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林泉群

泉林泉群

泉林泉群位於泗水城東25公里陪尾山下,泗河發源處泉林村,地理坐標為北緯35°34′,東經117°32′。因名泉薈萃,泉多如林,故稱泉林。泉群地處泰沂低山丘陵邊緣,東部陪尾山海拔130米,西部汶泗斷層地塹處在100米以下(東南北三面環山,西面是洙泗流域衝擊平原),龜蒙山縱列東北,彌山、毛山、鼓山分列西南。

簡介

泉林泉群 泉林泉群

泗水泗河是中國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六、七千年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而泗河的源頭位於泗水城東二十公里的泉林泉群,它是濟寧東部重鎮,自古以來就是泰安、臨沂、濟寧三州的通衢要道,是鑲嵌在孔孟之鄉東部的一顆耀眼明珠。

地理位置

泉林泉群位於泗水城東25公里陪尾山下,泗河發源處泉林村,地理坐標為北緯35°34′,東經117°32′。因名泉薈萃,泉多如林,故稱泉林。

泉林泉群 泉林泉群

泉群地處泰沂低山丘陵邊緣,東部陪尾山海拔130米,西部汶泗斷層地塹處在100米以下(東南北三面環山,西面是洙泗流域衝擊平原),龜蒙山縱列東北,彌山、毛山、鼓山分列西南。山麓盆地相接處,眾泉會聚,形成泉群奇觀。

它是山東省最大的上升泉,湧水量為12萬噸/日。泉水來自地下深處,水溫常年保持在16-18℃之間,水質清冽,硬度大,PH值在0.7以上,泉水無砷、汞、鎘等有毒物質,欽用則甘甜爽口,煮茶則色清味正,釀酒則酒冽生香,常欽此泉水能清心爽神,延年益壽。

泉林布局

泉林泉群 泉林泉群

泉林之泉,為東山諸泉之冠,自古以來,名揚天下,北魏、北齊時,在泉林修建了源泉祠。北宋時,在陪尾山上修建了祀水神廟宇,明代時修建了泉林寺。明嘉靖時在泉林修建了三坊、六亭、即林壑深秀坊、海岱名川坊、道源固脈坊、原泉亭、會泉亭、玉淙亭、有本亭、浮槎亭、觀泉亭。這些華麗的建築在群峰環抱、佳木蔥蘢、風晴雨朗之中,呈現出千姿百態的景象。另外,還修建了水部工署、招提之舍、龍佰之宮等。清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對這裡的山水景物加以修繕,把宏偉、華麗的建築選建在最優越的位置,使石舫、畫廊、御文武橋,行宮等與自然景色相結合,構成了一幅古樸幽雅、雄偉壯麗的圖畫,中行宮座北朝南,總面積24298餘平方米,亭台宮殿共114間,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水光山色,相映成趣,行宮有八景即橫雲館、近聖居、鏡瀾榭、九曲徑、柳煙坡、右蔭堂、紅雨亭、在川處,可惜,行宮及八景以及其他建築均毀於清末戰火之中。

詠泉詩

泉林優美的自然水景奇觀,曾招徠了歷代眾多的文人墨客、帝王將相來此駐蹕,並留下了大量的詠泉詩章,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曾臨泉興嘆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為紀念孔子觀泉,後在此立碑記之,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譽泉林美景為“海岱名川”。唐代大詩人李白留有“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的詠泗河佳句,南宋學者朱熹有詩“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膾炙人口,留芳古今。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南巡,十次駐蹕泉林,寫下了著名的《泉林記》,乾隆對泉林情有獨鍾,九次駐蹕,共作詩118篇,題楹聯15幅。

泉林古蹟眾多,現存有古卞橋遺址,姑蔑城遺址及部分遺物,古卞橋,又名雙月橋,系國家級重點文物,“坐山觀虎鬥”這一成語出處的虎鬥坡,及卞莊王坐過的“觀虎石”,子在川上處,千年銀杏、贔屓碑、石舫、文武橋、泉林寺、三泉姑廟等多處古蹟。

