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西省氣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贛府廳發〔2011〕53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江西省氣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江西省氣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加強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事關國計民生,事關黨和政府重大決策。根據《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氣象發展“十二五”規劃》以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等,編制江西省氣象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主要闡明“十二五”時期全省氣象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工作任務和政策措施,是未來五年全省氣象事業發展的重要指導性檔案。
一、發展基礎和面臨形勢
(一)“十一五”時期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間,江西省氣象部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中國氣象局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大力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持續保持氣象事業快速發展勢頭,氣象工作在防災減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人民民眾福祉安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氣象防災減災成效顯著。“十一五”時期,“中尺度自動站網和突發公共事件氣象應急回響工程”、“江西省空中雲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和“江西省防災減災科技中心工程”三個重點氣象工程項目建設快速推進,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明顯提升。全省氣象部門大力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和應急服務,有效應對了“聖帕”颱風、“格美”颱風、“桑美”超強颱風、2007年嚴重乾旱、2008年低溫雨雪冰凍和2010年特大暴雨洪澇等重大氣象災害,圓滿完成了2008年奧運會火炬傳遞、國慶60周年慶典、中央領導視察江西、第五屆中博會和鄱陽湖生態文化節等重大活動的氣象保障服務,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氣象災害造成經濟損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世紀末的3~6%下降到目前的1~3%。
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穩健起步。江西省氣候變化監測評估中心成立,出台了《江西省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等。江西省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成立,組織多部門開展了氣候變化對農業、林業、水資源、生態影響評估和鄱陽湖流域氣候變化綜合影響評估。積極開展氣候變化科普、宣傳工作,提高了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
公共氣象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公共氣象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領域不斷拓寬,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覆蓋面不斷擴大,氣象情報和災情收集、處理、反饋速度不斷加快,氣象服務效益評估在全省18個行業展開,氣象服務公眾滿意度達80%以上。公眾服務產品內容日趨豐富,全省每天電視天氣預報播出節目165套,廣播播出節目30套。專業氣象服務有序推進,完成了全省中國小防雷安全風險排查,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氣象服務工作富有成效。首次開展我省飛機人工增雨作業、地面火箭高炮人工防雹作業並實現業務化。全省共開展地面人工影響天氣作業7692次,累計增加降水134.63億立方米,直接經濟效益53.85億元。
氣象預報預測水平有效提升。逐步完善以數值預報產品為基礎的精細化預報系統,建立了短時臨近預報、災害性天氣落區預報、定量降水估測預報等業務系統,開展了中尺度天氣分析和精細化天氣預報業務,提高了氣象信息加工、分析預測能力。預報產品不斷豐富,達10餘類76種。與“十五”末相比,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提高3%,暴雨等災害性天氣預報準確率提高7%,年季旱澇預測準確率提高5%,冷暖氣候預測準確率提高5.2%。
綜合氣象監測能力不斷增強。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初具規模,新增了1部新一代天氣雷達和1部移動應急雷達,建成了1535個區域氣象自動站,新增了雷電、基準水汽、生態與農業氣象、風能資源、太陽能資源、大氣成分、負氧離子和酸雨等觀測站點。初步建成地面網路和衛星廣播相結合的通信網路系統,新一代國內氣象通信系統投入業務試運行。初步建立省級氣象資料質量控制業務流程,加強了衛星、雷達和自動氣象站等各種實時觀測資料的套用,提高了對暴雨、颱風、短時強降水、雷電、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和預警能力。
氣象科技和人才隊伍建設富有成效。全省氣象部門科技立項373項,其中省部級以上50項,科研經費1700餘萬元,比“十五”增加70%。有35項氣象科技成果獲地(廳)級以上獎勵,其中11項獲省部級獎勵。有60項科研成果投入業務套用,其中4項成果在全國推廣使用。氣象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本科以上學歷人員達47%,中級以上職稱人員達60.2%,有2人分別被評為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被評為國家級首席預報員,5人入選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庫。
