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沙口集鄉](/img/7/b38/nBnauM3XzYjNzcTMzUzMzADMzITM1czN5EzMwADMwAzMxAzL1M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沙口集鄉逐步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在企業登記、金融貸款、財政支持等方面作出一系列便民、優惠、快捷的服務政策和措施。對重點項目建設實行四位一體的項目包保責任制,在資金、土地、技術等方面優先扶持,建立了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大力度整治經濟環境,最佳化環境,搞好發展服務。努力營造“重商、親商、安商”的社會氛圍。目前,行政執法部門“吃、拿、卡、要”的少了,提供服務、信息政策諮詢的多了,態度好了。針對當前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特別是農產品上市、農業產業化企業需要大量流動資金,在財政、信貸等方面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傾斜,保證企業正常運轉。
歷史沿革
1953年建沙口集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設鄉。1997年,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4.2萬,轄集西、集東、陳小屯、沙疙瘩、杜二莊、大斜街、李家口、南沙口、段家莊、南北拐、崗上、牛馮莊、大屯村、大莊、六十町、河溝、張家河、斗門、鄭二莊、大楊莊、小楊莊、北辛莊、東張莊、劉屯、馬頭、小斜街26個行政村。
經濟建設
![沙口集鄉](/img/5/920/nBnauM3XwMDNxATO3UzMzADMzITM1czN5EzMwADMwAzMxAzL1M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沙口集鄉重點發展蔬菜產業,通過資金幫扶、政策支持、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評比蔬菜種植能手等手段,進一步激勵農民大力發展蔬菜產業,與德政鎮聯合在兩地建成了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並形成了2.5萬畝特色蔬菜和出口創匯蔬菜園區。該蔬菜區蔬菜種植面積11萬畝,其中無公害蔬菜5萬畝,年產量30萬噸。在國內銷售主要以天仙果菜市場為主要銷售渠道,蔬菜銷售輻射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周邊省市縣。由於該鎮蔬菜產業發展迅速、檔次提升,湧現出了永豐果蔬、華騰果蔬等一批出口企業。
沙口集鄉積極鼓勵民企科技創新,把科技創新作為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第一舉措,加大科技宣傳普及力度,鼓勵民營企業進行科技創新。每年組織民營企業和主管部門參加各類招商、貿易、科技會展洽談活動,與經濟發達地區和科研院所廣交朋友,建立長期科技合作關係,開展科技研發,引進專利技術,促進民企產品更新換代。
林業發展
![沙口集鄉](/img/9/934/nBnauM3X4MTN2EDO1YzMzADMzITM1czN5EzMwADMwAzMxAzL2M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通過抓好農林複合經營農田林網精品工程建設,使鄉鎮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林業資源快速增長,林果產業結構更加趨於合理,路河渠基本實現綠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建成比較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和比較發達的林果產業體系,基本實現農田林網化、路渠林帶化、農林複合化、果品優新化,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沙口集鄉充分發揮林業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和社會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建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文明生態家園。
文化遺產
![沙口集鄉](/img/6/749/nBnauM3XyAzM1cTO0czMzADMzITM1czN5EzMwADMwAzMxAzL3M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這種土布織染在現代紡織業的衝擊下,紡車停搖、織機下崗、染房關閉,民間織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當人們再次認識到土布織染所蘊藏的多重價值的時候,歷史的時鐘已經指向2005年7月,鄉政府普查人員進鄉村、入農戶、訪織女、找土布、尋覓織機和紡車,搶救民間織染專項行動迅速展開。2006年6月,“魏縣土紡土織”被列入河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