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羨茶
簡介
陽羨茶產於宜興的唐貢山、南嶽寺、離墨山、茗嶺等地。“陽羨茶”以湯清、芳香、味醇的特點而譽滿全國。明代周高起,在他的《洞山茶系》中贊曰:“陽羨茶”以“淡黃不綠,葉莖淡白而厚,製成梗極少,入湯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無之外”。
宜興,瀕臨太湖,層巒疊嶂,風光綺麗,更兼有“善卷”、“張公”、“靈谷”三洞之勝,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不少慕名而來的旅遊者,在飽覽了宜興的湖光山色、洞天奇景之後,都忘不了沏上一杯“陽羨茶”來品嘗一番。泡出來的茶湯清色濃,味香而甜,堪稱茶中佳品。
歷史
宜興產茶歷史久遠,古時就稱之為“陽羨貢茶”、“毗陵茶”、“陽羨紫筍”和“晉陵紫筍”。宜興古稱“陽羨”。陽羨茶始於東漢,盛於唐朝,成熟於宋、明、清。早在三國孫吳時代,就名弛江南,當時稱為“國山茶”。“國山”,即今之離墨山。據《宜興縣誌》載:“離墨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山頂產佳茗,芳香冠他種”。到了唐代,被稱為“茶聖”的陸羽,為了研究茶的種植、採摘、焙制和品茗,曾在陽羨(今宜興的古稱)南山進行了長時間的考察,為撰寫“茶經”一書積累了豐富的原始資料。陸羽在他的《茶經、一之源》中記及:“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陸羽在品嘗同僧進獻的佳苟後,認為“陽羨茶”確是“芳香冠世,推為上品”,“可供上方”。由於陸羽的推薦,“陽羨茶”因此名揚全國,聲噪一時。從此,“陽羨茶”被選人貢茶之列,故有“陽羨貢茶”之稱。
大致在唐代肅宗年間,常州刺史李棲筠開始,每當茶汛季節,常州、湖州兩地太守集會宜興茶區,並且唐皇特派茶吏、專使、太監到宜興設立“貢茶院”、“茶舍”,專司監製、品嘗和鑑定貢茶的任務。採下來的嫩茶,經焙炒好後,立即分批通過驛道,快馬日夜兼程送往就京城,趕上朝遷的“清蝗宴”。當時稱此種茶為“急程茶”,一刻也不能延誤。
誠可知,江蘇宜興距京城(今北京)有數千里之遙,不知累壞了多少驛役?累死了多少駿馬?……正如唐代詩人李郢(茶山焙焙歌)詩曰:“凌煙觸露不停采,官家赤印連貼催,……驛路鞭聲砉流電,半夜驅夫誰復見;十里皇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
與唐朝相比,宋代陽羨茶不僅深受皇親國戚的偏愛,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歡。多次到宜興並打算“買田陽羨,種桔養老”的大文豪蘇軾,留下了“雪芽為我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惠泉”的詠茶名句。而盧仝曾在宜南山區種茶,他寫的《七碗茶詩》在海內外廣為流傳,更被奉為日本茶道文化的啟蒙內容。元朝陽羨茶卻因戰爭而推廣到邊疆少數民族。《萬曆志》卷四記載:“每年貢薦新茶九十斛,歲貢金字末茶一千斛,茶芽四百一十斛”。一斛合今天的33.5升,應該說元代進貢的陽羨茶數量是十分可觀的。為了適合蒙古貴族的嗜好,元朝在貢茶院之外,又設定一個名為“磨茶所”的貢茶官署,兼管宜興的貢茶。到了明代,陽羨茶依舊是貢品。到崇禎年間,開始設立茶館,飲茶得到進一步普及,朝廷對茶葉的生產和經銷採取了更為完備的管理措施,專門設立了“茶局”和“茶引所”。宜興至今還保留著茶局巷、茶亭等茶文化古蹟。在整個清代的幾百年間,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宜興茶業起起落落,但上層名流、文人雅士,仍然十分喜好陽羨茶,並由飲茶而推崇紫砂壺,使紫砂壺達到鼎盛時期。民國以來,宜興人到茶館品茶,已成為有些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宜興人愛飲茶,有朋自遠方來,一定要泡茶表示敬意。