氣象依法行政工作穩步推進。氣象法規建設進一步加強,出台了《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意見》、《江西省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及傳播管理辦法》、《江西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和《關於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實施意見》。制訂了《雷電災害等級預報》國家標準、《森林火險氣象等級》等3項行業標準和《江西省雙季稻氣象災害指標》等3項氣象地方標準。氣象法制機構和隊伍進一步健全,建立了一支由616人組成的、專兼結合的氣象行政執法隊伍。
和諧氣象部門建設成績斐然。黨建和文明創建工作卓有成效,全省氣象部門全部建成文明單位,其中市級以上文明單位占97%,有2個單位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全省氣象系統連續三屆獲“江西省文明行業”稱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穩步加強,新時期氣象人精神得到進一步弘揚,呈現出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基層氣象台站建設展現新貌,全省87個氣象台站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1億元,較“十五”增長96.7%,一批台站的水電、排污、圍牆、觀測場地等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九江縣、浮梁縣、上栗縣、蘆溪縣等四個新建縣級氣象機構建設有序推進。
(二)“十二五”時期氣象事業發展面臨形勢。
“十二五”時期,是江西省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重要時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氣象事業發展面臨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黨和政府更加重視氣象工作。近年來,中央領導同志對氣象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提升“四個能力”、建設“四個一流”。江西是氣象災害嚴重的省份之一,氣象災害及其引發的次生災害,直接威脅廣大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影響全省經濟社會的發展。省委、省政府要求氣象工作立足省情,主動融入大局,在氣象災害防禦中,充分發揮“發令槍”、“訊息樹”和“參謀長”的作用,不斷增強氣象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應對氣候變化備受全社會關注。隨著全球氣候持續變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出多發、突發、重發的態勢,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不斷加重,已成為影響江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引發的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等問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加強氣候變化的監測、分析,提升極端氣候事件監測預警能力,開展氣候變化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評估,尋找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對策措施,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科技水平,賦予了氣象事業發展新任務。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對氣象保障提出新的要求。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以江西省30%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省近50%的人口,創造了60%以上的經濟總量。但由於鄱陽湖區域災害性天氣頻繁、鄱陽湖水位變化異常,連續多年出現歷史罕見低水位,直接影響了鄱陽湖區生態和經濟功能的發揮。更好地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提供氣象保障服務,大力提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氣象監測預警服務能力,顯得刻不容緩。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賦予氣象事業新使命。“十二五”時期,全省將進一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規模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探索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的新模式。在全省調整農業、林業產業結構和布局,最佳化水資源配置,改善能源結構,開發利用空中雲水資源,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以及強化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蘊涵了大量的氣象服務需求。適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是新時期賦予氣象部門的新使命。
構建和諧社會對氣象服務提出更多需求。氣象信息是民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民眾對氣象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多。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公眾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生產的公共氣象服務,迫切要求進一步加強氣象服務能力建設,切實履行好公共氣象服務職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對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完善氣象災害應急防禦機制、建立健全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增強全社會預防和處置氣象災害能力都提出了更多需求。
