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機構
名譽主任: 張 銳(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
林憲齋(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
主 任: 丁同民(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執行主任:張新斌(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所長)
副 主 任:李立新(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穆朝慶(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秘 書 長: 陳建魁(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河洛文化與姓氏文化研究室主任)
丁同民
丁同民,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任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張新斌
張新斌,男,漢族,1960年1月生於河南新鄉市,1981屆鄭州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歷任新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等。現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所長、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研究員。主要學術兼職: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理事,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副主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太平洋學會理事,黃河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華姓氏文化研究中心(江西)特約研究員;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省中原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省科技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共河南省委統戰部特約研究員等。主要研究領域:先秦歷史與考古、黃河文化、姓氏文化、河南歷史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主持和承擔國家與省社科基金4項,參與省委省政府重大項目研究10餘項。出版專著或主持《黃河與科技文明》、《濟水與河濟文明》、《中華姓氏譜·蘇》、《百家姓》、《伏羲與中華姓氏文化》、《中原文化解讀》等書稿10餘部,發表論文與研究報告130篇左右,獲省級社科獎及其他獎項10餘項。
李立新
李立新,男,漢族,1967年2月生,1988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獲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甲骨學與殷商史。現為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姓氏祖地與名人里籍研究認定中心副主任,中國殷商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黃河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黃河文化》雜誌副主編,許由與許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河南省科學技術帶頭人。主要從事甲骨學殷商史與中原文化研究,發表論文數十篇,其中《河圖洛書與漢字起源》、《論河南運台甲骨》、《新鄭彝器之滄桑六記》、《甲骨文“□”字考釋與洹北商城1號宮殿基址性質探討》、《甲骨文貞字新釋》,分別發表於《周易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收藏》、《中國歷史文物》、《考古與文物》等雜誌,受到學術界好評。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商代宗教的原始記錄——甲骨文中所見祭名研究》,出版《百家姓書庫·徐》、《周口姓氏文化·李姓》,主編《許姓源流》、《中原文化解讀》和《河南文化藍皮書》等書。
穆朝慶
穆朝慶,男,河南滑縣人,1954年8月生。1978年考上河南大學歷史系研究生,1981年10月畢業。獲碩士學位。1982年元月,分配到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工作。1988年,獲副研究員職稱。1992年至2004年,先後主持社科院開發辦與事業部工作。2005年以來,重回業務所從事研究工作。在套用性課題研究方面:曾參預完成中組部下達的“幹部考試選拔方法與試驗研究”;主持完成省社科規劃項目“村級組織管理”;獨立完成省編委課題“事業單位編制現狀與改革思路”;合作完成省軟科學課題“貧困山區農業現代化路逕取向”。在史學研究方面,以兩宋史為主,人在《歷史研究》發表論文兩篇,在《史學月刊》、《中州學刊》、《鄭州大學學報》、《河南大學學報》、《寧夏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三十餘篇。內容涉及土地制度、戶籍制度、科舉制度、教育制度、人物思想等。多篇論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新華文摘》、《中國史學年鑑》轉載或摘錄。
陳建魁
陳建魁,男,1965年生,河南滎陽人。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現任河洛文化與姓氏文化研究室主任。為河南省民革議案提案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秘書長、河南省姓氏祖地與名人里籍研究認定中心副秘書長。學會職務有河南省歷史學會理事、河南省中原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南省傳統文化研究會理事、河南省焦裕祿精神研究會理事、河南省黃河文化研究會理事等。獨著或參與著有《中國姓氏文化》(中原農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中華林姓通史》(東方出版社2002年出版)、《中華姓氏河南尋根》(2009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河南通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源於河南千家姓》(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根在河南》(中華書局2002年出版)等著作十多部,另發表有關專業論文三十多篇、文章三百餘篇,2001至2004年先後在《中國剪報》、《大河報》、《益壽文摘》、《吳忠日報》等多家報刊上辟有姓氏文化研究專欄,共發表作品二百多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