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簡介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西方海軍強國逐漸將戰略重點由大洋轉向瀕海,相對靈活的輕護艦開始受到追捧,新的型號和設計不斷湧現。其中,法國艦艇建造局(DCN)推出的“追風”系列格外引人注目。作為一家集船舶設計、研發和建造於一體的軍工巨頭,DCN非常善於發掘和把握市場機會。2004年,DCN提出開發“追風”系列,將主要在複雜的瀕海環境執行海域巡邏搜救、支持艦隊作戰、攻擊敵方水面艦艇、反潛等任務。當然,它並不是專為法國海軍設計的,而是一種面向國際市場的出口產品,整個“追風”系列由120、170、200三種型號組成,採用相同的結構設計,排水量分別為1270、1700、1950噸。這就為用戶提供了足夠的選擇餘地,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作戰和平台系統(包括推進系統),也可方便地進行升級改造。
武器特點
其一是在布局方面。它將整個推進系統布置在艦艇尾部,武器裝備(如主炮、飛彈垂直發射系統)位於艦首,艦艇中部則為生活和居住區。這是一種頗具人性化的布局設計,可以確保船員在進餐、休息或娛樂時免受噪音影響,同時遠離武器和彈藥等危險區。艦橋可提供360°全景觀察,非常方便觀察者監視艦艇周圍的一舉一動。精心確定了武器和感測器的位置,在確保船員安全的前提下,使之獲得最大的覆蓋範圍。精心確定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的縱向位置,最大限度控制飛彈發射時發生噴射或泄露的影響。
其二就是集成桅桿。現代作戰艦艇往往配備各種先進的感測器,其中許多需要採用全向工作方式,如告警接收機和多功能雷達。該艦採用集成桅桿,可為所有感測器提供360°覆蓋範圍。另外,該艦藉助於集成桅桿,為電子支援措施接收機和高功率寬頻通信發射機提供天線罩,有效緩解了電磁干擾問題。
第三,隱身效果頗佳,上層建築部分採用複合材料製造,尺寸也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儘可能地減小雷達截面。同時採用廢氣冷卻系統,有效抑制艦艇的紅外特徵信號。飛彈被集成在艦面甲板下方,還對煙道採取抑制措施。
除此之外,“追風”還在一些細節上讓人讚嘆。如鑒於高速圓舭船型能在整個航速範圍內能提供最佳的動力性能,“追風”系列採用了這種傳統的船型,但為了達到最佳效果,研究人員還是利用計算流體力學對這種船型進行了最佳化。為解決動力平衡問題,防止航行阻力增大,“追風”系列引入了可動擾流板,確保在高航速範圍內(20~35節)實現最佳動力平衡,在巡航速度下減小航行阻力,同時有助於減小縱搖。為增加穩定性,“追風”系列在艦尾設定了穩定系統。該系統包括兩對鰭,外加一個鋼製減阻裝置,後者可減少艦艇航行時的阻力和縱搖。
影身效果
隱身性能在現代艦艇的各項指標中越來越受到關注,DCN公司也在這方面做足了功夫。提高隱身性能即是降低該艦的各種特徵信號,包括雷達、紅外、聲和磁信號。
除了前面提到的措施,為減小雷達截面,“追風”系列在設計時儘可能地減少了艦面設施,同時前甲板和甲板後方採用封閉設計,放置無人潛航器或無人水面艇的艙室入口遮以反射網,飛彈則布置在甲板下方。
此外,“追風”系列主要通過抑制由煙道產生的熱點,來降低紅外特徵信號。前、後 發動機以及柴油發電機產生的廢氣,首先由海水注入系統進行冷卻,然後從水線或者水線以下排放。其中,後發動機的廢氣經冷卻後,將被導入中央助推器,從而避免了推進系統產生的煙霧排向直升機甲板。
降低聲特徵信號的措施有:利用彈性材料,將艇殼與主發動機、柴油發電機及大多數噪聲設備相隔離;精心布置管道與電纜,儘可能避免機械設備的振動傳至艇殼;必要時採用柔性液壓管道;最佳化艦艇外形設計,減少航行時產生的噪聲。 它還利用消磁系統降低磁特徵信號,其消磁環有M、L和A型三種。
動力裝置