“十一五”期間,江西省氣象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面對“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新需求,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差距。主要有:綜合氣象觀測體系尚不完善,氣象預報預測水平有待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能力仍較薄弱,氣象災害防禦體系亟待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支撐能力有待提高;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不夠健全;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區域覆蓋率和作業效果有待提高;基層氣象台站基礎設施較為薄弱,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二、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公共氣象的發展方向,堅持把提高氣象服務水平放在首位,著力強化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氣象服務,大力推進氣象科技創新,加強一流裝備、一流技術、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設,不斷提高氣象預測預報能力、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和開發利用氣候資源能力,大力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為江西實現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提供一流的氣象服務。
(二)基本原則。
堅持服務引領。圍繞江西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公共氣象服務引領現代氣象業務發展,為建成結構完善、功能先進的氣象現代化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突出重點。以提高氣象預測預報能力、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和開發利用氣候資源能力為重點,不斷提升氣象服務能力和水平。
堅持服務民生。不斷豐富氣象服務產品,拓展服務領域,改善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水平。積極推進公共氣象服務均等化,讓廣大人民民眾共享一流的氣象服務。
堅持改革創新。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完善氣象業務、科技、人才發展等方面的體制機制,不斷增強氣象事業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科技支撐能力。
(三)主要目標。
到2015年,基本建成結構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公共氣象服務系統、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和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建成較為完善的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和氣象人才體系,氣象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氣象保障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氣象事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全省氣象整體實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明顯提升。基本建成適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進一步提升,預警信息發布時效性進一步提高,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質災害氣象服務能力明顯增強,防雷減災氣象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
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支撐能力明顯提升。氣候變化監測、預估、影響評估能力進一步提升,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的服務水平明顯提高,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進一步加強。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氣象保障能力明顯提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氣象防災減災體系進一步健全,鄱陽湖氣候與生態遙感監測中心建成並投入運行,大湖流域氣象服務新模式的探索成效明顯。
公共氣象服務能力明顯提升。決策氣象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公眾氣象服務客群面明顯擴大,專業專項氣象服務效益更加明顯。
氣象現代化體系進一步完善。氣象預報預測水平進一步提高,綜合氣象觀測網進一步完善,氣象信息網路與裝備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
氣象社會管理職能進一步強化。氣象法規體系及標準化建設穩步推進,氣象依法行政能力明顯提升,氣象探測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體系。
“十二五”期間江西省氣象事業發展主要指標
·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公眾氣象服務滿意率達到90%以上。
