
根據泰價費發[2007]51號檔案,自2007年9月29日起執行。
一、門票價格:30元/人 。
二、老年人(60歲—70歲) 、學生、兒童(1.2米—1.4米):10元/人。
三、教師、省部級英模、勞模、道德模範:10元/人。
四、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70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新聞記者、1.2米以下兒童免費。
五、享受優惠的遊客請出示本人有效證件。
六、人身保險:1元(自願)。

友情提示
★岱廟是世界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景區內遊覽,請您愛護文物,遵守相關提 示。景區內請勿吸菸。
★每年6月至9月,由於陰雨天氣,路面較為濕滑,請注意安全。
★景區內南北兩端各有一處星級衛生間,遊客可以免費使用。

岱廟全年開放

3月1日至4月30日:開館時間8:00—18:00

5月1日至8月30日:開館時間7:50—18:40

9月1日至10月31日:開館時間8:00—18:00

11月1日至2月28日:開館時間8:00—17:10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