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哨所

目錄

簡介

中國軍網伊犁5月30日電朱德華攝影報導:穿梭於大峽谷中的直升飛機漸漸地在目光中遠去,15名官兵還在使勁的招手致謝,一群白鵝扇動著翅膀嘎嘎擠到隊伍邊……5月23日至30日,新疆軍區某陸航部隊第八次將伊犁軍分區15名官兵及物資空運到霍爾果斯河源地區,河源哨所又開始履行神聖的戍邊使命。
“山靜景無語,曲逕行人稀。莫嘆哨影單,花開香四季”,這首小詩是伊犁軍分區某部幹部石文斌到河源執勤哨所蹲點時寫的。5月23日,筆者自伊寧市機場搭乘直升飛機飛向河源。已經是第三次自願去河源執勤的阿拉馬力邊防連士官賈亞煒主動給我們當起了解說員。
河源哨所與毗鄰的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卡贊古里哨所僅一河之隔,距離不到300米。河源哨所防區面積260多平方公里,原為中哈兩軍共管區。2004年7月,依據中哈《邊界協定》,伊犁軍分區15名執勤官兵及物資被空運送到執勤點。動用直升飛機空運哨所也屬無奈。原來,河源地區四面環山,地勢險峻,唯一一條通往哨所的大西溝陸路通道因路途艱險,被當地牧民稱為“死人谷”。執勤官兵只能靠直升機空運往返,6月前後進入,10月份大雪封山前返回。河源哨所因故得名“空降哨所”。
轟隆隆的發動機聲音難以打消官兵俯瞰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情,山澗氣候變幻難測,有著5000餘小時飛行經歷的特級飛行員崔建新上校在確保全全的前提,儘量以最好的飛行角度滿足官兵欣賞風景的欲望。飛機忽而穿越山澗白雲,忽而翱翔清澈南天。首次去河源的列兵王超興奮地說道:“這裡的風景實在是太美了,能夠去河源執勤戍邊真是我的榮幸”。
飛機飛行了45分鐘平穩著陸。“河源,我們來了!”一下飛機,帶隊的某部副政委黃潤庭就和14名官兵一起大吼了三聲,響徹雲霄的吼叫令人振奮,不遠處哈方哨所的官兵也列隊在河對岸,鼓掌歡迎我們的到來。我們這邊是搭建整齊的板房,各類物資保障齊全,而不遠處的哨所,簡陋、單一,心中不由升騰出一股暖意。
直升飛機停留10分鐘後返回阿拉馬力邊防連繼續拉運物資,聽崔機長說,此次有20個架次拉運物資、轉移人員、空中巡邏的飛行任務,所以筆者決定等最後一個架次離開河源。
送走直升飛機後,黃副政委帶領大家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洗臉,整理軍容。各種工作千頭萬緒,那么多的物資需要整理,看著筆者詫異的眼神,副政委神秘的說,等一會你就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洗臉了。不一會兒,官兵列隊完畢,副政委宣布要舉行升國旗儀式,官兵將一面嶄新的國旗固定在旗桿上,暖風習習,花草飄香,官兵對著鮮艷的國旗舉起了右手,山谷中迎來了最神聖的軍禮。
哨所人雖少,但是管理秩序正規。白天工作,晚上站哨。在經過三天時間的營院整飭,哨所開始了沿線巡邏。班長王龍告訴筆者,“雖然山高路險峰陡,卻擋不住少數挖藥材、撿鹿角等非法越境人員的步伐,官兵們的執勤任務很重。”跟隊巡邏時筆者發現,巡邏地段多沼澤山谷,不時有官兵陷入泥潭、身體被荊棘劃破,官兵們卻沒有停止腳步,依舊不辭辛勞、無怨無悔繼續執勤。
“朱幹事,你肯定要在這裡多待幾日了。”5月26日,士官賈亞煒看著漫天烏雲對我說道。我原定要於當天下站,因為氣候原因飛機無法起飛,所以我也就只得繼續留隊。
哨所官兵中流傳著一個“姚一勺”的故事。哨長姚飛剛第一次帶隊到河源執勤,一個多月後,陰雨連綿,運送給養的飛機無法到達。生活物資告罄,官兵只能靠乾饢維持生活。後來乾饢也所剩無幾,姚飛剛只好將饢切成碎丁放進鍋里煮湯,戰士每頓分一勺,保證肚子不斷糧。為最大限度保持能量,姚飛剛命令除必須外出執勤的人員外,全部臥床休息。當時有個別戰士建議在當地捕獵野生動物充飢,姚飛剛隨即給大家上了一堂野生動物保護課,並給官兵鼓勁打氣、進行心理疏導。乾饢吃完了,哨所附近的野菜也被吃光了,在大家近乎絕望之時,天空撕開了一條縫兒,直升機將生活物資運到哨所。從此,姚飛剛便被戰士們親切地稱為“姚一勺”。
寂寞可怕,飢餓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每天與毒蛇打交道。河源原來是一片無人區,除了雜草叢生外,還有毒蛇隨時伴隨在你的腳下。有一年,排長婁基富主動前往河源執勤,可有一天深夜,暴雨不斷,一條毒蛇爬臥在他的枕頭邊,早上他醒來發現時,毒蛇還在睡夢中,他才他才免遭不測。
為了驅趕毒蛇,哨所官兵自己動手製作了巡邏途中用的驅蛇器,每次巡邏外出都隨身攜帶。他們還從山外空運一些白鵝,圈養在營區內。據說,毒蛇聞到鵝糞味,就主動躲得遠遠的。從那以後,每年進河源哨所時,官兵都帶200隻小白鵝到哨所,一邊養殖食用,一邊作為驅趕毒蛇的“生物武器”。
河源地區沒有地下水源,戰士們只能吃地表水,但是由於山上植被較多,各種腐爛的動植物毒性較大,對水源的安全有很大影響。飲水安全問題急壞了炊事班班長李剛。每天天不亮,他就要從一里外的河渠里提水倒進水缸里沉澱。半小時後,自己先嘗一下水。時間長了,李剛的舌頭都被水凍得麻木了。
後來李剛想了個辦法:在河渠邊挖一個小池塘,並與河渠連通在一起;用紗布做成魚網,捕來冷水魚放在水塘里。如果水裡有毒,首先水塘里的魚會有反應,這些魚既作為檢測水質安全的“衛士”,還可以供戰士們業餘時間觀賞,那些冷水魚也因此獲譽哨所“編外飲水檢測員”光榮稱號。
河源氣候多變,山洪時常暴發,執勤官兵的生命隨時受到威脅。一次,士官馬朋儉和戰友一起外出巡邏,返回時,河水上漲,無法過河,他們只好逆流而上。由於山越爬越險,天黑前仍找不到過河之處。黑夜來臨,氣溫降到零下20多攝氏度,電台也發不出信號。情急中,馬朋儉爬上最高山頭,把脫下的衣服點燃,為哨所官兵指示信號。寒風中,他在帽子上寫下遺書,準備長眠於深山之中,與他們一起執勤的軍犬“哈里”爬上最高山頭,不停地狂叫,救援官兵及時趕到,幸好留守人員及時趕來,挽救了他的生命。
5月30日上午,天高雲淡,山澗中響起了隆隆的直升機聲,筆者不禁留戀這個地方。“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哪裡需要哪裡去,哪裡艱苦哪安家”,在這首紅歌的激勵下,15名執勤官兵發揚“敢吃苦、能吃苦、善吃苦”的河源衛士精神,真心獻黨、無怨戍邊,站在直升飛機的懸梯上,筆者給哨所敬了個軍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