如今,在宜興竹海的陽羨茶生態觀光園開門迎客的盧仝草堂則將向人們重現茶仙悠然見南山的恬淡景象。
採制陽羨春茶多在穀雨前採制。
特點
焙制後的成品茶條形緊直鋒妙,色翠顯毫。沏泡後,湯色清澈,葉底勻整,清香淡雅,滋味鮮醇,回味甘甜,沁人肺腑。
相關資料
至於“陽羨茶”的始源,據《宜興縣誌》載,飲茶的創始人卻是一位叫潘三的農民,後來被尊之為宜興的“土地神”。宋代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引“重修義興茶舍記”:有一位和尚把陽羨山中產的野茶送給當時的常州太守李棲筠,經他請陸羽鑑定後,建議當作佳物進貢給唐代宗皇帝,時間是大曆年間(766年左右)。僅次於陸羽的第二位“茶聖”。詩人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寫下了“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的詠茶名句,明末清初劉繼莊的《廣陽雜記》記有“天下茶品,陽羨為最”。明代袁中郎(宏道)在評茶小品中指出:“武夷茶有藥味,龍井茶有豆味,而陽羨茶有‘金不味’,夠得上茶中上品”。東鄰日本十分慕名“陽羨茶”。
陽羨泥
“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陽羨即宜興古時地名。紫砂壺由得天獨厚的陽羨土所制,產於宜興丁蜀鎮一帶。成礦年代為古生帶泥盆系,約三億五千年左右,它處於江南古陸邊緣,海陸湖交替三亞地帶,借風力或水力的搬遷,形成沉積型粘土真岩,大自然的神力為壺藝家配製了直接可用的陶土。紫砂壺泥嵌藏於甲泥之中,俗稱“泥中泥”。礦頂部皆為黃石,故有“岩中岩”之說。其蘊藏量僅為千分之一。由石英,粘土,水雲母,赤鐵礦等組成的粉砂岩。它具有可塑性好,生胚強度高,乾燥,燒成收縮率小等,良好的工藝性能而成為舉世名陶。稱“富貴土”,“五色土”足見紫砂礦土之珍貴。
許多人以為江蘇宜興紫砂茶壺的泥僅有「紫」色一種,其實不對,吳騫在《陽羨名陶錄》卷上稱讚龔春壺說:「栗色闇闇,如古今鐵。」栗色、鐵色等近似「紫」色,但色調有別。明代製壺大師時大彬有一名得意門生徐友泉,他所手製的紫砂茶壺皆運用宜興泥(古稱陽羨泥),但是可使泥色變化多端,筆者見過的計為硃砂紫、沉香、海棠紅、梨皮黃、冷金黃、榴皮、葵黃、水碧、閃色、定窰白、澹墨等。這些色層雖非泥的原色,但亦非人工染色,乃用宜興五色泥巧妙地混勻而成。
原來宜興泥本有五種原色,分為朱赤(如附圖的宜興硃砂小壺就是用朱赤土所捏製而成)、淡黃、藍綠、紫、啡褐;另有段泥(亦即團泥)。
民間皆統稱作「紫砂泥」,致使一些人誤解宜興製茶壺的陶泥「只此一色」。
泥質細潤富光澤的甲泥(俗稱「泥中泥」本身含三氧化鐵的成分甚高(含鐵量達百分之九點一一)。
只要高溫掌握恰好,還原氣氛適當,燒成後可如預期般呈現硃砂紅、棗紅、海棠紅、紫銅、鐵灰鉛、青蘭、墨綠、蔥翠、金栗、葵黃等色調,如渾然天成;絕非近代坊間一些染色的假紫砂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