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2011河南人民警察專用教材-招警考試一本通(贈送價值150元的圖書增值服務卡)
商品貨號:B001108
省 份:河南
版 本:2011
主 編: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開 本: 850×1168 1/16
字 數: 368千字
印 張: 23
印 次: 2010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書 號: ISBN 978-7-80208-736-1
圖書簡介
招警考試是旨在選拔合格人民警察的公職類考試。近年來,隨著招警考試的日漸升溫,作為衡量標準的考試試題也漸趨規範化,呈現出難度增大的趨勢。欲於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傲視群雄,唯有夯實基礎、勤加練習一途。
針對此種情況,中公教育專家與教材編研團隊在精準把握河南省招警考試最新變化與趨勢的基礎上,結合多年教學輔導經驗,傾力打造了這本契合河南省招警考試的深度輔導教材——河南省招警考試一本通(《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公安基礎知識》),幫助考生在保證高準確率的前提下快速作答。
本書特點
本書具有以下四大特點:
一本直通,便利考生?陴行測+申論+公安基礎知識盡囊其中
河南省招警考試分為公共科目考試和專業科目考試兩種,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屬於公共科目考試,也是各級各類公務員考試的常規考查形式;公安基礎知識是針對人民警察這一特殊職業而設定的專業基礎知識的考試,同時也是必考科目。針對河南招警考試的特點,也本著最大限度方便考生的原則,本書打破常規,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公安基礎知識三大板塊提煉成一本通,實現“一書在手,考試無憂”。
結構系統全面,收錄最新熱點?陴打造全新、高效的複習平台
本書知識系統科學,內容高度密集,在對招警考試知識點系統梳理的基礎上,又結合河南省具體考試特點,對所有題型進行了更科學的分類。
上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根據《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考點的分布將這一篇內容分為九章,深入系統地講解了考查考生行政素質和潛能的客觀性科目。本部分吸收了中公教育數百位考試與輔導專家最新研究成果——快速解題技巧和解題心得,並結合典型例題對方法在何種情況下有用和如何有效使用等情況進行了細緻分析,全方位提升考生的行測解題效率。
中篇申論,共分為九章,除了對河南省招警申論考試特點、申論作答流程、五大題型及其作答技巧、招警考試常考的小材料作文題等給予系統講解外,還悉心選取了招警考試的社會時政熱點,並對最新的河南省人民警察的熱點事件進行深入剖析,為考生提供最新、最權威、最精準的解讀。方便考生全方位地備考申論。
下篇公安基礎知識,共分為八章,系統闡述了公安機關的性質、職權,公安工作的內容、根本原則、基本政策,公安刑事司法、行政執法、執法監督及公安隊伍建設等涉及人民警察各方面工作知識。依照公安基礎知識的考點規劃章節,內容全面,知識點精煉。“考點釋義”的貼心設計將知識的講解變得深入淺出,由知識點帶知識面,使考生深入系統地掌握知識,進而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
把握最新趨勢,講解深入淺出?陴知識與技巧的完美結合
本書是中公教育專家與教材編研團隊在深入研究近年河南省招警考試及各省市同類招警考試典型真題的基礎上,充分分析招警考試的最新變化、特點和趨勢後,精心編寫而成,具有極強的前瞻性與預測性。
本書以知識系統為框架,以技巧提升為精華,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而不僅僅是“就題論題”,針對每一部分的知識要點、題型特點以及備考方法一一進行精析、精解,努力做到精、準、深、透。
本書雖精心準備,但書中難免有未盡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我們將適時修正,讓本書更加契合考試,從而更好地幫助讀者。感謝您對中公教育的長期支持,祝您早日金榜題名!