·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5%,暴雨等災害性天氣24小時預報準確率提高4%,短期氣候預測水平提高3%-5%,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提前15~30分鐘以上發出。
·農業氣象災害預報準確率達到70%以上;農用天氣預報、情報信息服務覆蓋面達到90%以上。
·新增區域自動氣象站1818個,建設中小河流、山洪地質災害、高速公路等氣象監測網;新建60個城市環境氣象監測點。主要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覆蓋率達到85%以上;新增新一代天氣雷達4部、風廓線雷達11部,X波段移動雷達17部。
·新建1個空地結合的人工影響天氣特種監測網、1套綜合業務系統、1個飛機人工增雨基地、2個效果評估基地,人工增雨率提高5%-10%。
·新建1個重點實驗室、1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建5個具有學科優勢和本省特色的氣象科技創新團隊。
·列入政府監管的建設項目防雷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覆蓋率達到100%,重點單位的防雷裝置定期檢測率達到95%以上,全社會防雷裝置應當檢測覆蓋率達到50%以上。
·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比例達到70%,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比例達到18%。爭取有5人進入中國氣象局“雙百人選”隊伍。
·國家基準站、基本站和40%以上的一般站基本達到“一流台站”水平。氣象探測環境破壞嚴重的台站完成遷移任務。
三、強化公共氣象服務,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氣象保障水平
(一)強化氣象防災減災服務。
進一步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報能力。充分利用各種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果,加強氣象災害的實時監測分析。加強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等重大天氣過程中短期天氣預報和短期氣候趨勢預測,重點加強暴雨(雪)、乾旱、颱風、大霧等災害及其影響的中短期連續性、精細化預報服務,以及雷電、冰雹、大風、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的短時臨近預報預警服務。
進一步提高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能力。依託各種社會資源,大力拓寬氣象預警信息的發布渠道和覆蓋面。建立完善氣象部門與政府應急管理平台、氣象災害敏感部門和行業、公共媒體之間互連互通的氣象災害信息發布平台和突發公共事件預警發布體系。加強預警信息發布規範管理,完善預警信息傳播手段,加強基層預警信息接收傳遞。依託農村公共服務平台,加強農村、偏遠山區等氣象預警信息傳播能力建設。
進一步提高氣象災害風險管理能力。深入開展氣象災害風險普查,重點加強公共場所、人群密集場所等災害高風險區的氣象災害隱患排查,建立氣象災害風險資料庫,開展氣象災害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風險評估和風險區劃。加強氣象災害風險發生規律和風險控制技術研究,健全氣象災害風險管理機制,提高全社會氣象災害風險管理水平。
進一步提高氣象災害防範應對能力。編制和實施各級氣象災害防禦規劃,建立分災種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建立氣象災害防禦信息共享平台和社會動員機制。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基層隊伍建設,氣象信息員人數發展到2萬人以上。加強軍地和部門聯防互動,建立和完善氣象與工業和信息化、公安、民政、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交通運輸、鐵道、水利、農業、衛生、安全監管、林業、旅遊、地震、電力監管等部門及部隊之間的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聯動機制,實現信息實時共享。加大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力度,深入推進氣象防災減災知識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提高全社會氣象防災減災意識和公眾自救互救能力。
進一步提高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質災害氣象服務能力。加強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氣象觀測系統建設,最佳化完善新一代天氣雷達、移動雷達、風廓線雷達、鄉鎮加密自動氣象站等監測布局,消除氣象監測盲區。強化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服務,提高市縣級短時臨近預報預警、定量降水估測預報和強降水精細化監測分析水平,發布流域面雨量預報。加強暴雨山洪氣象災害信息共享及套用服務,完善山洪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發布手段,提高預警信息的覆蓋面、有效性和時效性。
進一步提高防雷減災氣象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雷電監測網和雷電綜合監測信息資料庫與共享系統,開展雷電診斷分析、預警方法技術研究和雷電預警產品研發。積極開展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和雷電災害調查鑑定工作,加強新建建築物防雷裝置設計審核、竣工驗收工作,提高已投入使用的防雷裝置的定期安全檢測覆蓋面。建設農村和中國小校防雷減災示範工程,堅持示範帶動,以點帶面,推進防雷減災工作。
(二)強化應對氣候變化服務。
加強氣候變化監測。在農田、森林、水域、濕地、城市等建立五種不同類型的氣候變化綜合監測站,掌握全省重點區域溫室氣體濃度動態變化和地區間差異,揭示氣候變化對全省敏感行業的影響。完善風能、太陽能資源長期觀測站網,為全省開發利用風能、太陽能提供科學依據。
加強氣候變化監測評估中心能力建設。建立江西省氣候變化綜合影響評估業務體系和業務平台,開發氣候變化對農業、林業、水資源、能源安全、生態系統等方面的綜合影響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模型,製作氣候變化綜合影響評估系列產品。建立健全江西省氣候變化決策信息支撐業務系統和平台,開展氣候變化背景下全省農業、林業、水資源、能源安全、生態系統等方面的適應對策分析和脆弱性評估,為全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支撐。
