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鄱陽湖文化

泛鄱陽湖文化,文化稱謂,指以鄱陽湖為中心形成的環鄱陽湖文化圈。

介紹

鄱陽湖---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鄱陽湖以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一個偉大的名字、天然的瑰寶--鄱陽湖文化,博大精深、奧妙無窮。鄱陽湖文化是長江文明的一部分,而泛鄱陽湖文明則把環鄱陽湖文化,從歷史上,劃到另外一個中華文明起源體系---以鄱陽湖、珠江三角洲為中軸的南方地區---之中去了,雖然鄱陽湖處在長江下游地區(學者-日不落語)”。

地域人文特徵

位於北緯28°22′至29°45′,東經115°47′至116°45′
北面為入江水道,長40公里,寬3至5公里,最窄處約2.8公里
南面為主湖體,長133公里,最寬處達74公里
南北長173公里,東西最寬處達74公里,平均寬16.9公里
湖岸線長1200公里,湖體面積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
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
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
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的總和
水系流域面積16.22萬km2,約占江西省流域面積的97%
占長江流域9%:年均徑流1525億立米,約占長江年均徑流16.3%
鄱多年平均水位為12.86米,最高水位為1998年7月31日的22.59米
最低水位為1963年2月6日的5.90米(湖口水文站,吳淞基面)
年內水位變幅在9.79—15.36米,絕對水位變幅達16.69米
因為中國文明的起源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恰恰決定鄱陽湖文明這個概念之下所包括的文化內涵,是在歷史過程之中合理附加進去的,然後緊密地呈現在文化發展的歷史之中。在鄱陽湖文化起源這一課題上,即便學者見解不一,但其在文明史上所起到文化大熔爐的作用,把文化的多樣性和文化淵源的連續性,留給了當代人。鄱陽湖古代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今天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位於九江至湖口的江湖相接處,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水,下接長江。正常水位湖面3914平方公里,容積300億立方米,年流量過黃淮海三河...故,自古為兵家要塞,湖面三分之二在九江境內。
蘇東坡 《石鐘山記》描述的石鐘山大孤山小孤山,扼其江口,是朱元璋敗陳友諒、太平天國敗曾國藩湘軍的古戰場。周瑜水軍點將台煙水亭,白居易作《琵琶行》琵琶亭,宋江題反詩潯陽樓。可以這樣說,風姿綽約的鄱陽湖人文歷史文化底蘊很深厚。因此,當今形成的環鄱陽湖文化現象種類也豐富:鄱陽湖口山水文化(廬山牯嶺-夏都 )、旅遊文化(如:鄱陽湖國家級候鳥自然保護區)、美食文化、歷史人文文化(如:謝靈運石壁精舍、陶候釣磯、陶母墓、陶公廟、經歸書院)、民俗文化(如:鄱陽湖水族館、漁家民俗村和外湖釣魚場)、農耕文化、商賈文化、文武之道等。六朝以來,鄱陽湖一直是中國的魚米之鄉,歷史上這裡曾出現過中心性質的米市茶市。因此,該區域經濟很發達。站在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鄱陽湖古文化卻相對緩慢。如此偏差,是怎樣形成的呢?暫不贅述。
江西省位於南岸,素有“吳頭楚尾,粵戶閔庭”之稱,三面環山,北臨長江。因唐代屬江南西道,故名江西。鄱陽湖,是江西母親湖,滋潤贛鄱大地,其文化形式應當是品牌化的。因為其依舊是負載一種文明的樞紐。聳立在長江和鄱陽湖畔的匡廬,山間雲霧瀰漫,古人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廬山,為蔣介石和毛澤東所青睞;也為詩人學者們所賞識,如李白、蘇軾、朱熹等都曾在此駐足。那么,鄱陽湖文化的意義,不止僅僅是被政治家文人們所用來避暑,還應當有更深厚深刻深邃的玄機,這等待著學者們去破解。 唐代王勃曰:“漁舟唱晚,響彭蠡之濱”,的確,其似乎給了未來的歷史以某種預言:當代辭賦大師“江南賦翁”張友茂先生創立的彭蠡賦派所帶來的人文辭賦現象,就是當代鄱陽湖文化最經典的例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