鑒於噴水推進技術在瀕海條件下具有便於布局、高速航行時效率高、艦艇吃水淺且機動性高等優點,“追風”系列的推進系統採用了該技術。在分別考察了使用2個、3個、4個噴水推進器對重量、成本、布局和效率的影響後,研究人員認為,“追風”最適合使用3個噴水推進器,分別發揮“控制”、“反向”和“助推”作用。
推進系統的各部件分別置於三個艙室中,即噴水推進艙、後主機室和前主機室,“追風”200型還另設一個專用的傳動室。這種設計有助於提高艦艇的生存力,因為即使某一艙室發生損壞,也不至於令整艦徹底癱瘓。
就推進系統的結構而言,目前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一是CODAD方案,也是基本方案,基於三個獨立的驅動系,提供超過30節的航速。位於中央的驅動系由三部分組成:1或2台 柴油機,1個傳動箱,1套傳動軸(驅動控制和反向噴水推進器)。兩側的驅動系每個也由三部分組成:2台柴油機,1個傳動箱,1套傳動軸(驅動助推噴水推進器)。二是CODAG方案,提供35節航速。這一方案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將燃氣輪機套用於小型艦艇。LM2500或MT30等大型燃氣輪機對於該系列來說尺寸偏大,而且這些大功率燃氣輪機排出的廢氣較多,難以完全冷卻。所以,TF100或ST40等小型燃氣輪機成為必然選擇。
武器裝備
為了適應瀕海作戰環境,“追風”系列在武器和裝備的選擇上極具針對性。
一是安裝有避雷聲吶(“追風”200為艇殼反潛聲吶),這是瀕海作戰中必不可少的設備。該聲吶採用了可伸縮設計,必要時還可提供獨立的導航功能。
二是採用中口徑主炮,如奧托·梅萊拉公司的76毫米艦炮或UD博福斯公司的57毫米艦炮,用於執行反水面或防空任務。在後一任務中,該炮將作為防空飛彈系統的補充。
三是安裝飛彈垂直發射系統,通常認為,此類系統是護衛艦面對當今空中威脅時必不可少的自衛手段。三種型號的“追風”均配備16枚MBDA公司的海軍型“米卡”飛彈。其中,170和200型還可採用DCN公司研製的“席瓦爾”垂直發射系統,用於發射射程更遠的“紫菀”15飛彈,從而為友艦提供防空保護。此外,200型還可使用雷錫恩公司的改進型“海麻雀”艦空飛彈,但需要對作戰系統進行改進,即在艦橋前部和後部分別安裝I/J波段火控照射雷達。如果用戶需要,該型艦還可安裝洛馬公司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
“追風”還安裝有反艦飛彈、30毫米艦炮。誘餌發射器則作為硬殺傷手段的補充,以提高艦艇的生存能力。魚雷探測系統是一種候選的自衛手段,一旦選用,誘餌發射器將配用聲誘餌。
導航雷達主要提供導航和水面戰術態勢信息。工作在C波段的三坐標雷達,是“追風”輕護艦在瀕海環境下獲取空中戰術態勢信息的主感測器。
集成在桅桿內的電子支援測量系統,作為無源措施,補充以有源方式工作的雷達,對空中目標提供更好的識別能力。桅桿還集成了甚高頻和超高頻通信裝置。
200型配有變深聲吶和2具三管魚雷發射裝置,提供反潛戰能力。值得指出的是,“追風”系列利用先進的SETIS戰鬥管理系統,將上述武器和感測器的功能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其戰鬥系統具備了高度集成化的特點。SETIS屬於最新一代的艦艇戰鬥管理系統,以DCN的SENIT系統和泰利斯公司的TAVITAC系統為基礎,並大量引入了多種前沿技術。其主要部件包括多功能操控台、大型顯示屏、計算機以及將各種武器和感測器連線起來的專用設備,這些部件通過DINNA網路完成信息交換。事實上,採用國際標準和網際網路協定的DINNA網路,不但可以完成一艘艦艇上不同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還可以完成不同艦艇的系統之間以及艦艇與外部環境之間的信息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