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縣大雲院

沁縣大雲院

位於山西省沁縣城西13公里郭村,南向,占地面積800平方米。始建於宋代,金大定年間(1161-1189年)重修,並命名大雲禪院。現僅存正殿、前殿。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梁架規整,大木構架尚有許多宋初做法,據此判定正殿為宋金建築。寺內現存修寺碑及金代敕賜寺碑,記述金崇慶元年(1212年)乞書寺名經過。

基本信息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山西

沁縣大雲院V-244

簡介

沁縣大雲院位於山西省沁縣城西13公里郭村,南向,占地面積800平方米。始建於宋代大定年間(1161-1189年)重修,
..
並命名大雲禪院。現僅存正殿、前殿。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梁架規整,大木構架尚有許多宋初做法,據此判定正殿為宋金建築。寺內現存修寺碑及金代敕賜寺碑,記述金崇慶元年(1212年)乞書寺名經過。大雲院東側另有一座道觀,名清和觀,創建於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現存獻殿和後殿,與大雲院一併保護

據碑碣與沁州志記載

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477-499年),北宋重建寺院,現存山門、正殿。正殿為宋代遺構,山門為清代所建。院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積927.2平方米,一進院落。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平面近方形,單檐懸山頂。檐下柱頭斗栱四鋪作出單抄,補間施隱刻栱。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前後搭牽通檐用四柱。柱礎為青石質,寶裝蓮花式。正殿雖規模不大,但梁枋、斗栱布局疏朗,用材碩大,梁架結構簡煉,手法古樸,主體結構保留了宋代形制。院內保存有金碑2通。

歷史

始創年代不祥,據碑文記載,金崇慶元年(1212年),有本村張舜即村眾等相率而告於有司納其鈔,乃就平陽府降敕牒,其額曰“大雲禪院”。證明至遲金代既有,明清兩代亦有過重建和增葺。現僅存山門、正殿,正殿為金代遺構,山門為清代所建。

..

院址坐北朝南,南北長38米,東西寬24.4米,占地面積927.2平方米,呈一進院落。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平面近似方形,單檐懸山頂。坐落於高1.13米的石砌台基上,檐下柱頭斗?四鋪作單抄,補間施隱刻?。梁架結構為四椽袱對前後搭牽,通檐用四柱。柱礎為青石質,寶裝蓮花柱礎,花瓣飽滿,雕刻精美。正殿雖規模不大,但梁枋、斗?布局疏朗,用材碩大,梁架結構簡煉,手法古樸,主體結構保留了金代形制。院內保存有金碑2通。

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範圍:東以東圍牆向東10米;南以南圍牆向南28米;北以北圍牆向北19米;西以西圍牆向西22米。建設控制地帶:面積24000平方米。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界限:東、西、南、北各向外500米

景區相關資料

沁縣城西13千米的郭村鎮郭村村中。四周民舍毗鄰,林木掩映。據碑碣與沁州志記載,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477-499年),北宋重建寺院,金大定十二年(1180年)重修時買到空名院額一道,題名大雲禪院。金崇慶元年(1212年)正式敕用。元明清時期屢有修葺。

壁畫隱約可見壁畫隱約可見

寺院坐北向南,共有兩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前殿、後殿,兩側有朵殿、配殿、廊房等建築。現僅存前殿、後殿等主體建築。前殿,亦稱中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四架椽屋,單檐懸山頂。梁架簡潔,斗拱精緻,菱形格扇,攔額雀替,雕刻華麗,為清代重修時的風格。後殿為寺院中現存的一座主要建築,廣深三間,高台築殿,平面形制為正方形,六架椽屋,單檐懸山頂。柱礎石質,上雕覆蓮瓣,花瓣清晰,刻制精細。檐柱的側角升起顯著,殿內四根金柱柱頭卷剎緩和。柱頭斗拱為五鋪作單鈔單下昂,重拱計心造。梁架斗拱用材敦厚肥實,木作手法古樸洗鍊。內外護牆部砌築2.5厘米厚的防潮隔板,此種做法在他處所少見。砍磨磚下望牆灰縫極細,幾乎無法辨認。殿內明間上部添置天花板,為明清重修時後加之物。東西山牆頂端殘存40多平方米壁畫,圖案精美,格調高雅,已被近人白灰塗沫,幾乎無法辨認。屋面坡度較為和緩,出檐較深,檐出微微向上,具有柔和飄逸之美感。正脊垂脊琉璃鴟吻、吞口,脊剎垂獸,色質渾厚,圖案精美。兩山博風、懸魚、惹草點綴得當。殿前存重修碑及金代敕賜寺名碑兩通,記載了金祟慶元年重修寺院與敕賜寺名之詳情。沁縣大雲院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該村內的古民居甚多,形式豐富,造型精美,值得鑑賞。

清和觀在大雲院東側的一所學校內,創建於元大德年間,與大雲院一併列為保護範圍。前殿毀於去年的一場大火,在殘垣斷壁中還能發現大面積的道教壁畫,線條流暢,人物神態逼真,並採用瀝粉貼金的工藝,可與永樂宮、青龍寺壁畫相媲美,只可惜暴露在日照雨淋中,看來離歸終之日不遠矣。後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前檐斗拱有各種吉祥動物的雕飾。此殿內部也繪製大面積的壁畫,保存完好。

大雲院環境整治項目

大雲院位於我縣郭村,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雲院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447—499),北寧重建,金大定十二年(1180)重修,金崇慶元年(1212)正式敕用,元明清時期屢有修葺。寺院座北向南,南北長38米,東西寬24.4米,占地面積927.2平方米,現僅存前殿、後殿等主體建築。大雲院院內建築形制較殊、結構華麗、技法純熟,極具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由於大雲院周邊環境及建築台基台面、四周牆體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損毀,管理條件、公共基礎設施及利用展示功能不足,周邊環境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急需加強。省發改委批准列入《國家“十一五”搶救性文物保護設施建設專項規劃》。

建設內容包括圍牆修建625米、台階加固100平方米、建築拆遷4300平方米,地面硬化6500平方米、線路改造1300平方米、道路改造400米、給排水工程、公共廁所1個、消防工程、綠化工程3000平方米、停車場500平方米、管理用房200平方米、避雷工程、信號塔遷移等。該項目總投資775萬元,其中申請國家專項資金465萬元,地方配套310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