中公教育專家與教材編研團隊
2010年於北京
圖書目錄
前言(1)
上篇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第一章 數量關係——數字推理(3)
第一節 數字推理特徵分析(4)
一、數項特徵分析(4)
二、結構特徵分析(5)
第二節 數字推理直覺培養(7)
一、數字直覺(7)
二、運算直覺(7)
第三節 數字推理解題方法(9)
一、作差法(9)
二、作商法(10)
三、作和法(11)
四、作積法(11)
五、轉化法(11)
六、拆分法(12)
第四節 數列形式數字推理(14)
一、等差數列及其變式(14)
二、等比數列及其變式(15)
三、和數列及其變式(15)
四、積數列及其變式(16)
五、多次方數列及其變式(17)
六、分式數列(18)
七、組合數列(19)
八、創新數列(20)
第五節 圖形形式數字推理(22)
一、圓圈形式數字推理(22)
二、表格形式數字推理(22)
三、三角形數字推理(23)
第二章 數量關係——數學運算(24)
第一節 數學運算基礎知識(25)
第二節 數學運算解題方法(29)
一、方程法(29)
二、代入排除法(29)
三、特值法(30)
四、歸納法(30)
五、逆推法(31)
六、圖表法(31)
七、不等式法(32)
八、極端法(33)
第三節 數學運算基本題型(34)
一、計算問題(34)
二、和差倍比問題(36)
三、行程問題(37)
四、工程問題(39)
五、利潤問題(39)
六、濃度問題(40)
七、統計類問題(41)
八、容斥問題(46)
九、抽屜問題(46)
十、植樹問題(47)
十一、雞兔同籠問題(48)
十二、盈虧問題(49)
十三、年齡問題(49)
十四、日期問題(50)
十五、牛吃草問題(50)
十六、方陣問題(51)
十七、幾何問題(52)
第四節 數學運算題型擴展(54)
一、對策分析類問題(54)
二、操作問題(56)
三、推理問題(57)
第三章 判斷推理——圖形推理(59)
第一節 圖形推理解題分析方法(60)
一、特徵分析法(60)
二、求同分析法(61)
三、對比分析法(62)
四、位置分析法(64)
第二節 圖形推理規律與考點(65)
一、圖形中的幾何特徵(65)
二、圖形中的數量關係(68)
三、圖形中的相對位置(71)
四、圖形中的旋轉、移動與翻轉(71)
五、圖形中的組合與疊加(72)
第三節 圖形推理題型解讀(74)
第四章 判斷推理——邏輯推理(83)
第一節 題型介紹及備考指南(84)
第二節 直言命題題目解題全攻略(86)
一、直言命題基礎知識(86)
二、直言命題的對當關係(87)
三、三段論與直言命題的變形推理(89)
四、直言模態命題(92)
第三節 復言命題題目解題全攻略(94)
一、幾種常見的復言命題(94)
二、復言命題的真假關係(95)
三、復言命題的推理(97)
第四節 分析推理題目解題全攻略(100)
一、排除法(100)
二、代入法(100)
三、假設法(101)
四、找突破口法(101)
五、圖表法(102)
六、排序法(102)
第五節 削弱型題目解題全攻略(104)
一、削弱論點(104)
二、削弱論據(105)
三、削弱論證關係(106)
四、削弱程度的比較(108)
第六節 加強型題目解題全攻略(109)
一、加強結論(109)
二、加強論據(109)
三、加強論證關係(110)
第七節 結論型題目解題全攻略(112)
一、對題乾信息的理解(112)
二、歸納論點(113)
第八節 前提型題目解題全攻略(114)
一、前提與結論間建立聯繫(114)
二、沒有別的因素影響推論(115)
三、推論可行或有意義(116)
第九節 解釋型題目解題全攻略(117)
一、解釋結論或現象(117)
二、解釋差異或矛盾(118)
第十節 評價型題目解題全攻略(119)
一、常規評價(119)
二、找爭論的焦點(120)
三、直接評價論證方法(121)
四、找尋相似的邏輯結構(121)
第五章 判斷推理——定義判斷(123)
第一節 題型介紹及備考指南(124)
第二節 定義判斷解題全攻略(128)
一、關鍵字法(128)
二、排除法(130)
三、對比法(131)
第六章 判斷推理——類比推理(132)
第一節 題型介紹及備考指南(133)
第二節 詞項間的邏輯關係(135)
一、並列關係(135)
二、條件關係(136)
三、描述關係(136)
四、其他關係(137)
第三節 類比推理解題技巧與注意事項(139)
第七章 常識判斷(142)
第一節 常識判斷概述(143)
第二節 政治常識(144)
第三節 法律常識(148)
第四節 經濟常識(151)
第五節 人文常識(154)
第六節 地理常識(158)
第七節 科技和生活常識(161)
第八節 常見解題技巧(164)
一、關鍵字暗示法(164)
二、排除法(164)
三、現實聯想法(165)
第八章 言語理解與表達(166)
第一節 選詞填空(167)
一、實詞類選詞填空(167)
二、成語類選詞填空(176)
第二節 片段閱讀(181)
一、真題分析(181)
二、專題精講(181)
第三節 病句(203)
一、題型概述(203)
二、考點分類梳理與經典例題演練(203)
第四節 文章閱讀(208)
一、題型概述(208)
二、解題方法集萃(208)
三、典型真題精講(209)
第九章 資料分析(211)
第一節 資料分析概述(212)
第二節 資料分析常考概念(218)
一、計算型概念(218)
二、理解型概念(224)
三、能力提升訓練(226)
第三節 資料分析速算技巧(230)
一、乘除法轉化法(230)
二、分子分母比較法(231)
三、尾數法(231)
四、首數法(232)
五、範圍限定法(232)
六、數字特性法(233)
七、能力提升訓練(234)
中篇 申論
第一章 了解河南省人民警察錄用考試申論科目(239)
第一節 人民警察錄用考試申論科目情況綜述(240)
一、申論的含義(240)
二、人民警察錄用考試申論試卷結構(240)
第二節 人民警察錄用考試申論科目的命題規律及評分標準(244)
一、人民警察錄用考試申論科目的命題規律(244)
二、人民警察錄用考試申論科目的評分標準(246)
第二章 把握作答流程(251)
第一節 審題策略(252)
第二節 閱讀資料提煉要點(255)
一、深入研究給定資料(255)
二、提煉要點(259)
第三節 加工要點(264)
一、思維方式(264)
二、加工方法(265)
第三章 歸納概括類試題(267)
第一節 題型概述(268)
第二節 解答流程及方法(271)
一、解答流程(271)
二、方法點撥(271)
第四章 綜合分析類試題(277)
第一節 題型概述(278)
第二節 解答流程及方法(280)
