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溝村

泥溝村

泥溝村位於廣東省普寧市省道1930線燎原路段西側,是燎原鎮政府所在地,該村旅居海外華僑近8萬人,是普寧市重點僑鄉。泥溝村交通便利,普惠高速公路在該村設有出入口,省道1930線貫穿南北,一部分收入較高村民靠經商辦服裝加工廠,收入較低村民主要靠農業、農副產業,部分年輕村民在珠三角一帶經商打工。村集體經濟主要靠土地出讓金,年收入40多萬元。泥溝村自然資源豐富,有白坑湖水系及名貴魚類“敕瓦絲”魚;桃園荔枝,甘甜無渣;石母甘泉,經普寧市防疫站化驗為標準甘泉;還有夕陽虎山、仙羅鼓山等著名風景區。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泥溝東鄉門 泥溝東鄉門

泥溝又稱彌高,位於廣東省普寧市腹地燎原街道、距市區流沙約5.4公里,為燎原鎮政府駐地,與果隴、光南、烏石、夏地、大員、白坑等鄉毗鄰。

鄉中有由北偏西、向南偏東走勢的崎頭山、虎地山、鳳髻山、鵝地山,山連嶺接,橫臥於後嶺溪與練江之濱, 白坑湖之畔。鄉中居民住屋,依山臨水,各依地勢朝向,有“倒地梅”(節節開花)之美稱。鄉旁四周有土地肥沃平原,主產糧食。1956年普寧興修水利,引榕江水入後嶺溪,蜿蜒流注鄉中各地,再匯集牛水路溝與下柵溝入白坑湖。

鄉北以白坑湖為中心,西南有鳳髻山、崎頭山,越西北有大林山,轉東北有小石山,組成一個巨大山字形,山環而氣聚。其間有無數細 流,宛如蒼龍聚首於湖心,水涌而浪復。山環口,承東南之紫氣;水凝重,作練江之源頭。泥溝選址。意涵深遠,英才輩出,與得天獨厚之自然地理條件息息相關。

泥溝屬南亞熱帶溫濕性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受海洋性氣候影響,空氣溫和濕潤,夏熱時間較長,冬寒時間稍短,終年無雪少霜,宜農作物生長。

泥溝鄉地處廣東省 練江上游,東北有白坑湖斜臥、西南有後嶺溪繞流,其間溝渠縱橫交錯、池塘星羅棋布,耕地面積6000多畝,農業得天獨厚,但由於小農經濟的局限與較多的自然災害,農業長期停滯不前,許多農民求溫飽而不可得。然而泥溝人勤奮、聰明、守信,深明無工不富、無商不活之理, 深諳工商之道,海內外泥溝人努力工作,成功的工商巨子也不乏其人。

人口蕃衍

泥溝歷史,源遠流長,七百春秋,繁殖蕃衍,人口眾多。為求生存謀發展,元代至元年間,張氏翠峰公長子鳳梧公後裔,遷居於陸豐縣多鄉定居。

民國期間,陳氏子孫,遷至鄰村上壇,現有人口300多人。

建國前,鄉民多數務農,有不少人前往汕頭、廣州、漢口、上海等地做工經商。建國後,接受招工、調乾,部隊轉業,大中專畢業生分配,居住外地的人數眾多,尤其是祖國推行改革開放以來,商機活躍,村民更是大量外出從工從商,分布全國各地。

自清朝中葉,不少村民為謀生計,飄洋過海,於泰國、印尼、馬來亞和港澳台等地,艱苦創業,落地生根,繁衍子孫。故此,泥溝鄉旅居外地人數,倍多於本鄉現有人口數,是普寧市著名重點僑鄉。

歷史源流

泥溝南鄉門 泥溝南鄉門

泥溝鄉置寨至今約七百餘載,約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6年),張氏翠峰公偕妹翠娥從福建漳州府大菜園遷來泥溝開基創業,是為泥溝張氏始祖。該鄉多姓集居,有張、許、陳、鄭、孫、周、李等,人口眾多,據2000年時候統計約1.8萬多人,其中張氏人口最多,約12000多人,許氏人口次之,但該鄉民風淳樸,社會風尚文明,禮尚往來,和睦相處。泥溝鄉曾多次被市評為先進集體、文明單位,被廣東省評為“廣東省旅遊特色村”。

2009年泥溝入選第二批“ 廣東省古村落”,且為廣東省內唯一活著的古村落。

2012年11月入選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

張氏

泥溝村全景 泥溝村全景

張氏祖先,可直溯至五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黃帝。張揮公乃黃帝三妃彤魚之子。因揮公觀弧星,發明弓箭,帝乃賜姓張。最初,發源在山西太原一帶。漢朝時,張姓逐漸流入河南清河縣一帶。至明代,張氏已遍布全國各地,且成為當地望族。嶺東張氏是由北方遷福建,再由福建遷入廣東省。目前,張氏族居世界各國者甚眾。據載,在全國百家姓中,張氏乃較大姓氏,已逾一億之多。

張氏裔孫為表達對祖先的紀念,每於住宅門額後匾上寫著“清河世澤”或“金鑒流芳”、“曲江舊家”等字樣。其典故是:張良公字子房,諡文成,為韓國大夫。四代韓國拜相,建廟清河。後佐漢高祖收秦破楚以定天下。官拜丞相,贈太子太傅,封留侯。因稱“清河世澤”。

張九齡公,字子壽,唐中宗景隆元年擢進士。開元中徵拜同平章事中書令。玄宗生日,百僚多獻寶,惟公進《千秋金鑒錄》,具陳前古廢興之道,帝賞異之。公文學冠一時,諤諤有大臣節。天下皆稱“曲江公”,而不道其名,卒諡文獻。著有《曲江集》行於世,後德宗建中元年,加封司徒,諭祭詔令建祠設像,墓在韶州府曲江縣城廿里洪義里武臨源。因稱“曲江舊家”或“金鑒流芳”。

泥溝張氏先祖原居於福建漳州府大菜園,元朝至元22年(1286年),因避戰亂,偕妹及六位兄弟遷來潮州府,曰之:七峰下潮、閩漳分潮,又七星伴月。

爾後,七位先祖分別在潮陽、普寧湖東、小洋尾、秀隴、南溪鎮、豐順埔仔寨、揭西河婆、澄海及泥溝開基創祖。另祖姑嫁與錢坑寨林姓。

始祖翠峰公來泥溝時年25歲,自家學有一磚瓦手藝,便在石母山下置一瓦窯,以此為業。

翠峰公有三子。明嘉靖庚辰年(1520)建張氏宗祠(翠峰公祠)。因風水關係,大房遷走南下,在陸豐等鄉另創基業,今成當地一大族。而二房三房便世代在泥溝繁衍生息,後裔遍覆世界各地。