推進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工作。開展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開發評估業務,為進一步最佳化江西省能源結構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開展農業氣候精細化區劃,開展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力布局、種植結構和農業氣候資源的利弊影響分析,為農業適應氣候變化提供科學依據。加強氣候資源的管理,通過局地氣候資源規劃,對重大工程建設等進行氣候監測。積極開展農業、林業開發利用氣候服務,開展城市氣候環境調控及城市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服務。積極推動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立法工作。
強化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 建立城鄉規劃、重大工程建設的氣候可行性論證制度。推進針對城鄉規劃、重大區域性經濟開發、農業結構調整等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做好公路、鐵路、機場、水庫、核電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氣候可行性論證服務。
(三)強化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氣象服務。
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氣象災害加密監測系統、氣象實時通信業務系統、業務技術保障系統以及業務綜合監控系統。建立基於鄱陽湖流域的強對流天氣短時臨近預報系統、暴雨洪澇和乾旱預測預警系統以及高溫熱浪、低溫冰凍、大霧等高影響天氣預報預警系統。
建立應急指揮業務平台和移動平台,完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網路。建立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災害防禦機制,完善各級氣象災害防禦規劃和應急預案,完善部門應急聯動機制,建立應急論證準備制度,加強氣象災害防禦科學普及等。
建立鄱陽湖氣候與生態遙感監測中心。建設包括衛星接收系統、氣候與遙感地面輔助觀測系統、監測分析平台和產品服務與分發系統的鄱陽湖氣候與生態遙感監測南昌中心以及共青城氣象衛星觀測地面試驗基地。開展鄱陽湖氣候與生態的實時動態遙感監測,實現對全省農田、森林、水域、濕地、城市等典型生態系統的監測、分析與評估。
完成《〈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實施方案》相關任務。牽頭實施《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氣象災害應急示範工程》,建設更加嚴密的氣象災害監測系統,更加完善的氣象信息網路系統,更加準確的預報預警業務系統,更加快速的氣象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更加高效的人工影響天氣系統,更加科學的氣象災害應急回響機制等,全面提升氣象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建設和發展的應急保障和科技支撐能力。
積極參與新增優質稻穀生產能力工程建設、農村農業信息網路建設、風電場建設。積極參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專項規劃,建立五河流域突發氣象災害預警預報應急系統和人工影響天氣系統、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與評估系統、農業氣候資源綜合利用系統,充分發揮氣象科技在《生態林業發展規劃》、《生態農業發展規劃》、《五河流域治理規劃》中的積極作用。
探索大湖流域氣象服務新模式。借鑑國內外大湖流域氣象服務的成功經驗,重點在氣象災害防範應對、生態建設氣象服務、生態產業氣象服務、氣象災害應急體系建設及其體制機制建立上進行探索,初步建立特色鮮明的大湖流域氣象服務新模式,為全國大湖流域的氣象服務和氣象防災減災提供示範。
(四)強化氣象為農服務。
推進城鄉公共氣象服務均等化。以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為抓手,以公共氣象服務覆蓋城鄉、區域均衡、全民共享為目標,以提升農村氣象災害防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民生產生活氣象服務能力為主要任務,大力提升“三農”發展的氣象保障水平。
健全農業氣象服務體系。針對地方需求建立完善農業氣象觀測系統。加強農用天氣預報服務系統建設,開展現代農業氣象精細化服務,提高幹旱、洪澇、低溫冷害、高溫熱害等重大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和評估能力。強化糧食安全氣象保障服務,積極參與江西新增百億斤優質稻穀生產能力工程建設,為確保五年新增糧食產量50億斤提供氣象保障服務。
完善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立完善農村氣象防災減災組織體系,進一步健全農村氣象災害防禦機制。建立以預防為主的農村氣象災害風險管理機制,推進農村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認證、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及農村防雷避雷設施建設。強化與涉農部門信息交換共享機制。建設農村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立多種手段互補的農村氣象信息發布傳播網路。
(五)強化城市氣象服務。
加強城市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服務能力建設。建立完善城市氣象災害監測系統,加強對突發強降水、高溫、霧霾、雷電、大氣環境污染等城市氣象災害和高影響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服務,開展城市社區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認證。
強化城市運行保障和公眾氣象服務。完善與交通、市政、電力、旅遊等城市運行部門的氣象災害應急回響聯動機制,確保城市運行安全有序。完善多種手段互補的城市氣象信息發布體系,開展滿足城市居民生活多樣化需求的精細化氣象服務。
