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四月八

沙溪四月八

沙溪四月八,指流傳於廣東省中山市沙溪鎮聖獅村和象角村地區在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舉行的民俗巡遊活動,活動期間舉行龍、鳳、蚌以及飄色等一起盛大的表演。2009年入選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信息

中文名:沙溪四月八
沙溪四月八節日活動沙溪四月八節日活動

遺產級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項目類別:民俗批准文號:粵府〔2009〕112號
批准日期:2009年10月16日
申報單位:廣東省中山市沙溪鎮

文化背景

在中山的沙溪鎮聖獅村象角村,每年四月八,都有大型的民間藝術出巡,公元1736-1795年(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香山縣誌》第三捲風俗篇中,就已有過有關沙溪四月八習俗記載:“四月八日僧家浴佛里社祭神於廟,曰轉龍頭,是日,里人奉祠,鑼鼓旗幟歌唱過城,市日迎神,家以錢米施之,或裝為神龍,歌舞數日而罷……”可見“四月八”來自於佛教信仰活動。

歷史淵源

沙溪四月八習俗起源於17世紀中期(明末清初)。當時的聖獅象角村是一個面臨汪洋大海的小島嶼(村中有明顯的獅山海蝕遺址),村民多以捕魚為生。17世紀中期村民在村中發動蓋起了大王廟供奉起“南海廣利洪聖龍王”神像。明末清初,沙溪的聖獅、象角一帶發生瘟疫,村民很多都病倒了,當年缺醫少藥,人們將健康寄託於洪聖廟,
沙溪四月八節日活動沙溪四月八節日活動
一番問卜之後,洪聖王將舞龍的意旨告之村民。於是,在農曆四月八浴佛節這一天,村民將木龍、金龍、銀龍等在大王廟進行一番拜祭後,為龍進行點睛。然後,沿著聖獅、象角一帶的大街小巷熱鬧舞動,當龍舞過時,家家戶戶都燒炮竹迎接,濃濃的炮竹硫磺硝煙將村中的每個角落都熏遍,聖獅象角一帶的瘟疫就消失了,村民恢復了健康。後來,每年的四月八還發展為龍、鳳、蚌以及飄色等一起盛大出巡。

活動內容

歷史上,聖獅、象角兩個村緊連在一起,無論行政上如何分合,這兩個村每年的四月初八大型民間藝術巡遊活動從來不分家。自從17世紀中期明末清初每年四月初八都舉行盛大游龍活動之後,聖獅村的彭述等扎作藝人,
..
先後扎作了金龍、銀龍,聖獅舞金龍,象角舞銀龍。四月初八出巡,金龍銀龍都首先聚集到聖獅來,上午游遍聖獅村,下午游遍象角村,這種“合作”,歷百年而不變。聖獅、象角兩村的村民萬人空巷地參與這項盛大的民間藝術活動,年輕力壯的男性參加舞龍舞獅,年輕貌美的姑娘組成鮮花隊參加巡遊,天真活潑的小孩子扮演飄色的色腳和色芯,勤勤懇懇的中年婦女負責為巡遊隊伍端茶遞水。至於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到了這一天也閒不著,他們在家裡煲好大煲大煲的菊花茶和各式糖水,蒸好大碟大碟的粉果和欒茜餅擺在家門口,讓參加巡遊活動的人員經過時免費享用。至於那些旅居港澳和世界各地的鄉親,到了這一天也會不顧路途遙遠趕回家鄉參加巡遊活動。四月初八,聖獅村一片熱鬧和諧。

傳承情況

聖獅村和象角村的村民,對四月八民間藝術大巡遊這一習俗的熱衷百年不改。村民和海外華僑、港澳同胞自覺為巡遊活動捐款,以支持活動的費用所需。2003年“非典”肆虐,社會上很多大型的聚集活動都取消,但沙溪的四月八活動依然按時進行,濃濃的硫磺將聖獅村進行又一次徹底的“洗街”,村民個個強身健體,生活安定。每年聖獅村舉行龐大的四月初八巡遊活動,需要一定的費用支出,而這項活動從誕生之日起就得到村民的支持。早年村民自覺捐出谷餉等做經費,後來經濟環境好了,村民就按自己的能力捐出款項,而在聖獅村設廠的中外企業,也十分支持這項民間活動,每年都捐出大筆資金。為此,聖獅村還成立了慈善福利基金會對所有捐款進行管理,除了活動之外,如有剩餘,則要劃歸村中的學校支持教育,福蔭子孫後代,或是辦好老人福利,並且,每次出巡都將捐獻者的名字及金額寫在大大的牌匾上參與巡遊,使捐獻者有一種為家鄉出力的自豪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