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欖瘡痂病

油橄欖瘡痂病在四川、陝西、湖北、廣西等省(區)的油橄欖種植點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為害油橄欖(Olea europaea)的果實、嫩枝、葉片和幼芽等器官,是造成落果、枯梢的重要原因。

病害症狀

在果實上,一般只有一個病斑,有時2~3個病斑

油橄欖瘡痂病油橄欖瘡痂病
。初期為水漬狀褐色小點,多由果實頂端向下呈輪紋狀逐漸擴大,暗褐色,病斑中心部分略下陷,稍硬,隨後,當病斑布滿全部或大部果面時,果實皺縮變乾,成為黑褐色僵果。後期,在病斑上出現淡褐色顆粒狀分生孢子盤。潮濕時,其上產生大量桔紅色的分生孢子堆。嫩葉感病時,呈暗灰色,往往由葉尖,或葉緣向內擴展,並失去光澤。由主脈向葉面捲曲,變脆脫落而出現枯梢。老葉病斑呈黃褐色。病芽為暗灰色,容易萎縮乾枯。

病害原理

原菌為盤長孢菌(Gloeosporiun olivarum Alm.)分生孢子盤為淡褐色,分生孢子單胞,無色,梭形呈長橢圓形,大小15~24μm×4~6μm,在馬鈴薯培養基上產生菌落,初為紅色,後產生桔紅色的分生孢子堆,並轉為粉紅色或灰白色。產孢能力極強。分生孢子在水瓊脂培養基上,25~28℃下經12小時,萌發率可達96.7%~100.0%。

發生規律

病發周期

從油橄欖植株上越冬後殘存的病枝和病葉,容易分離獲得病原菌。分離菌在貝拉品種的新梢上噴霧接種,可出現瘡痂病的典型症狀,病梢率達100%,嫩葉發病率為53%~68%。氣溫16~18℃,相對濕度84%~95%時,病原菌潛育期為4~5天,發病周期5~7天。

生長良好的油橄欖生長良好的油橄欖
存留在植株上的病枯枝和病葉,是翌年病害發生的初次侵染來源,嫩葉和果實的大量發病,是當年病害流行的再次侵染來源,病原菌侵入寄主的途徑主要是皮孔、氣孔等自然孔口。果實經擦傷接種後3天,即可出現病斑,且發病率高。
在四川,油橄欖瘡痂病的周年有兩個發病集中期:5月上旬,林間新梢開始發病,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高峰期,春梢發病率可高達91%。7月下旬至9月中旬,病情不斷下降。另一高峰期出現在9月下旬至10月,秋梢發病率又顯著上升。一年內林間病枯梢率高峰期也有兩次,6月初,6月中旬至7月上旬,枯梢率達70%左右,另一次為9月下旬至10月。
在周年中,果實發病期從8月下旬開始,9月至11月,病情不斷增長,果病率達83.5%。當果實成熟變為紫紅色時,最易感病。葉片感病率低於果實感病率。發生條件

油橄欖瘡痂的發生和發展與氣候條件關係密切。春季和秋季兩個集中發病期內,日平均溫度在18~25℃之間,相對濕度為80%~90%,降雨頻繁而集中。在適宜病害發生的溫度條件下,降雨和相對濕度是促進病害發展的主要因素,雨水是病原菌在林間傳播的主要媒介,高濕有利於分生孢子的產生,萌發和侵染過程。至夏季,氣溫上升,日平均氣溫在24~29℃,相對濕度僅為62%~82%,高溫乾旱對病害的蔓延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傳播方式

病原菌還可通過插條,接穗和苗木等繁殖體進行遠距離傳播。
油橄欖各品種植株的抗病性存在較大差異,佛奧、米扎等小果型品種抗病,通常不發病,或發病較輕。大果型品種感病,貝拉品種的枯梢和果病尤為突出。

防治方法

預防措施

在控制病害上,應加強營林技術措施。首先從改善立地條件、增強樹勢人手,以提高植株抗病力。秋、冬季節,結合植株的修剪工作,徹底清除病枯枝,減少次年初次侵染來源。必要時,根椐病情進行一次夏季修剪,以清除再次侵染來源。
其次,提前採收貝拉等感病的大果型品種,以避免大量發病,同時提供製作罐頭,蜜餞之用。
再次,為了較長期控制病害,應選育抗病品種,繁育抗病苗木。

化學治療

適時選用化學藥劑或生物製劑。化學農藥以1%波爾多液,每隔15~20天噴灑一次,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早期噴施可防止在連續降雨時引起落葉。在結果期內,可選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250倍液。

生物治療

生物製劑慶豐黴素(100~150單位)對油橄欖瘡痂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林間單株和小區試驗中,連續噴施後,新梢病情基本得到控制,防治效果為49%~74%,果病也有減少。噴施慶豐黴素試驗的油橄欖植株,新陳代謝活動較為旺盛,表現在提高過氧化氫酶活性、蛋白質含量和葉綠素含量等方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