一、解答基本流程(280)
二、四大基本分析方法(280)
三、四大題型逐一擊破(283)
第五章 提出對策類試題(288)
第一節 題型概述(289)
第二節 解答流程及方法(291)
一、對策題的解答流程(291)
二、對策的提取(291)
三、對策的結構(294)
第六章 文章論述類試題(297)
第一節 題型概述(298)
第二節 解答流程及方法(300)
一、立意(300)
二、擬題(302)
三、布局(304)
四、寫作(308)
第七章 套用文類試題(314)
第一節 題型概述(315)
第二節 解答流程及方法(318)
一、套用文類試題作答特點(318)
二、套用文類試題解答流程(318)
三、套用文類試題常見類型(318)
第八章 小材料作文題作答技巧(329)
第一節 小材料作文題的寫作技巧與策略(330)
一、應試寫作準備(330)
二、審題和立意(331)
三、選材(340)
第二節 小材料作文題的“新八股”結構(342)
一、小材料作文題結構的基本要求(342)
二、開頭、結尾和主體(343)
三、把握“新八股”結構(345)
第九章 河南省人民警察熱點(350)
第一節 時政熱點(351)
一、政治類(351)
二、經濟類(352)
三、文化類(355)
四、社會類(356)
五、生態文明類(357)
第二節 熱點事件(360)
一、“零距離”“零失控”“零過錯”“零容忍”——河南省公安開展執法工作“四零”活動(360)
二、河南省公安廳部署“整治突出執法問題,推進公正廉潔執法”專項整治活動(360)
三、李建中在省直機關介紹河南省公安廳機關黨建工作經驗:黨建工作引領公安隊伍
發展(361)
四、河南構建現代警務機制提升防控能力(361)
下篇 公安基礎知識
第一章 公安機關的性質、職能和宗旨(365)
第一節 公安機關的建立與發展(366)
第二節 公安機關的性質(371)
一、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371)
二、公安機關是武裝性質的國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372)
第三節 公安機關的基本職能(372)
一、公安機關的專政職能(373)
二、公安機關的民主職能(373)
三、公安機關的專政職能與民主職能的關係(374)
第四節 公安機關的宗旨(374)
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公安機關的宗旨(374)
二、公安機關的宗旨是公安機關性質的必然要求(375)
三、公安工作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375)
第二章 公安機關的任務和職權(377)
第一節 公安機關的任務(378)
第二節 公安機關的職責(380)
一、公安機關職責的含義和特點(380)
二、公安機關的政治和社會責任(380)
三、公安機關的法定職責(380)
四、公安機關主要警種的職責(381)
第三節 公安機關的權力(383)
一、公安機關權力的概念和特點(383)
二、公安機關的治安行政管理權(383)
三、公安機關的刑事司法權(384)
四、警械、武器使用權(385)
五、緊急狀態處置權(386)
第三章 公安工作的內容和特點(387)
第一節 公安工作的內容(388)
第二節 公安工作的特點(391)
一、公安工作整體上表現出的特點(391)
二、公安專業工作的特點(392)
第四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和根本路線(394)
第一節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395)
第二節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線(399)
一、民眾路線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線(399)
二、公安工作堅持民眾路線的必要性(399)
三、貫徹公安工作民眾路線的途徑(400)
第三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402)
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基本內容(402)
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任務(402)
三、公安機關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的作用(404)
第五章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針和基本政策(405)
第一節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針(406)
第二節 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407)
一、公安政策的概念和作用(407)
二、幾項基本的公安政策(408)
第六章 公安刑事司法和行政執法(411)
第一節 公安刑事司法(412)
一、公安機關在刑事訴中的地位(412)
二、公安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則(412)
三、公安刑事司法的主要措施(413)
第二節 公安行政執法(420)
一、公安行政執法的概念和特徵(420)
二、治安管理處罰(421)
三、幾種公安行政強制措施(429)
第七章 公安執法監督(434)
第一節 公安執法監督概述(435)
第二節 公安機關內部執法監督(438)
一、督察制度(438)
二、法制部門監督制度(439)
三、公安行政複議制度(440)
四、公安賠償制度(441)
第三節 公安機關外部執法監督(444)
一、國家權力機關監督制度(444)
二、行政監察制度(444)
三、檢察監督制度(445)
四、行政訴訟制度(447)
五、社會監督制度(448)
第八章 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451)
第一節 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概述(452)
第二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素質和職業道德(455)
