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白粉病

油菜白粉病

油菜白粉病,英文名:Rape powdery mildew ,屬子囊菌亞門。除侵染油菜外,還可侵染雪裡蕻、榨菜、甘藍、捲心菜等。

主要症狀

該病主要在油菜結角期為害分枝、角果和主莖。產生近圓形放射狀白色粉斑,菌絲體生於葉的兩面,展生,後白粉常鋪滿葉、花梗和莢的整個表面,即白粉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發病輕者病變不明顯,僅莢果稍變形;發病重的葉片褪綠黃化早枯,種子瘦癟。

病原形態特徵

油菜白粉病 油菜白粉病

Erysipe cruciferarum (Opiz) Junell稱十字花科白粉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異名Ervsiphe communis (Wallr. & Fr.) Link、Erysiphe martii Lév.等。閉囊殼聚生至散生,扁球形暗褐色,直徑88~125 μm,具7~39根附屬絲,附屬絲一般不分枝,個別不規則地分枝1次,常呈曲折狀,長70~256 μm,長度為閉囊殼的1~2倍,殼內含5~7個子囊。子囊卵形至扁卵形,多具柄,少數近無柄或無柄,大小55.9~76.2×33.0~40.6(μm),內含子囊孢子4~6個。子囊孢子卵形至矩圓卵形,黃色,有的具油滴,大小16.4~23.8×12.2~15.4(μm)。分生孢子柱形,大小27.9~43.2×12.7~17.8(μ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油菜白粉病 油菜白粉病

南方全年種植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區,主要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十字花科蔬菜上輾轉傳播為害。北方主要以閉囊殼在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翌年該病初侵染源。條件適宜時子囊孢子釋放出來,借風雨傳播,發病後,病部又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多次重複侵染,致病害流行。雨量少的乾旱年份易發病,時晴時雨,高溫高濕交替有利該病侵染和病情擴展,發病重。

防治方法

1、整地播種:精細耕整土地,施好底肥,灌足底墒。選用優良抗病品種,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適期按要求播種。

2、田間管理:①做到水肥充足,採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增強油菜的抗病能力。②要在植株開始分枝時噴施促花王3號,抑主梢瘋長,促花芽分化。③在開花前噴施壯穗靈,能強化油菜生理機能,提高受精、灌漿質量,增加千粒重。

3、藥劑防治:終花期和角果期採用分墒噴藥防治技術噴施針對性藥劑,並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

發病初期噴灑2%武夷菌素(B0-10)水劑2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500倍液。有些油菜品種對銅製劑敏感,應嚴格控制藥量,以免發生藥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