相傳至十三世祖時,有七峰龍眼城維峰公裔孫,舉人張中陽在泥溝任教,此先人博學多才,因感泥溝張氏子孫尚未有排輩序,故始從第四世祖排起,有二十八輩序:

繼子乙大衍天清,騰光上國鳴珂聲。

伯仲怡和鹹濟美,夔龍勳業動虞延。

(按時推測,此輩序於清中葉早期已啟用,與張中陽年齡相背,存疑;或為明末進士張士良所撰。)

另最新考證:因原先資料記載翠峰公來泥溝開基是為簡短,僅得數字,時間上:明永樂元年、癸未,與其他七峰來潮開基,以及錢坑林氏資料大有出入,故為落實翠峰公來泥溝開基具體時間,泥溝張氏組織人員走訪錢坑,溪南等地,找來資料,得出一個有依據合理的結論:根據《錢坑鄉林氏族譜》、《揭西縣文物保護單位南山墓園》資料所載:南山公生於宋鹹淳五年(1269),壽終於元順至正三年(1343),妻普邑泥溝張氏。又,祖姑翠娥十八歲嫁與南山公並與南山公同齡,翠峰公比祖姑夫婦長七歲,故此推斷出翠峰公應該是在二十五歲,元朝至元22年即1286年來到泥溝開基。

七峰下潮創居各地:

張德峰,創潮陽院後,分衍普寧下尾張、南溪、北溪、新溪、南徑青洋、橫山頭、大壩杜香寮、麒麟高明、洪陽百里橋、揭西金華上棚、新寨仔(金城樓)、古堂、後溪等十三鄉;

張翠峰,創普寧泥溝鄉(泥溝村),分衍陸豐湖東大林頭、甲子天星湖、橋沖溪碧張厝村、陂洋古寨、金廂下埔、碣石可塘仔、揭西河婆、池尾東山等鄉;

張鐵峰,創普寧小洋尾(今名小揚美),分衍湖東、秀隴等鄉;

張錦峰,創普寧流沙秀隴、浮江寮、大南山後山池、下架山葵嶺、南婆城、陂烏、石盤、潮陽五石壇、惠來、揭陽白銀渡頭、河婆等鄉;

張維峰,具體不詳,分創有潮陽關埠石井;

張立峰,創居惠來隆江蛟邊;

張遠峰,資料不詳;

張近峰,創居簍陂;

張裕(玉)峰,創居揭西埔仔寨、海陸豐地區;

張樂峰,創居揭西河婆;

張繼(枝)峰 ,創居龍眼城,即今隆城;

張錫峰,創居惠來;

張朝峰,創居谷饒。

張翠娥,祖姑,嫁揭西錢坑林姓。

在普寧及周邊縣市民間有傳,俗稱遠峰、近峰、立峰、德峰、鐵峰、翠峰、錦峰,即“遠近立德鐵翠錦”為“七峰下潮”,與另外“樂峰、繼(枝)峰、維峰、朝峰、錫峰、裕(玉)峰”等漳浦六峰,又合稱“十三峰”,皆因資料缺乏,諸“峰”字祖為何種關係,還待考證。

許氏

許氏子孫乃炎帝後裔,居於姜水之濱,因而以姜為姓。及後姜氏子孫分許、齊、申、呂四國。伯夷之後裔文叔字姜信者,為周武王封於許國(河南許昌),戰國初(公元前403年)為楚國所滅,許國滅後,子孫分散,均以國為氏。唐林寶所著元和姓纂,分許氏為六系,高陽許氏,安陸(湖北應山)許氏,汝南許氏(始自尚書許商,移汝南平輿,今光州固始也),太原許氏、晉陵許氏(江蘇武進)、中山許氏(河北定縣)。各地許氏宗親,不問其祖為誰,皆宗高陽(高陽世澤),奉文叔公為宗。閩粵許氏則始自汝南。漢許商,字建夏,其61世孫許陶(唐)與子天正,於公元669年隨玉鈴將軍陳政出鎮泉州(福建)。遂開基漳南。天正公11世孫烈、字俊整(宋),苦於兵革,移居潮洲,是為開潮始祖。後也因兵革頻興,俊整公15世孫善慶(元)移居潮陽溪頭。

明代永樂二十年(1422年)裔孫順德與母王氏流至普邑泥溝鄉定居,是為泥溝許氏始祖,傳至今學字輩已24世,(若從文叔公算起,學字輩為114世)。現仍居鄉者約3500餘人,若包括國內外裔孫,約萬人之眾。

輩序(自第九世排起)

光前昆與仲 紹伯振家聲

佩錦斯為美 學經得大成

盛朝隆翊贊 文運耀昇平

舉世全雍睦 保和信永貞

族 號

騰蛟並起鳳 克邦廣顯揚

居心惟守正 明訓在循良

敦本昭仁冶 篤親表德行

芝庭施友愛 集福益綿長

陳氏

據史料記載,陳氏系舜帝之後,經歷代蕃衍,遍及全國各地,潮汕陳氏來自福建漳浦。

清雍正八年(1730年)原居住揭西縣棉湖西山村陳氏贊素公攜眷到普邑泥溝鄉安居落戶,其時,租地耕種,清貧度日。傳至天縱公,耕種之餘兼經營生意,由於勤儉持家,生財有道,家資逐年豐裕,生五子皆有所作為。父子六人,也商也農,奮發圖強,遂成為村中巨富,父子六人俱皆捐監,故世有:“陳氏五子六監生”之稱謂。

清末至民國期間,部份子孫為求生存謀發展,離鄉別井,遠渡東南亞各地,目前在該地區人口不下二千人。還有部份子孫搬遷至鄰村上壇,以種地及操作木匠為生,至今也有300多人。在泥溝鄉的陳氏子孫僅有600多人。

泥溝陳氏原輩序:

逸肇子臣,文朝以大,學可欲光,天曆永萬,際斯昌明,芳名世宗,亨嘉元振,蕃衍榮封。

泥溝陳氏始祖贊素公為可字輩

普寧縣陳氏新輩序(建國前夕統一編排):

