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州志

《沂州志》是是一部記述古地沂州地域的自然和社會,歷史和現狀的資料文書,明代嘉靖年間成稿, 後又經明代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和清代康熙十三年(1674年)兩次修纂。

基本信息

《沂州志》是一部記述古地沂州地域的自然和社會,歷史和現狀的資料文書,明代嘉靖年間成稿, 後又經明代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和清代康熙十三年(1674年)兩次修纂。

創作背景

《沂州志》最早成稿於明代嘉靖年間(稿件現已佚失),數十年後,1608年(明代萬曆年三十六年)時任沂州知州徐汝冀等人重修《沂州志》,原書十卷本,被後人稱為“明萬曆《沂州志》”。
七十四年後,1674年(清代熙十三年),時任沂州知州邵士在“明萬曆《沂州志》”版本基礎上重修《沂州志》,此版本是《沂州志》最後一個版本,原書八卷八冊,長寬:24.7×15,該書分別從規制、政事、官常、仕進、人物、藝文六個方面仔細介紹了古地沂州詳細概括。

內容簡介

沂州——北周置,治即丘(今山東臨沂東南)。隋移臨沂,唐,宋,元,明,清沿用,清雍正時升府,下轄莒州、蘭山縣、郯城縣沂水縣蒙陰縣費縣等。民國廢府,以府治為臨沂縣。
沂州古城大致位於今山東省臨沂市城區內,是山東省臨沂市的古稱。今天的臨沂市全部,日照市的大部分,及沂源、臨朐、贛榆等地都曾屬於古沂州的範圍。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 置附郭蘭山縣,降莒州為散州。屬沂州府。 有蘭山、郯城、費縣、沂水、蒙陰、日照、莒州6縣1州。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府撤州, 實行省、道、縣三級制。
從清雍正十二年以後,沂州古地不再修纂《沂州志》,改修《沂州府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