第三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義務和紀律(462)
第四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人事管理(465)
一、人民警察的錄用(465)
二、人民警察的辭退(467)
三、人民警察的警銜制度(469)
四、人民警察的獎懲制度(472)
第五節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內務制度(475)
一、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的含義(475)
二、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建設的任務(476)
三、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建設的方針、原則和基本要求(477)
四、《內務條令》的基本內容(477)
中公教育·全國分校一覽表(479)
中公教育·河南省人民警察錄用考試課程輔導簡章(481)
中公教育·2011中公遠程教育熱報課程推薦(482)
主編介紹
李永新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畢業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具有深厚的公務員考試核心理論專業背景,具有十多年公務員考試輔導與實戰經驗,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各級公務員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主持研發了引領公考領域行業標準的深度輔導、專項突破等全系列教材和輔導課程,講課系統、全面、有效,倍受考生歡迎和推崇。是公考輔導領域行業標準的開創者和引領者。
張永生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資深專家、頂級輔導教師。多年來潛心致力於公務員考試的教學研究。參與編撰了中央國家機關及各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實踐中充分體現了培訓針對性強、真題命中率高的特點。成為深受考生信賴的實力派講師!
張 成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在政府機關文字綜合部門任職逾十年,曾在多家媒體發表評論性、介紹性文章近百篇、20餘萬字。結合起草文字材料工作和從事文論研究的實際經驗,對申論進行了深入、全面、系統的研究,是國內最優秀的公務員考試申論研究專家。編輯出版了中公教育申論系列叢書。
鄧湘樹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曾在組織部門工作多年,熟悉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各省公務員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具有豐富的公務員考試面試經驗。輔導課程思路清晰,條理清楚,深入淺出,幽默生動,深受廣大學員歡迎。
李 琳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中公教育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堅持系統深入的研究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目,善於發掘題型間及解題方法間的內在聯繫,對公務員考試命題方向趨勢有著準確的把握,參與編寫中公教育全系列輔導教材。在授課過程中,在傳授解題方法技巧的同時,更注重提升學員基本能力,從而使單純的應試轉變為真正的達標。其能力為本的基礎理論,在面試應試中大放異彩,幫助無數考生在考前短期內大幅提升,最終在面試階段脫穎而出。
劉 彥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北京大學物理學碩士,執教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及面試輔導造詣頗深,善於用簡單方法解決看似複雜的問題,參與出版了人民日報版公務員考試系列用書,講授生動,幽默,倍受學員推崇和歡迎。
吳紅民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碩士,對申論和面試有系統深入的研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授課藝術,是中公教育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參與編寫中公教育全系列教材,對公務員考試相關科目的研究具有強大的獨創性。
田亞東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在人事部門工作十二年,潛心研究公務員考試達九年時間,為業內頂級專家,在申論和面試方面取得多項研究成果,極具個性思維和強大的研發能力。教學經驗豐富,授課嚴謹,引經據典;課堂控制力強,善於溝通,激情磅礴。一直深受學員歡迎與推崇,人稱“魔力老師”。
李國斌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從事多年高等教育數學教學工作,對行政能力測驗科目有系統深入的研究,尤為擅長邏輯推理部分教學。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授課藝術,對公務員考試相關科目具有獨到的研究,授課邏輯思路嚴謹,語言生動幽默。以其對筆試科目考查目標的把握,繼續深入面試體系的研究,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張紅軍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具有深厚的公務員考試核心理論專業背景,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公務員考試有深入的研究,講授深刻、系統、精彩,深受考生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