宏廣永繼仁禮詩,欽尊倫紀正典儀, 毓秀騰芳萃蔚起,用昭厚實信維祺。

丕創鴻圖恢前列,平章柔睦際涌時,奕載貽謀垂統澤,衍慶麟英振家基。

鄭氏

鄭氏源於春秋鄭國國君鄭桓公姬友。鄭國今在河南新鄭、滎陽、開封一帶。所以鄭姓人家的大門後匾上常常可以見到有“滎陽舊家”,或“滎水衍派”之類的字樣,以示其祖先發源之地。

泥溝鄭姓,源遠流長。宋寧宗嘉泰三年,癸亥科(1203),鄭念二,又名浩源、碧泉、忠定,時年十六歲,中進士,二十四歲官拜明殿大學士、太子輔之職(一品官銜)後因受權奸所害,被貶於江西永定、上杭,自此,鄭念二就在江西永定創祖,立為第一世祖。

明嘉靖三年(1524)鄭氏德興、德軒二公,因避戰亂從江西永定遷至泥溝,定居於村里潭墘,後嶺兩處。後來德興公部分子孫遷移至本市高埔葵坑定居,派下子孫現有人口約3~40000人(現居葵坑村、龍掘村、梅樹下村、華寮村及陸豐、番禺等地。後潭墘鄭氏子孫又相繼遷移外地,現住人口僅有幾十人。

以德興公為開基派鄭氏字輩:
錢妣發祥甚攸長,宗家之秀奕世昌。
伯仲慈和敦禮義,蘭桂廷英立綱常。
通德風規千載詠,崇公家訓萬年香。
子孫振起明庭上,文武經邦有滎陽。

孫氏

孫姓來源,傳說是寫出《孫氏兵法》十三篇的大軍事家孫武。現在山東省有個陳田孫村莊,是孫武先祖發源地。經歷代蕃衍,遍及全國各地。

明萬曆年間(1573年),孫氏順居公,攜眷來普邑泥溝鄉潭墘寨安居落戶,舉五子,長子啟還住泥溝開創基業,次子失繼,三子耀還移居潮州庵埠,四五子情況不明,及後啟還公子孫又向外遷移,有的到達台灣。

清鹹豐年間(1851—1863年),孫業春公(俗稱老孫卵),於上海經商發跡,富甲一方,在泥溝毗鄰村莊廣置田地幾百畝,民間有“騎馬巡田”之傳說,在家建築四點金厝二座、企雙虎厝一座及伙巷包,團團圍聚,厝前有廣埕,寬闊美觀,鄉人稱為孫厝埕。孫業春公的子孫,先後喬遷海內外各地,現住泥溝僅有幾十人。

孫氏輩序(以七世祖起):

雲汝伯仲,文崇元宏,國思正承,君恩顯榮,克修先業,振淑名望,奕葉世傳。

三十五世祖起輩序

遵法守訓,敬祖睦族,勤學力耕,紫閣重芳。

周氏

周氏子孫系出黃帝,周文王直系後代。周公姓姬名旦。當時住汝南的當地人稱周文王一族後裔為周家。便改姬為周姓,“汝南周”也就成為周姓一族堂號,郡望也就在汝南,後逐漸東移南遷,遍及全國各地。

廣東周氏來自福建漳浦。元代晚期,五十一世祖南益公,攜三子(鳳、麒、麟)從長樂(今五華)遷移到普邑溪南鄉,成為普寧周氏始祖。清道光年間,周氏森玉公(即普寧周氏蕃衍十五代)從大壩社前攜眷來泥溝鄉安居落戶。至今已歷七代,子孫蕃衍,連同旅泰族親已近200人。

周氏輩序(自十五世排起)

開基宏遠猷,篤慶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範疇。

合家宜睦順,守禮重經修,奕世永繩武,千秋恆作裘。

地名

寮頂,亭腳,倒亭,玉東,玉西,花園,內園,新宮,老宮,竹腳,南門,北門,石門,三西,山前,北洋,沙路,新寨,松腳,庵前,庵後,清內,虎地,蛇洞,石母,石路,東門,西門,西牙,春祖,海祖,五間前,七中前,七中後,十二間前,三腳嶺,大門外,伯公前,伯公後,許置盛,新厝房,蓮花池,皇帝池,清內肚,仙鑼鼓,法西地,松安里,下河頭,湖中央,山前山,倒亭腳,壇仔頭,鵝地山,分柑瓮,白路仔,縛牛石,虎空坑,三角坑,鋪子前,搖籃地,萬人冢,父子墳,後領,公山,宮前,宮後,桃園,宮地,巡宮,庵頂,庵前,庵後,高地,龍身,八斗,下角,橫溝,清尾,牛路,中路,下河,大池,新門,月地,前埕,高樓,白墳,戲院,婆田,和祖,宇祖,四嶺,油寮堀,鄉門,南鄉門,國小,白坑湖,潭墘,鄭厝巷,孫厝埕,蓮潭,寨內。

僑鄉

泥溝是普寧市著名僑鄉。150年前,已有泥溝人離鄉別井移居海外,落地生根,繁衍生息。現旅外僑胞達5 萬多人,他們僑居異地,勤奮創業,造福社會,情系桑梓,對祖國革命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做出很大貢獻。

早在清光緒12年(1886年),鄉人 張鳴知旅泰發達,富甲潮州。當黃河決堤時,河南地區遭受水患,無數災民流離失所,張鳴知毅然捐資白銀10萬兩賑濟災民。光緒皇帝御封他為“ 四品觀察使”,賜“樂善好施”御匾。

鄉人 張伯賢僑居新加坡,熱心社會公益事業,1938年發起組織 新加坡南洋普寧會館,膺任會長,他致力華人團結互助,堅持正義,維護合法權益,受到當地人民的尊敬。

鄉人 許崢嶸僑居馬來西亞,1945年以來致力於當地華文教育和社會公益,歷任馬來西亞德教聯誼會常務顧問,編纂出版《淡廬吟草》詩集,被當地華界名流贈送予“ 新民之父”、“ 德教聯誼之父”牌匾。

鄉人 張仲彩僑居泰國,膺任旅泰泥溝張氏族親會理事長,1980年發動旅泰鄉親捐資人民幣70多萬元,新建泥溝華僑學校,為家鄉改善辦學條件作出重大貢獻。在泰國北欖,張仲彩創立鱷魚湖善堂,造福大眾,服務社會,榮獲泰皇御賜紀念章,八世皇慈善基金會主席訕蘭上將為其頒發鑽石獎章。1984年原國家主席李先念在泰國進行國事訪問,於北欖鱷魚湖親切接見張仲彩。