加強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推進重大活動氣象服務的常態化建設,完善重大活動氣象服務管理運行體系和業務服務體系,做好重大活動的氣象保障服務。
(六)強化專業氣象服務。
加強與農業、水利、林業、國土、交通、電力、衛生、旅遊等部門的合作,完善應急聯動機制,進一步提高專業氣象服務的針對性和水平。建立高速公路交通氣象監測預警系統,強化部門信息資源共享,提高冰、雪、雨、霧等影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氣象災害監測分析和預報預警服務能力;加強與鐵路部門的合作,提高鐵路安全運行氣象服務能力。加強電力氣象觀測系統建設,開展電力設施氣象監測和電線冰凍災害預報預估;開展氣象災害對電網安全運行影響評估,建設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設旅遊景區氣象觀測系統,開展旅遊景區特殊氣象景觀和旅遊氣象指數預報。
(七)強化人工影響天氣服務。
圍繞江西農業發展,加大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力度。建設人工影響天氣特種觀測網,開展空中雲水資源動態監測。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農經作物主產區、全省特大型水庫集水區等三個人工增雨重點作業區和飛機人工增雨贛州基地,提高人工影響天氣立體化作業和精細化服務能力。建設省市縣三級綜合業務系統,提高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條件預報能力,提升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揮、協調、管理能力。注重新技術開發套用,開展南方對流雲人工增雨等研究以及人工消霧等領域的人工影響天氣業務化作業試驗。
四、加強氣象業務能力建設,提升氣象現代化水平
(一)加強公共氣象服務業務能力建設。
加強決策氣象服務系統建設。重點加強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農業農村發展、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等重點領域的決策氣象服務能力建設,建立完善決策氣象服務支持系統、氣象災害風險和影響評估系統、氣象服務效益評估系統等氣象服務技術支持平台,進一步提高決策氣象服務的敏感性、針對性和影響力。
加強公眾氣象服務系統建設。針對公眾需求,建立完善各類公共氣象服務產品製作系統和產品庫;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和傳播載體,完善氣象信息發布體系,實現氣象服務信息的廣覆蓋;開展氣象服務質量和滿意度調查,加強氣象服務效益評估。
加強專業專項氣象服務系統建設。建立完善交通、電力、旅遊等行業的氣象指標和產品庫,建立交通、電力、旅遊等預報預警服務平台,提升專業專項氣象服務的科技含量和精細化水平。
(二)加強氣象預報預測業務能力建設。
臨近預報(0-2小時)。發展強對流天氣的監測分析技術,提高強對流天氣的識別能力。建立集強對流天氣的自動識別、報警和預報於一體的實時業務系統,加快建設基於雷達、衛星和自動氣象站資料的定量降水估測和定量降水預報業務。增強預報員對雷達、衛星等資料的分析和對強對流天氣的識別能力,提高強對流天氣臨近預報命中率和時效。建立綜合臨近報警系統,在人口密集區及其上游高山峽谷地帶加強氣象、水文、地質聯合監測預警。
短時預報(0-12小時)。發展氣象觀測資料與高解析度數值模式分析預報產品的融合技術。加強預報員對高解析度快速分析預報產品的分析和套用,增強對中尺度天氣系統及其特徵物理量的綜合分析能力。建立12小時內時間解析度小於3小時的強對流天氣種類、強度和落區預報業務系統。
短期預報(1-3天)。繼續提高降水、最高和最低氣溫、風向風速、天空狀況、能見度等氣象要素的預報準確率,特別是提高定量降水預報的準確率和精細化程度。發展主觀等級降水預報與高解析度數值模式產品融合的定量降水預報技術;完善災害性天氣落區短期預報業務,提高暴雨天氣預報能力以及精細化水平;建立全省3公里格點氣象要素預報業務,24小時預報時效內時間解析度達到3小時;提供精確到鄉鎮及其他服務地點的精細化預報。
中期預報(4-10天)。重點提高災害性、關鍵性和轉折性天氣的中期預報水平。發展基於集合預報和多模式集成的機率預報技術,研究開發致洪暴雨、高溫熱浪、寒潮降溫、低溫冷害等災害性天氣中期機率預報方法,實現中期高影響天氣機率預報。逐日滾動製作10天的精細到鄉鎮及旅遊風景點、重點水庫、堤壩等服務地點的氣象要素預報產品。
延伸期預報(11-30天)。開展延伸期強降水、強變溫(高溫、強冷空氣)等重要天氣的過程預報,初步建立月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預報業務,重點針對降水和溫度等要素異常(或極端性)發生時段(某候)的預報和持續性乾旱、降水事件的轉型期預報;開展多模式解釋套用集成業務,降低預報不確定性,顯著提高月溫度和降水預報準確率。
短期氣候預測(月、季、年)。根據短期氣候預測理論研究成果和最新觀測事實,採用各種物理統計方法實現未來的月、季及月、季滾動短期氣候趨勢預測。提高月溫度和降水常規預測業務的準確率,開展氣象災害專題預測(冬季冷暖、春季低溫、汛期洪澇、伏秋期高溫乾旱、寒露風),建立旱澇預測模型。
(三)加強綜合氣象觀測業務能力建設。
完善和最佳化氣象觀測業務布局。完善區域自動氣象站網布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備、運行穩定的自動化觀測系統;調整最佳化天氣雷達布局,建設大氣電場儀、衛星地面接收系統、湖體浮標站等氣象觀測業務系統。
繼續推進氣象觀測自動化。推進雲、能見度、天氣現象、固態降水等的自動化觀測系統建設,實現國家級地面氣象站自動化觀測。建立適應氣象觀測業務自動化的業務流程。
增強氣象綜合觀測能力。加強氣象觀測資料稀疏區、災害性天氣頻發區、氣候敏感區、氣象服務重點區氣象觀測能力建設。統籌開展新一代天氣雷達、移動雷達、自動氣象站和套用系統建設。
增強觀測系統穩定運行能力。加強區域氣象自動觀測站網運行維護,在基層氣象台站配備巡檢車輛和維修維護設備。完善各級技術裝備保障運行監控平台,分級分類建設觀測設備遠程故障診斷系統、維修測試平台和移動維修系統。加強氣象雷達標定建設。建設省級氣象裝備儲備庫,更新和擴充省級氣象計量標準器。建設氣象計量檢定實驗室、計量檢定自動化系統和移動計量檢定校準系統。強化氣象專用技術裝備考核、定型、許可、列裝等工作。
強化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完成全省地面觀測場標準化改造和觀測系統防雷設施建設。編制基層氣象台站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專項規劃,強化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執法,確保氣象探測環境沒有新的破壞。切實改變我省氣象探測環境偏差的局面,對不符合氣象探測環境要求的台站進行搬遷改造。
