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宜興抽水蓄能電站

江蘇宜興抽水蓄能電站

宜興抽水蓄能電站工程是江蘇省“十五”期間建設的重要能源項目之一,也是江蘇省第一座百萬裝機的大型水電項目,同時也是世界銀行貸款項目。2004年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江蘇宜興抽水蓄能電站位於宜興市西南郊的銅官山區,距市區約7km,是江蘇省第一座百萬裝機規模的日調節純抽水蓄能電站。

水電站簡介

宜興抽水蓄能電站宜興抽水蓄能電站

江蘇宜興抽水蓄能電站位於宜興市西南郊的銅官山區,距市區約7km,是江蘇省第一座百萬裝機規模的日調節純抽水蓄能電站。電站至南京、上海、杭州三市的公路里程分別為160km、190km、160km,104國道、新長鐵路和寧杭高速公路、錫宜高速公路均在電站附近通過,電站對外交通十分便利。本電站額定發電水頭353.00m,總裝機容量為4×250MW,日均發電量408.5萬kW•h,年發電量14.9億kW•h,年抽水耗電量19.6億kW•h,綜合效率76%。

靜態投資

電站樞紐及水庫淹沒處理工程總計靜態總投資為39.87億元人民幣,總投資47.63億元人民幣。由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華東電網有限公司、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宜興市資產經營公司分別按照40%、20%、20%、15%、5%出資比例共同投資興建,組建華東宜興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負責電站的建設和經營。公司註冊資本金9.53億元人民幣,項目總投資的另80%利用世界銀行貸款(1.45億美元,用於電站機電設備國際採購)和國內銀行貸款解決。

電站樞紐由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地下廠房和地面開關站等建築物組成。

華東宜蓄公司作為電站工程建設管理和經營單位,為實現“確保達標投產,爭創精品工程”的電站建設總體目標,項目公司以“建一座電站,樹一座豐碑”的信念,艱苦奮戰,努力實現“確保達標投產,爭創精品工程”的總體建設目標。

工程結構

宜興抽水蓄能電站宜興抽水蓄能電站

電站由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地下廠房和500kV地面開關站等工程組成。

上水庫

上水庫利用溝源坳地挖填形成。主壩為鋼筋混凝土面板混合堆石壩,由鋼筋混凝土重力擋牆及堆石壩構成,主壩壩頂高程474.2m,趾板以上最大壩高47.2m,壩軸線長度498.9m。副壩為碾壓砼重力壩,最大壩高35m。上水庫正常蓄水位471.5m,正常發電消落水位435m,死水位428.6m,庫底高程427m,總庫容530.7萬m3,其中有效庫容507.3萬m3。上水庫採用全庫盆鋼筋砼面板防滲。

下水庫

下水庫利用原會塢水庫改建、擴建而成。下水庫大壩為粘土心牆堆石壩,壩頂高程83.4m,最大壩高50.4m,最高蓄水位80.60m,正常蓄水位78.90m,死水位57.00m,總庫容572.8萬m3。下水庫天然徑流入庫流量不足,為此建設下水庫補給水工程引潢潼河水補充下水庫水量。

輸水系統

輸水系統位於上下水庫之間的山體內。建築物由上水庫進(出)水口、上水庫事故檢修閘門井(兼調壓井)、引水隧洞、尾水隧洞、尾水閘門洞、尾水調壓井、下水庫進(出)水口等組成。輸水系統採用二洞四機布置,其中引水系統總長約3000m,引水隧洞採用全鋼襯結構,洞徑為6.0~3.4m;尾水隧洞採用鋼筋混凝土襯砌,洞徑為7.2~5.0m,尾水隧洞總長約3300m。

地下廠房

地下廠房洞室群位於輸水系統中部。主要洞室有:主副廠房洞、主變洞、母線洞、出線洞等。地下廠房採用中部偏首部的布置方式,主副廠房開挖尺寸為155.3m×22.0m×52.4m(長×寬×高)。地面開關站布置在地下廠房北面山坳東側約200m、高程170~210m的地勢相對平緩的坡地。

主要任務

宜興抽水蓄能電站宜興抽水蓄能電站

電站建成後在電網中主要擔負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和鏇轉備用等任務。

調峰填谷

電站裝機規模1000MW,通過削峰填谷可減少江蘇電網負荷峰谷差約2000MW。調峰能力是同等規模的單循環燃氣輪機或二班制啟停火電機組的2倍左右。由於抽水蓄能電站獨特的調峰填谷作用,與系統內煤電機組配合運行,可以改善煤電機組煤耗和設備故障率,可以吸納電網核電機組用電低谷時核電多餘電力,有助於核電基荷穩定、安全運行。

調頻

具有較高的可用率和啟動成功率,爬卸荷速度快,工況轉換時間較短,運行方式方便靈活,建成後將給江蘇電網的安全可靠經濟調度帶來極大的便利。燃煤機組的爬荷速度為1~2%額定出力1分鐘,從機組啟動到帶滿負荷需幾個小時,從冷態啟動所需時間更長。燃氣輪機從靜止到帶滿負荷亦需7~8分鐘,很難適應電網負荷的急劇變化。而抽水蓄能電站從靜止到滿負荷運轉只需1~2分鐘,可以較快地跟蹤系統負荷的變化,保證電網周波的穩定,起到調頻作用。

調相

具有調相功能,可承擔電網調相任務,根據電網需要發出或吸收無功功率,提高電網的電壓合格率水平,從而可使電網減少設定無功補償設備,節省系統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

鏇轉備用

江蘇省電網鏇轉備用容量目前主要由煤電機組承擔,煤電機組為電網提供鏇轉備用容量,需要經常處於空轉或壓荷運行狀態,致使系統耗煤量上升,經濟性較差。宜蓄電站的建成可作為江蘇省電網理想的備用電源,甚至可擔當黑啟動電源,可替代煤電機組承擔電網的鏇轉備用和緊急事故備用,節省了系統煤電機組的空載煤耗。當電網發生突發性事故時,在本電站庫容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過機組的快速啟動或運行工況的靈活轉換,消除事故對電網運行的影響,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意義重大。

社會評價

宜興抽水蓄能電站宜興抽水蓄能電站

(1)電站自2003年8月主體工程開工,電站四台機組分別於2008年5月1日、7月21日、9月19日、11月20日相繼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刷新了一年四台機組全部投產的抽水蓄能建設記錄,較國家批准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設工期提前了近一年;

(2)工程總體質量優良,得到行業內專家一致肯定;安全在控,沒有發生一起人員死亡事故;

(3)投資控制在國家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概算範圍內;

(4)環保同步,做到了工程完工,環保、綠化完成,現場綠蔭蔥蔥的環保、綠化成效,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世界銀行項目督查團的高度讚賞。

(5)今日電站的正式投入電網運行,對於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電力需求量日益增大、供電質量要求日益提高的江蘇地區,無疑是雪中送炭,通過這座百萬裝機抽水蓄能電站,更加提高了江蘇電網安全、經濟運行的保障係數,可以更有力地推動江蘇經濟發展。

中國水電百年典型工程

1910-2010年,100年來,我國水電事業歷經坎坷,由弱到強。舊中國水電建設十分落後,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水電裝機容量僅有36萬kW。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幾代領導人重視水電開發,水電建設迅猛發展,日新月異,經過幾代水電建設者的不懈奮鬥,到2010年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已經突破2億kW大關,成為世界水電第一大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