張錦程先生祖籍普寧泥溝,出生於泰國,他艱苦創業,經營有方,成就卓著,榮獲泰國藍甘杏大學工商管理學博士之殊榮,曾膺任泰國上議院議員、泰國國務院長經濟顧問。他身居國外,情系故國家園,致力桑梓教育,受到各界稱譽,先後被授予普寧鐵山蘭花獎、汕頭市榮譽市民、揭陽市榮譽市民,1991年在北京中南海受到原國務院總理李鵬接見,及後又受到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接見。

泥溝華僑,身在異國,情系鄉邦,關心家鄉建設,興辦學校,修橋築路,致力公益事業,業績顯著。據統計,旅外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捐資興辦學校金額達人民幣2600多萬元,修橋築路金額達人民幣840多萬元。至目前止,由於對家鄉公益事業做出重大貢獻而榮獲普寧市人民政府頒發“ 鐵山蘭花獎”勳章者的有: 張錦程、張慶民、張永明、張仲準、張永標、張伯人、許斯相、張珂法、張再理、張涌昭、張仲俊等。

水陸交通

陸路交通

明清兩代,有潮州城通省府廣州的驛道經過泥溝東部。除此,至民國19年(1930),鄉內外道路皆為羊腸小道。窮人出行徒步,運物肩挑。富人出行坐轎,運物雇挑夫。鄉里有轎鋪和專供僱傭的轎夫。民國19年(1930)開始有歸僑從國外引進腳踏車代步、運貨。

民國19年(1930)1月,池尾至揭陽公路建成。普揭公路從北向南縱貫鄉東部。鄉歸僑張聲器、張聲運等向廣東省政府公路處申請得到行車權,創立 普益長途汽車公司普寧汽車運輸業即發端於此

解放後,泥溝人高度重視並一貫致力於築路造橋。1958年,改造拓寬了民國35年(1946)修築的以磚埕為中點、向東西延伸的馮文漢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海內外鄉親共捐款480萬元,先後建成總長11480米、有橋樑12座的民明大道等22條段水泥路,鄉道基本上實現了硬底化。1995年,縱貫鄉東的池揭公路改造完成升級為1級公路。2004年,穿過鄉西南、在鄉南設有出口的揭普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從此,泥溝的陸路交通四通八達。

水路交通

泥溝位於 練江 上游,練江對泥溝有灌溉和航行之利。

泥溝東北的白坑湖是練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清末,白坑湖湖面約2000畝。建國後整治練江,水位下降,湖面縮小,1970年湖面縮小為800畝。1970—1972年大壩公社組織沿湖農民填湖造田,湖面消失,僅留下承排 環山來水的排水渠。

1957年前,從白坑湖出發,載重1噸的木船可下行22公里至橋柱,抗日戰爭時期曾為縣內貨運重要通道。

1958年後,因白坑湖日漸淤塞,至大員3公里段斷航。

1977年11月拆除玉溪水閘建湖六水閘,水位降低1.40米,白坑湖至暉含段斷航。

1988年後,此段水道只可分段通行載重1噸以下農船。

教育建設

泥溝子弟向來重視教育,讀書蔚然成風,人才輩出。清代科舉得中者有許興讓,張柯彥等19人。清末戊戌變法後,廢除科舉新辦新學。光緒32年,即1906年後,鄉里辦起維新(後改彌高),德育,鍥金三所學校。清末民初,鄉里出國留學者有數十人。20世紀30年代,就讀於國內高等學府大學畢業生比比濟濟。解放後,鄉里教育事業在原有基礎上更蓬勃發展,面貌為之一新。

泥溝華僑學校

廣東省普寧市泥溝國小 廣東省普寧市泥溝國小

泥溝華僑學校又稱 泥溝國小、泥溝學校,彌高國小。民國時期,民不聊生,教育十分落後。據有關資料記載,20世紀30年代,普寧二區(今流沙),除泥溝,果隴,烏石,郭厝寮,馬柵,華溪,赤水等鄉音完全的國小外,其他近80個鄉村沒有國小,只有零零散散的私塾。而泥溝鄉這個時期,先後辦起彌高,德育,鍥金,民眾,同聲,新生等6所完全國小,還有同聲文專班,礪青學社,可謂學校林立。

彌高國小,前身是維新學校,1922年由張聲超鄉親捐資創建。原校址在今戲園操場,張氏維祖祠。自1922年創辦至1949年解放。

1922年,校長方文龍,教員有林森,孫開益,方文芹等。許多僑屬及外出從工從商人員的子女在校就讀,學生數百人。學校校紀校風嚴整。高年級學生實行童子軍訓練。

1929年,全鄉決定以彌高為總校,德育,鍥金為分校。公選許蕙生為校長,並設立英文課,聘張伯信為英文教員。1930年後,彌高國小與同聲學校合併,由張仲延主理教務。

1939年,學校校長周行健,教導陳左車,訓育林西園,教師蘇心可,吳湛天等多人。他們博學多才,教學認真,學校增設升中班,授國中一年級課程,還選講一些進步書籍,儒《論持久戰》為輔助教材。學校以抗日救亡為內容,組織學生出壁報,漫畫,演講競賽,組織師生學習藥物止血,包紮傷口,抬擔架等戰地救護知識技能。學校還開展募捐活動,公演《李服膺》《熔痕》《淪亡之後》等抗戰戲劇,激發民眾抗日救亡熱情。

1947年後,學校擴大規模,在學校後面及南側新建教室四間,由殷戶及公戶出資,加上學生義務勞動建成。之後,本鄉陳,鄭,孫李等姓氏子弟以及池尾東山的張姓學生,均慕名前來就讀,學生達600多人。

1949年下半年,成立泥溝公校,把原彌高,德育,鍥金三所國小,不分房界姓氏,統一領導。

1952年1月至1952年12月,全國實行整頓國小,泥溝公校定名為泥溝國小,納入國家教育軌道。以彌高,德育為總校,下設潮祖祠,鍥金,九德祠三個分教點。1953年向工農開門,招收超齡青年入學讀書。由於學生增多,教室不足,只得以舊祠宇為校舍,直至改革開放,時間長達幾十年。

