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相關信息
法國 “戴高樂”級核航母自從60年代2艘“克萊蒙梭”級服役之後,法國再無航母服役。至70年代,這2艘航母后續艦的問題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是,對於具體採用什麼類型的航母,法國上下卻一直爭論不休,先後提出過中型、輕型、常規動力、核動力和垂直起降等各種類型,直至1980年9月才定下最後方案:建造2艘中型核動力航空母艦,這就是“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
法國海軍積極發展核航母,與法國的國家戰略是密不可分的。在冷戰結束後,局部戰爭和地區威脅上升,法國海軍逐漸將常規打擊作為國家戰略的主導方面,而核動力航母正是實施這種打擊的最好手段。同時,發展核航母還有助於維護法國的大國地位和形象,對法國維護海外領地的利益也大有好處。據估計,“戴高樂”級核航母的綜合作戰能力要比“克萊蒙梭”級常規動力航母大6倍
1986年2月,法國國防部長簽署了建造航母的命令。1987年1月,首艦R91“戴高樂”號在布勒斯特船廠最後完成了設計圖。1987年11月開始切割第一塊鋼板,1989年4月在布雷斯特船廠船塢開始組裝,1994年7月下水,2000年9月正式服役。
戴高樂”號全長240.8米,寬31.4米,吃水8.5米,標準排水量35500噸,滿載排水量40600噸,主機為2座K-15一體化循環壓水堆,總功率為76200馬力,最大航速27節。編制人員1700人,其中航空人員550人。該艦飛行甲板長261.5米,寬64.4米,其軸向甲板長115米,斜角甲板長196.5米,斜角為8.5度,2部美制C-13-3蒸汽彈射器分別設在軸向甲板和斜角甲板的前端,每次可以140節的速度彈射22噸重的飛機。在斜角甲板上有三道攔阻索,可攔阻140節、19噸重的飛機,另有一道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攔阻網。斜角甲板兩側有寬闊的場地,每一波次可起降20架飛機。在艦橋上層建築後部有2部飛機升降機,每部載重35噸,可同時運送2架飛機。它的機庫長為138米,寬29米,高6.1米,總面積4600平方米,可同時停放25架“陣風M”戰鬥機。該艦裝有satrap穩定裝置和傾斜補償裝置,可在6級海況下進行起降作業,適合在風浪較大的大西洋海區活動。
“戴”艦裝有4座8單元“紫菀15”防空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和2座6聯裝“薩德拉爾”近防系統,另外還有8門20mm單管炮用於日常警戒。電子設備有:塞尼特8號戰術數據系統和16號數據鏈;1部DRBJ-11B“阿拉貝爾”3D雷達和1部DRBV-26D“朱庇特”雷達負責對空警戒;1部DRBV-15C“海虎”雷達負責對海搜尋,此外還有“雷卡1229”導航雷達和NRBP-20A助降雷達等。電子對抗設備有2部ARBB-33和1部ARBB-21系統等, 另外有4部“薩蓋”干擾火箭發射戴高樂”號是本世紀服役的最後一艘航空母艦,它的作戰能力僅次於美國的大型核航母,在世界海軍中排在第二個檔次。法國原來的計畫是建造2艘該級航母來代替即將退役的2艘“克萊蒙梭”級常規動力航母,但迄今只有“戴高樂”號1艘入役,第2艘何時開工尚不得而知,但一般認為,在新世紀保持2艘核動力航母是滿足法國海軍作戰需要,為法國總體戰略服務的最佳選擇。
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