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7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3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1戶(分別占總數的70%和57%)。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9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公里。拖拉機1輛,機車10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6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2.77畝,有效灌溉率為2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2.7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8 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人口衛生
2008年截至,該村有農戶37戶,共鄉村人口142人,其中男性70人,女性72人。其中農業人口129人,勞動力97人。該村有漢族140人,彝族1人,哈尼族1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6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0%。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8公里,距離鄉衛生院9公里。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技術管理水平差,交通避塞,種、養殖業技術得不到更新,影響經濟發展。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為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推廣種植有一定特色的經濟林果,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樂在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東村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8公里,距離中學9.5公里。2008年截至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3人,其中小學生18人,中學生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