1980年,旅泰鄉賢張瑞明,張仲彩等,不遺餘力,奔波於泰國各府發動泥溝鄉親,倡議建泥溝華僑學校,得到大力支持,共捐人民幣70萬元新建泥溝華僑學校,學生人數增至2000多人。1989年6月又擴建教學樓面積,學生人數達2450人。

1998年鄉賢張慶民捐資人民幣300萬元,新建教學樓一座,天一廣場一個。學生人數現增至3500人,比解放初期增加5倍。

泥溝華僑中學

廣東省普寧市泥溝華僑中學 廣東省普寧市泥溝華僑中學

泥溝中學,位於廣東省普寧市燎原鎮泥溝鄉三祝嶺,辦於1957年。土改後的農村,民眾迫切要求學習文化,素有“文化之鄉”的泥溝更是如此,然而,當時在本地上公辦中學讀書難是非常突出的問題,有的學生只好遠到汕頭等普寧周邊地區就讀。鄉黨政十分重視這個問題,特派總支宣委張珂壯專抓辦民辦中學工作,並於1957年籌劃當年辦成。

學校定名為“泥溝華僑文化補習學校”;校舍由張氏德育祠(二祖祠),張氏趾祖祠,張氏誠祖祠三座祠堂祖祠。另又向僑眷借用三做民宅大廳;教學設備因陋而簡;教師應屆或歷屆高中畢業生及鄉人中德才符合條件的人擔任,教職員工共合37人;校長由張珂壯擔任,還特聘當時普寧縣教育界名宿張伯封先生為名譽校長。學校來源以本鄉為主,鄰鄉為次,還有外縣學生前來就讀,總是573人。學生收費與公辦中學同等,學校經費基本靠“以生養校”。

學校發揚延安精神,“尊師愛校,民主團結,艱苦奮鬥”。生活十分艱苦,但愛生如子、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坦誠相處中教師中巍然成風。大家齊心協力辦好學校,成績突出,1958年,二個升高中補習班124名學生升學考取率達80%以上,蜚聲全縣,普寧教育界知名人士對此大加稱讚。

1958年,隨著當局有關公辦、民辦“二條腿走路”發展教育事業方針的提出,學校易名為“泥溝華僑中學”。然而每年僅能在公辦中學錄取新生後才能給予錄取,新生文化起點都較低。學校堅持貫徹德、智、體全方面發展教育方針,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辦出自己的特色。期間,為解決教師緊缺問題,師生動手建了三間平房教室;在公社農田水利建設中做出應有的貢獻;學生劉先欣’肖輝武通過空軍飛行員選拔檢測,填補了全縣空白。

隨著形勢的急劇變化,普寧各地紛紛提出解散民辦中學,全縣32所民中解散了29所。而泥溝華僑中校由於辦學好,在風雨中穩住了航向。這個時期,全國僑委主任 方方同志、廣東省僑委主任黃聲同志廣東省僑聯主席吳峰同志都先後來到泥溝僑中視察,普寧縣黨政領導也到過泥溝僑中調研,他們都肯定了學校的辦學方向和辦學成績。1958年8月,校長張珂壯被評為全國僑辦學校先進分子,出席 全國僑聯擴大會議。

“公社化”後經濟生活極度困難時期,學校在生產自救中教學秩序井然。60年7月首屆國中畢業生升學考試成績不錯,受到上級表揚。緊接著,普寧縣委決定把當時的公辦中學:燎原中學遷址往流沙平頭嶺辦學,原燎原中學學生到泥溝華僑中學就讀,又因平頭嶺校舍一時未能交付使用,故燎原中學有一段時間與泥溝華僑中學合併。

鑒於與燎原中學合併的泥溝華僑中學遠不能解決泥溝國小畢業生升學難問題,在民眾的迫切要求下,上級黨政同意於1963年下半年起復辦獨立辦學的民辦泥溝華僑中學。學校回復舊貌,內外一片和諧局面。

文化大革命,泥溝華僑中學難逃劫難,在所謂“鬥批改”中幾經折騰,並於泥溝國小,校長也幾經變易。

1978年秋季起,燎原公社個國小停辦國中班,以池揭公路為界,燎原公社在東西增辦而所民辦公助初級中學。路西的泥溝華僑中學原址辦起了“泥溝初級中學”,也稱“泥溝聯中”,由泥溝大隊,烏石大隊,夏地大隊,大員大隊和辦,以泥溝主辦的初級中學。

這時期的泥溝中學學生700多人,教師37人,分三在張氏趾祖祠、張氏誠祖祠(松安里)、張氏創祖祠,張氏儒祖祠和原泥溝大隊隊址上課,殘破不堪,教學條件極差。1998年8月後,復辦為“泥溝華僑中學”,校址遷往三祝嶺。

普寧燎原中學

廣東省普寧市燎原中學 廣東省普寧市燎原中學

燎原中學位於廣東省普寧市燎原鎮泥溝鄉張氏九德祠旁,創建於1955年7月。原名 普寧市第二中學分校。1969年7月,經當時普寧縣人民政府批准,定名為 普寧第七中學

1959年下半年至1963年上半年,曾與泥溝鄉華僑中學合併,改名為普寧燎原中學。

1969年9月至1979年8月10年間,學校辦過高中部。

1979年9月起,恢復只辦國中部。

抗日戰爭期間,曾在這裡辦過 泥溝民眾學校,現民眾學校舊址已整修布置為民眾學校革命史展覽館。

職業技術學校

廣東省普寧市職業技術學校 廣東省普寧市職業技術學校

坐落於泥溝鄉南的 廣東省普寧職業技術學校是一所公辦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

學校創辦於1992年,是旅泰僑胞、泰國順和成集團公司總裁、廣東省普寧市燎原鎮泥溝鄉人 張錦程先生1989年提倡建校並樂捐巨資3000多萬人民幣創建的一所公立職業學校。

目前,在校教職工近300名,在校學生5000多名,校園占地面積160畝,校舍面積50000平方米,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環境優美。學校落成時,時任 國務院總理李鵬同志為該校作了親筆題詞“希望普寧技術學校為祖國四化培養更多的人才”十多年來,學校充分發揮僑資職業學校的辦學優勢,主動適應當地經濟發展需要,最佳化辦學機制,突出職教特色,辦學效益顯著,學校聲譽日隆,多次被評為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先進單位。

2000年6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學校被定為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2004年經評估,學校被國家教育部再次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現任校長江瑜彥,帶領全校師生艱苦創業,連創新高,1999年被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校長”,2003年,獲省“僑資辦校成果獎”一等獎,2005年被評為“中國職業教育百名傑出校長” 和“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深受社會各界好評,師生近幾年來參加國家、省、市、縣各項有關競賽屢屢都取得突出的比賽成績。