泉群屬於山東省36個日流量大於一萬立方米的岩溶大泉之一。即使在枯水期,該泉流量並不減少。

景點介紹

據清光緒《泗水縣誌》載,泉群有名泉七十二,大泉數十,小泉多如牛毛。在約三公頃的土地上,百泉正出、懸出、穴出,如星、如雲。或流出於石竇間,或隱現於沙土內,或為淺池,或成深潭。泉大如虎口,泉小如豆粒。波濤瀠洄,如流煙之作陣;涌騰吼怒,如翻雪之成堆。五步成溪,百步成河,不以潦而盈,不以旱而涸,窮古至今,滔滔不絕,匯為巨流。泉水涌珠噴玉,澄清如晶,泉中水藻,青翠如梳,隨波飄蕩,如繪如織。泉群最負盛名者有:洗缽泉、天井泉、響水泉、黑虎泉、趵突泉、淘米泉、雙睛泉、涌珠泉、繁星泉、雙石縫泉、潘波新泉、潘波泉、甘露泉……那別具風韻的泉景,含景致於深處,藏秀氣於內在,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黑虎泉 此泉大如虎口,從黑洞中噴出,若物之奔騰,虎之怒吼,水勢滔滔,聲震千林,故名“黑虎泉”。該泉為泉群之冠。

趵突泉 此泉“若人之搏而涌擊”,如翻雪之成堆,如文豹從平地突起,聲振山谷,勢雄百澗,故名“趵突泉”。

珍珠泉 此泉從泉底冒出的氣泡,猶如串串珍珠,晶瑩明亮,裊裊上升,如雪霰散於水面,泛起陣陣水花。輕波蕩漾,戲開漣漪,實為泉林賞心悅目的一大景觀。

紅石泉 其水量次於黑虎泉。此泉因從水底噴出紅砂,如腥血之塗石,故名“紅石泉”。

響水泉 因泉水流經亂石坡,故潺潺清流,琅琅有聲,有“泉源七十二,第一響水奇”之說。

淘米泉 此泉噴出細如米粒的黃沙,隨泉花上下翻騰,猶如黃米在清澈的泉水中淘洗,形成一種奇特的自然景觀。

雙睛泉 又稱清泉,此泉從石縫中的兩個圓洞噴出,遠遠望去,猶如一雙晶瑩明亮的大眼睛。

石縫泉 此泉從斷岩罅隙中瀉出,水勢滔滔,濺起片片雪花,如飛雪流散,玉屑飛騰;如朵朵蓮花乍放,片片梨花飛舞。

潘波泉 此泉水量與石縫泉不相上下,水勢洶湧,波瀾起伏,故名“潘波泉”。

賞泉人

泉群自古以來為山東諸泉之冠,名揚天下。春秋末期,孔子來到泉林,站立泉頭,發出“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概嘆,後人立“子在川上處”碑以為紀念。清朝康熙、乾隆二帝曾十次來泉林觀泉賞景,駐蹕泉林。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臨幸於此,修行宮建御碑,惜毀於“文革”中,1997年6月,重修康熙御碑。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皇帝駐蹕泉林,在“子在川上處”碑陰鐫刻乾隆親筆書寫的自作七律詩一首,以示紀念。

陪尾山頂建有觀泉亭,山下有一石舫,長20米,寬5米,至今猶存。

特產

泉林土特產很多,如馳名中外的御膳香蛋、虹鱒魚、鱘魚等。“御膳香蛋”,古為貢品,產於泉水中的鴨蛋,經過特製加工,蛋黃呈紅色,蛋青透亮,香味濃郁,營養豐富,久負盛名,暢銷全國各地。“虹鱒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享有水中貴族的美譽。“鱘魚”,又稱鱘龍,是與恐龍共同繁衍生存於地球的古老生物類群之一,有水中“活化石“的美譽。它既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又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其肌肉中含有十多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脂肪中含有12.5%的“DHA”和“EPA”(亦稱腦白金),軟骨和骨髓中含有抗癌因子,可直接食用,素有“鯊魚刺,鱘龍骨”之說。土特產還有滿山遍野的酸棗等野果,以及兩邊山區豐產的高粱、綠豆、穀子等小雜糧,這些均是時下人們餐桌上所青睞的綠色無公害食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