(四)加強氣象資料套用和信息支撐能力建設。
加強各種資料的綜合套用。規範觀測、信息處理和資料套用等環節業務流程。加強觀測資料質量控制,建立全省實時資料質量控制體系,加強氣候資料均一性檢驗訂正。重建基礎數據集,強化多源數據融合分析技術研發與套用,加強數據產品研發能力。建立基礎資料庫、專題資料庫及其數據服務系統。完善省級檔案庫房安全與管理系統,建立數字檔案館。加快歷史氣象資料拯救與數位化工作。
完善氣象通信網路系統。構建省級高可靠、層次化區域網路架構,規範市、縣級區域網路建設,增強通信網路系統能力,提高數據傳輸時效和業務質量,加強省際氣象信息共享。建立全省氣象應急通信系統,運用衛星及移動通信等多類技術手段,提升邊遠無人測站數據傳輸能力。建立衛星廣播接收系統和新一代天氣雷達信息共享平台。全省電視會商系統升級為高清晰會商系統。
增強氣象信息系統安全備份能力。建立全省氣象信息網路安全與管理系統、氣象信息業務實時監控系統,完善信息系統安全管理制度,強化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建立省級氣象通信業務應急備份系統,初步形成省級氣象通信、數據處理、數據存儲管理與服務等核心實時業務的備份能力。
五、重點工程
(一)氣象防災減災綜合保障工程。
通過加強我省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氣象服務網路、應對氣候變化等系統建設和強化人工增雨作業能力、基層氣象台站綜合能力的支撐作用,全面提升我省公共氣象服務能力,為有效降低氣象災害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最大限度減輕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提供有力的氣象保障。
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在重點水庫、中小河流、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新建1280個區域自動站,新增4部新一代天氣雷達和11部風廓線雷達,彌補雷達探測盲區;建立各類氣象探測資料綜合分析套用平台;在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森林火災易發區建立精細化預報業務系統等。
公共氣象服務網路系統建設。建立完善決策氣象服務系統、城市氣象保障系統、公眾氣象服務保障系統、現代農業發展氣象服務保障系統、高速公路氣象監測預警服務系統等。
氣候變化監測評估與決策支撐系統建設。在農田、森林、濕地不同類型下墊面上建立氣候變化綜合觀測站;建立風能、太陽能資源等氣候能源監測網;建立鄱陽湖氣候與生態遙感監測中心、氣候變化監測評估中心等,提升氣候變化預估、監測和影響評估能力。
人工增雨作業能力建設。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農經作物主產區、全省特大型水庫集水區等三個人工增雨重點作業區和飛機人工增雨贛州基地,建設江西省人工影響天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一步完善全省空中雲水資源監測、指揮、應急、作業、檢驗系統。
基層氣象台站綜合能力建設。完成全省93個氣象台站觀測場、值班室標準化改造和觀測場防雷基礎設施建設;對28個探測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已沒有觀測價值的氣象台站進行搬遷;完成11個縣氣象局業務用房重建、15個縣氣象局新建輔助用房,以及一批台站水、電、路、圍牆、護坡、大門、綠化、亮化、美化等綜合改善,實現站站有值班公寓、站站有市電、站站有城市自來水、站站有規範排污系統、所有貧困縣氣象局配業務用車等目標。
通過該工程建設,實現我省氣象預報預測整體水平在“十一五”基礎上提高3%-5%,突發氣象災害監測率達90%以上,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提前15-30分鐘以上發出;公共氣象服務的時效性、針對性有明顯提高;基本形成覆蓋全省的空—地立體化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體系,人工增雨作業效率進一步提高,受益範圍不斷擴大;實現對農、林、水、生態、氣象能源等氣候變化敏感對象的連續觀測,對全省生態環境實時動態的遙感監測;氣象探測環境和基層氣象台站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氣象災害應急示範工程。
通過建立“三個應急系統”(氣象災害應急監測系統、氣象災害應急預報預警系統、氣象災害應急服務系統)、“三級應急平台”(省、市、縣級)、“一套應急機制”,提升氣象為鄱陽湖流域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探索符合國情、省情的省市縣三級氣象災害應急保障新模式,為我國大湖流域氣象災害應急保障服務工作提供示範。
新建538個加密區域自動氣象站、2個湖區氣象浮標觀測站、50個交通氣象觀測站、31個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17部X波段移動雷達、氣象衛星遙感以及無人駕駛探測飛機,組成全天候、高時空解析度、高精度應急監測系統。建立氣象綜合監測系統的全網運行監控與氣象技術裝備綜合管理系統。
採用新的組網技術,擴充升級寬頻網,布設鄱陽湖區域衛星通信地面站48套。建立氣象災害監測數據集約化收集、處理系統,建立和完善省、市數據傳輸運行監控系統。建立氣象災害監測數據存儲及套用管理系統。
建立完善精細化預報業務系統、災害性天氣綜合臨近預警系統、氣象災害收集和評估系統。
建設氣象災害應急信息發布平台。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手機簡訊、小區廣播與小區簡訊等,拓寬氣象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大力布設氣象電子顯示屏。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1萬個左右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建設氣象災害信息警報收發設施,並充分利用好農村廣播等,解決氣象信息傳播最後一公里問題。
建設氣象災害專業服務平台。針對農業、水利、林業、國土、交通、電力、衛生、旅遊等行業的特點,建立氣象災害專業服務產品製作、分發與效果評估技術及其業務流程,完善快速高效的氣象災害應急回響辦法。
建設1個集氣象監測信息採集、氣象災害信息傳輸、氣象災害信息分析與加工處理、系統內部及部門間可視化會商為一體的氣象災害應急指揮中心平台和11個分中心平台,建設12個移動應急氣象觀測、移動應急氣象會商、應急現場氣象服務保障平台。