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著眼於社會的人才需求,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精湛專業技能的實用型人才。

學生畢業時頒發國家承認的畢業證書及相關的職業資格等級證書,並由學校負責推薦安置就業,就業率99%以上,學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

附錄

泥溝鄉學校林立,以下附錄泥溝另外各時期學校名稱:

德育國小、鍥金國小、民眾學校、同聲學校、礪青學社、美德小校、友德學校、新生國小、寄廬初級國小、平民國小、培青國小、友於國小、乾齋國小、聰敬學校、陳厝學校等。

革命歷史

普寧是一個革命老區,從大革命時代普寧就曾建立過蘇維埃政權,在“七·七蘆溝橋事變”至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前,抗日救亡運動就已經在普寧展開,因此普寧便成為潮汕地區的抗戰搖籃。在這一歷程中,泥溝鄉既是革命老區,又是新區中的一個重要工作據點。這些都是有歷史事實可考的。

八景

銀湖觀魚

泥溝白坑湖 泥溝白坑湖

在本村之北,湖光瀲灩,雪浪銀濤,故名銀湖。時有小艇,舉網施罾,依稀如畫。漁歌互答,響遏行雲,聊詠一絕,以答滄浪。

泥溝勝跡數銀湖,舉網施罾有釣徒。

款乃一聲鳧雁起,煙波滿眼曜雲衢。

泥溝 白坑湖,又稱銀湖、玉湖,與東面不遠處的 鐵山,一直被認為是 普寧的象徵。白坑湖位於泥溝鄉北端,是練江上游的發源地。在維持附近地區的生態平衡方面,泥溝白坑湖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還為農田提供了灌溉的水源,為周圍村民提供鮮美的魚類等等。

泥溝鄉白坑湖風景 泥溝鄉白坑湖風景

荔園避暑

在本村西南隅,荔枝熟時,日光斜照,綠陰楚楚,紅實纍纍,且不獨霞作衣裳,編就王生之譜,玉為肌骨,可擲潘子之車,又有茂林修竹,稠疊陰農,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當夫流金爍石之時,不可無瀟灑清涼之處。盞斟雀舌,席設芳茵。沉李浮瓜,尋涼避暑,此其地也。附詩一首,以絕清飈。

挈伴納涼到荔園,修篁一品綠陰繁。

驕陽卓午堪消夏,煮茗圍棋笑語喧。

荔園,即後領山下果園。

虎山晨眺

山勢突兀,如虎負隅,故名虎山。山勢既高,景色遂覺淡遠。登其巔,遠近勝概,一覽無遺。尤可玩者,時當曙色初開,朝曦甫現。霞暉隴畝,日落銀湖,有如地迎黃金,湖浮銅鏡。北苑之畫難工,右丞之詩莫狀,聊附一首以壯大觀。

山勢崔嵬積翠鋪,遙瞻曦影照銀湖。

黃金一片匝敷地,奇麗紛華勝畫圖。

虎山,因山中有風水虎地而得名,也即俗稱的“公山”。

龍阜朝探

在本村之西南隅,距村咫尺,芳菲春日,燦爛朝霞,綠草平鋪,菁蒼欲滴,依稀玉蘊含輝,仿佛飛花點翠,燦然一錦屏繡幛,誠山靈淑氣之所鍾也。特附一截,以答山靈。

蔥蘢爛熳敷丹青,綠草茵鋪列畫屏。

曙色清輝金匝地,彩霞凝紫幻奇形。

“龍阜”俗稱鵝地山。

石母甘泉

在本村之西,甘泉之上,有怪石巋然,竅穴逶邃,如注玉跳珠,甘漿瓊醜,不亞平泠之水,無殊玉女之泉,雅士烹茶,幽人釀酒,爭相挹取焉。詠詩一闋,以擬調符。

汩汩甘泉石罅流,瓊漿銀乳一槽收。

烹茶香洌堪留客,剖竹調符自可求。

仙埕石鼓

在本村郊外,高巒山根,軫石崔嵬,面方如席,狀若獵碣,鏗之鼓然,且細剔蒼苔,上留仙武,乃本村一勝跡奇景。足以寫心時存支筇之興,爰紀一絕,藉留鴻爪。

仙人足跡此間過,獵碣冬冬音韻和。

鶴去影空留巨武,壺天蓬海復如何。

仙埕山,於鄉南與烏石村交界處一山,由有仙鑼鼓而得名。

獅山斜暉

在龍阜之西,時當餘霞散彩,暮靄橫空,天末留紅,峰頭帶紫,各處樵歸,多方罷牧,幾度遙瞻,一番回顧,不無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感。懷斯關念,可無品題?詩云:

誰將暮靄罩山峰,一望川原落照中。

斷續煙村生紫色,高低禾黍映殘紅。

獅山,亦稱獅牙山,又稱崎頭山。山因樣貌崎倒、狀似獅牙而得名。

蓮潭晚渡

在本村北面,近接銀湖,遠通練水,輕舠依岸,畫槳匝汀。當時餘暉深遠,殘影空明,晚景朦朧,長天淡沱,旅客思歸,指烏輪之欲墜,商人將歸,恐白兔之將升,一時麇集,踵接肩摩,百聲喚渡,語雜音嘶,亦一奇觀也,聊紀一絕,以破僭眉。

蓮潭津渡遠通流,上下輕舠不少休。

日落崦嵫生暝色,行人紛集呼聲愁。

即蓮潭,潭邊有三山國王廟,又稱蓮潭宮。蓮潭下游為下柵橋,故又稱此段水係為下柵溝。

普寧英歌

普寧泥溝英歌 普寧泥溝英歌

普寧英歌是第一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泥溝英歌便是普寧英歌的傑出代表。同時,泥溝也為普寧英歌發源地,英歌之鄉。

起源

關於泥溝英歌舞的起源,據載,是先祖從福建南下定居後才有的,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

普寧泥溝英歌 普寧泥溝英歌

如普寧其他英歌一樣,泥溝英歌源於人民民眾勞動之餘喜習武(學拳頭),藉以消除疲勞、健身壯體,後又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 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創編了“唱英歌”,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漢民族優秀民間傳統舞蹈。(清乾隆年間旱塘人成技創編“英歌舞”,傳教於民。清鹹豐年間鐵山許亞梅、大長隴陳娘康借唱英雄為名練習武藝,以備義師再起,也是普寧英歌較早的著名傳人)。

