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菌屬食物中毒

沙門菌屬食物中毒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由一群革蘭陰性桿菌組成的尤其是對人和動物都能導致疾病的病菌,其中以鼠傷寒、腸炎和豬霍亂桿菌最常見。其發病率高,在食物中毒各類原因中居首位,中毒症狀有多種多樣表現。一般可分為5種類型:胃腸類型、類傷寒型、類霍亂型、類感冒型、敗血症型,其中以胃腸炎型最為多見。

病因

中毒發生的原因主要是食品被沙門菌污染、繁殖,再加上處理不當,未能殺死沙門菌。在加工被污染的豬肉及內臟時,常因加熱不夠或切塊太大,食品中心部分仍有存活的細菌,食後可致中毒。另外,患病牛的牛乳,如加熱不徹底也可中毒。生、熟肉食在加工及儲存過程中,如刀具、菜板、儲存容器再次被感染,同樣會導致中毒。雖然本病全年均可發生,但大多數發生在5~10月間,其中7~8月份最多,通過蒼蠅、鼠類等污染食品、水源等,也可造成中毒。沙門菌屬的發病機制主要是由於大量活的沙門菌隨食物進入消化道,並在腸道繁殖,之後經腸系膜淋巴組織進入血循環,出現菌血症,引起全身感染。當細菌被腸系膜、淋巴結和網狀內皮細胞破壞時,沙門菌體就釋放出內毒素,導致人體中毒,並隨之出現臨床症狀。

臨床表現

沙門菌屬食物中毒的潛伏期最短2小時,長者可達72小時,平均為12~24小時。主要有三種表現類型:胃腸型、傷寒型、敗血症型,以胃腸型最為常見。前驅症狀有寒戰、頭痛、頭暈、噁心與痙攣性腹痛,繼之出現嘔吐、腹瀉、全身酸痛或發熱。每天腹瀉可達7~8次,體溫在38~40℃之間,病程約3~5天,一般2~3天腹瀉停止,體溫恢復正常,一般情況好轉。嚴重者,特別是兒童,老年人和體弱者常因脫水、酸中毒、無尿、心力衰竭等,急救不及時而危及生命。可有低鉀、低鈉等相關症狀。

診斷

本病可根據病史、發病中的表現,進一步做細菌學及血清學檢驗,即可確定診斷。

治療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嘔吐物嚴格消毒處理,必要時禁食。

2.對症治療

嘔吐甚者可給予阿托品皮下注射或口服普魯辛,劇烈嘔吐不能進食或腹瀉頻繁者,應靜脈滴注生理鹽水或葡萄糖生理鹽水。注意電解質補充。

3.病原治療

單純胃腸炎型一般不需套用抗生素治療。

預防

應禁止食用病畜、病禽,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對肉、禽、奶、蛋類食品加工,儲存應嚴防污染。食用時要煮熟、煮透,存放,加工時生熟食物要分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