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的氣象災害應急機制,完善氣象與多部門及部隊之間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應急聯動機制,建立健全氣象災害社會參與應急機制,建設氣象災害防禦科普基地等。
通過該工程建設,基本實現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氣象災害監測全天候、無盲區,氣象災害預報精細化、無縫隙,氣象災害預警多手段、全覆蓋,氣象災害應急高時效、快反應。為鄱陽湖湖體核心保護區、濱湖控制開發帶、高效集約發展區以及全流域,提供分行業、分災種的優質氣象災害應急保障服務,減緩資源、環境和生態壓力,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和發展提供重要的氣象科技支撐。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規劃實施管理。
切實加強本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建立健全規劃實施機制,科學制定年度實施計畫,將任務逐年分解落實,保證規劃實施的系統性、連續性。建立本規劃實施的監測評估制度,動態評估,跟蹤督查,適時開展對本規劃的修訂和調整工作;建立本規劃與國家《氣象發展“十二五”規劃》以及江西省級規劃、相關行業規劃之間的銜接互動機制;充分發揮重點工程項目對本規劃實施的支撐作用,完善以規劃定項目、以項目定資金的長效機制,多渠道落實兩個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資金。加強重點工程項目管理,嚴格管理、科學管理、動態管理,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二)加大氣象事業投入。
要將氣象事業納入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財政預算,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雙重計畫財務管理體制。切實加大各級財政對氣象事業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穩定增長的公共財政投入機制,多渠道落實氣象重點工程項目建設資金,確保重點工程順利實施。著力支持基層氣象工作,努力改善氣象職工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十二五”期間,氣象事業投入要在“十一五”基礎上有明顯增長。
(三)推進氣象科技創新。
推進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高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特色領域創新能力,完善氣象業務需求牽引科技創新方向的機制、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發揮業務單位氣象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作用。推進部門局校科技合作深入發展;加強氣象科技創新基礎能力建設。建設鄱陽湖氣候與生態遙感監測中心、江西省人工影響天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南方水稻氣象服務重點實驗室,建設氣象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和特色台站。加強氣象套用開發研究。加強公共氣象服務、氣象預報預測、綜合氣象觀測、應對氣候變化和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套用研究,不斷增強科技創新支撐氣象發展的能力。
(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著力加強氣象業務科研骨幹隊伍建設,以解決江西氣象事業發展重點領域業務科研難題和關鍵技術為重點,組建省級科技創新團隊,培養造就一批領軍人才;著力加強一線氣象人才隊伍建設,選拔和培養業務技術標兵和技術能手;著力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後備幹部培養,提高氣象管理人才的領導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人才引進、開發、流動機制,完善人才選拔、任用、考核、激勵機制。加大人才引進、培養等經費投入。加強氣象教育培訓,大規模開展各類崗位培訓、轉崗培訓、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培訓;加大在職學歷教育送培力度。
(五)強化依法行政和社會管理。
加強氣象法規建設,建立氣象災害防禦、氣候可行性論證、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空中雲水資源管理等相關規章制度,爭取“十二五”前期出台《江西省雷電災害防禦辦法》和《江西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爭取制定10個行業或地方性標準;建立全省氣象行政執法人才資源庫,建成專兼結合的氣象行政執法隊伍;加強氣象行政執法基礎條件建設,建設全省氣象行政執法信息管理系統;加強氣象社會管理,建設網上氣象行政審批系統和重大產業項目綠色通道,實施並聯審批制度。進一步規範氣象防災減災、氣象信息發布與傳播、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雷電災害防禦、氣候可行性論證、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等工作。加大對違反氣象法律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規範全社會的氣象活動。
(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按照中國氣象局頂層設計,推進氣象事業結構調整,最佳化氣象業務結構和布局,強化氣象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職能,促進江西省氣象事業從結構合理向結構完善轉變。按照中國氣象局的工作部署,推動氣象部門事業單位改革、繼續深化業務技術體制改革、推進計財制度改革。推進氣象部門對外合作與交流,落實省部共建合作協定。大力推進氣象部門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繼續發展氣象文化,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和氣象人精神,為江西氣象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思想、組織保證和精神動力。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