最初先祖傳下來的泥溝英歌舞前棚是八槌八鼓一蛇,雖套路不多,卻極為精堪。經過一代代的相傳加工,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具有嚴謹的身法,步法,槌法,陣法。

風格特點

泥溝英歌的特點是:扣槌在下,從下而上,雙提臂,單踢腿,幅步大。雙槌

普寧英歌 普寧英歌

起落,扣擊對舞,手腕轉動打

活槌,產生漂亮的槌花。上身和頭部左右自然晃動,極富舞蹈感。

套路有:觀音坐蓮,單鎖鏈,雙鎖鏈,鉤腳,飛鷹等。

槌法有:推槌,背槌,合槌,搓槌,釗槌等。

陣法有:8字雙金錢,雙龍擺尾,八卦螺鏇、李逵下山、內外重圍、洗街、五星閃光、落地梅花、披星戴月等。

套路槌法陣法舞動時候,粗獷豪爽,氣勢磅礴,剛柔並濟,變化多端。環套環,圈套圈,層層交織,隊隊相應,有如猛虎下山,萬馬奔騰,讓觀眾百看不厭。

雙拋槌

普寧英歌 普寧英歌

泥溝英歌的雙拋槌是種普寧英歌中打法最為獨特的。

最典型的是雙槌從右胯旁沿一斜線向左上方拋擊又甩擊回原位,配合其腳下特有的跑跳步反覆進行,整個動態非常的輕靈、活躍,柔中顯剛,舞蹈性特彆強。另外在泥溝英歌中,其步態、圖案變化也較豐富,如快速的倒步連線,是泥溝英歌最富特色的隊形變化之一,在表演中,舞隊以三人一組不斷地套換位置,形成環環相扣、循環不息的單向群體運動,表現了英雄們前赴後繼奮勇向前的偉大氣概。

燈謎

源流

泥溝燈謎現場 泥溝燈謎現場

泥溝燈謎歷史悠久,謎風旺盛,謎人輩出。遠在清朝時代,村裡的盛大節日,如游神賽會等必有燈謎活動。過去燈謎活動皆由科舉人才或名儒俊彥者主鼓,創作謎語多深奧典雅,求精不求多。民國以後,燈謎活動日趨興盛、活躍。建國後的燈謎創作,配合社會主義政治教育,寓教於文化娛樂之中,謎作既有藝術性、又有教育性,富於時代氣息,風格多樣,題材廣泛,百花齊放,異彩紛呈。

改革開放後,泥溝成立了燈謎小組,由村裡的黨政領導任組長,組織開展燈謎活動。燈謎小組成立後,每年都舉辦多次民眾性文化活動,收集了大量佳謎,總結了不少創作經驗,在燈謎界產生了較大影響,同時燈謎組出版了《泥溝燈花》多期。

人物

泥溝燈謎人才輩出。

旅港鄉親 張伯人先生,是 中華燈謎委員會顧問北京東方文化館燈謎學術委員會委員香港聯謎社副主席。1994年他以榮譽代表身份出席中華燈謎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編著有《雙虎技法四十式》和《字謎技法四十式》等。

許斯愛先生不僅是泥溝燈謎組組長,而且是 普寧市燈謎協會第一屆會長,出版有《散花集》和《散花續集》。許斯愛先生逝世後,泥溝燈謎組還與普寧市燈謎協會合編了《一心謎藝遺作》作為紀念。

文化積澱

賽龍舟 賽龍舟

以僑鄉和文化之鄉著稱的普寧市泥溝村,是個以張、許、陳等姓村民為主的多姓氏人口雜處的明代古村,總人口1.8萬多人,各姓村民和睦相處,用勤勞的雙手,在練江上游的虎山下創建了一方文明,成為璀璨的潮汕文化百花園中一朵奇葩。如今,泥溝鄉除了教育、養老等設施之外,還建有書畫室、歸根閣、烈士紀念陵園等精神文化活動陣地,這是一般鄉村所鮮見的。泥構村文化積澱深厚,泥溝燈謎、 泥溝英歌舞享譽海內外;有燈謎、民俗等鄉土著作近20種存世。

學校多過“米鋪”

“同聲學校”舊址是一所老祠堂。是張伯封辦學40載的地方。張伯封生於光緒末年,18歲畢業於本村維新高國小校,學業成績優異,深受族中長輩器重,留校任教。1928年,張伯封舉家遷居泰國,兩年後又回國,在村中創辦“同聲文學專修學校”,親自講授文學課,開設謎語課。張伯封還讓大兒子張仲延協助校務。父子辦學40年,造就了一批批傑出人才,如我國著名的書畫家 賴少其、潮劇作家 張華雲、謎家 莊笑生張伯人等,都是同聲學校早期畢業生。張伯封遺著有《腐傖詩集》、《一斑謎學》等。

泥溝村社會風尚文明,素有文化之鄉的雅譽,興學育才早已成為村民的共識。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村中辦起了民眾、鍥金、德育、彌高4所完全國小。民間還有平民、新民、新生、寄廬、友德、翠英等初級國小和礪青文學專修班、田間學園等。真可謂“學校多過米鋪”!更可貴的是,學子讀書明理,紛紛走上抗日救國的革命道路。他們中有22人為革命犧牲了。民眾學校是地下黨和革命知識分子創辦、由泰國華僑捐助經費而辦的,是當年普寧抗日救亡運動的據點之一。

在泥溝,我們看到的中、國小校舍,都是非常漂亮的,且多與“華僑”兩字有關。

花園讀書會舊址

在泥溝村書畫室隔鄰有一座別具一格的小樓房,那是清末秀才張鳴知讀書處“東芳別墅”。抗戰時期,村里一班熱血青年在這裡組成“花園讀書會”,閱讀進步書籍,進行抗日救亡宣傳等革命活動。

該樓大門朝南,門楣上塑著“東芳別墅”4字,院子裡一排3間朝東小樓房,為二層建築,居中一間較大,前有約1.5米高的平台。正面牆壁塑著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中的一句話:“斯是陋室”,呈現著書香氣。樓前是一個小花園,東邊是一個4米見方的乾涸水池,欄桿已毀,但仍隱約可見昔日之風韻。創建者張鳴知,曾到泰國謀生,發跡後歸梓定居,修造這座小樓房,作為休閒、讀書之處。據張氏族譜載,張鳴知在光緒年間,曾受命前往河南救災,因功受朝廷誥封“光察使”,官居四品,並受賜“恩榮”牌匾。

歷代人才輩出

泥溝村歷代都有讀書人,人才輩出。清代,有同治癸酉科拔元張珂彥,乾隆戊午科舉人許興讓,光緒二十四年童試第三名(增生)許蕙生,還有近20名貢生、秀才等。這裡,有幾位讀書人的治學精神值得一提:

許蕙生。光緒年間參加童試取得顯著成績後,公派留學日本,在東京宏文文學院博物館師範科攻讀。學成回國後,任普寧三都公立高等國小堂校長,後創辦烏石鎮高等國小。上世紀20年代末,他因掩護普寧二中學生的革命行動,遭國民黨當局猜忌,在避居汕頭時病故。故居“淡廬”藏書1300餘冊,遺作有雜文、詩歌、對聯等手稿。(《普寧縣誌》有傳)

張聲典。“拔元”張珂彥之次子。邑庠生,例授太學生,學問淵博,教學嚴謹。是微書書法家,有手抄本《張氏手記》11本共150萬字的遺作,已由普寧文史部門收藏。泥溝書畫室保存張聲典另一部手抄本《毗鄰趣聞》,全書約20萬字,全用特細狼毫豎寫,極其工整秀麗,每字只有芝麻粒1/3大小,乍看書頁上好像排列著一條條直線。

張華雲。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執教於普寧師範學校等多所學校,解放後,曾任汕頭市副市長、嶺海詩社首任社長。上世紀30年代,他受到陶行知先生教育學論的影響,回到家鄉辦起曉莊師範式的田間學園。他學識廣博,能用比較的眼光審視潮汕歷史文化,文學造詣很高,先後創作了32部潮劇,其中8部喜劇堪稱精品。遺作有《張華雲喜劇集》,詩詞集《築秋場集》,散文集《潮汕功夫茶道》等。

張仲益。歸僑教師,幼年時隨父張伯封在泥溝同聲文學專修所就讀,1947年起在普寧多所學校任教,中學語文一級教師。畢生從事教育工作,退休後又擔任泥溝書畫室主任。工詩詞、書法,有著作《益壽苑詩文集》、《聯文選輯》、《燈謎集》等問世。

傑出人物

張錦程

國務院總理李鵬會見張錦程先生 國務院總理李鵬會見張錦程先生

張錦程,普寧市燎原鎮泥溝人,系泰國順和成集團、泰國億王亞哥大眾公司創始董事長。出生於泰國北柳府。他是泰國經營農產品出口的大戶,1988年榮獲泰國藍甘杏大學工商管理學博士,2006年又榮獲泰皇御賜泰國農業大學森林學名譽博士,還曾任泰國上議院議員、泰國總理經濟顧問等顯要職務。

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會見張錦程先生 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會見張錦程先生

張錦程長期僑居海外,為僑居國的經濟發展、社會公益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而對故國家園拳拳眷眷,一片赤忱。他至誠期望祖國富強,家鄉繁榮,百業俱興。多年來,他積極致力發展泰中友誼,並熱心支持家鄉建設。早在80年代初期,他與海外鄉親協力興建泥溝華僑學校,又為家鄉建市場、修道路慷慨解囊。1987年,張錦程首次回到普寧,便向普寧縣政府提出獨資創辦一所專業技術學校的高見。經過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普寧教育事業有史以來最大項目---- 廣東省普寧職業技術學校於1990年元宵奠基,1992年9月竣工 開學。同年11月5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省僑聯及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在廣州舉行順和成(集團)公司與汕尾市政府聯合營林造紙綜合協定簽字儀式,由順和成(集團)公司斥巨資在汕尾市創辦營林造紙等建設項目。

張錦程先生關心祖國建設,致力於泰中友好事業的發展,致力桑梓教育事業,受到了各界的稱讚。因貢獻卓著,張錦程先生多次受到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朱鎔基和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李瑞環等的親切接見。為表彰張錦程先生愛國愛鄉、興學育才的善舉,普寧市政府特授予其“鐵山蘭花獎”金質獎章和榮譽證書,揭陽市政府、汕頭市政府、汕尾市政府分別授予其“榮譽市民”稱號。

張順

張順,名壽南,字仲薰,廣東省普寧市燎原鎮泥溝村人。

張順1922年出生於泰國,幼年時返回家鄉讀書。礪青學社專修班學生。

1938年秋就讀於南僑中學,是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任普寧二、三區組織委員。

1948年2月任二區區委書記,二區武工隊指導員。

解放後,任普寧縣流沙區區委書記、洪陽區委書記、普寧縣委宣傳部部長、普寧縣委書記、海豐縣委書記、汕頭地委委員,廣東省農業機械管理局管理處副處長、省農業機械研究所副所長。

1984年離休。他關心桑梓各項事業,受到海內外鄉人敬仰。

張華雲

張華雲(1909~1993 是潮汕地區早期知名的 潮劇大師,廣東省普寧市燎原鎮泥溝村人。潮劇編劇、詩人、教育家。

193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文學院歷史系。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曾任普寧簡易師範、廣東省立韓山師範學校教務主任。

1938年任中共創辦的西山公學校長。

1939年後在潮汕各地從事中學教育。

1950年,供職於普寧興文中學任校長的張華雲應李雪光之邀請,擔任建國後汕頭市第一中學的第一任校長。

1952年後任中國民主同盟汕頭分部主任,農工民主黨廣東省委常委,政協汕頭市委副主席,汕頭市文聯副主席。

1954年在汕頭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汕頭市副市長。

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被列為汕頭市“第一號右派分子”,長期受到不公的對待,

1981年才得以平反昭雪,出任汕頭市政協委員會副主席。張華雲愛好潮劇,尤其是喜劇。

許斯相,彩龍玩具廠創始人。

張靜君:163創始人,時代財富總裁。

國家主席李先念於張仲彩先生 國家主席李先念於張仲彩先生

張慶民:獲利集團總裁。 張仲彩:泰國巨富,曾獲泰皇御賜紀念章,八世皇慈善基金會主席訕蘭上將為其頒發鑽石獎章。

張貴龍:十七家公司企業老總,曾創辦寮國第一家民營商業銀行、第一座五星級酒店,萬象市潮州鄉親會會長、寮國國家教育基金會顧問。

張作波:美國金塔燒臘飯店連鎖董事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