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西軍聯合南明朝廷共同抵抗清軍的同時,東南沿海的鄭成功部隊也展開了對清軍的反擊。永曆六年(1652年)正月,鄭成功率領明軍包圍了福建長泰。三月清浙閩總督陳錦率軍救援長泰,準備分四路包圍明軍,陳錦親率數萬清軍由同安向西主攻,另派一部清軍由汀州向南出擊,同時廣東清軍由潮州向東出擊,廣東海軍也由海上向北截斷明軍後路,妄想圍殲鄭成功部隊。鄭成功各派一部兵力阻擊北、西、南三面清軍,自己則率領主力在江東山迎戰陳錦率領的清軍主力。他以逸待勞,趁陳錦率領的清軍未到前,設伏於江東橋,據險迎敵。三月十三日,明清兩軍會戰於江東橋,由於明軍伏擊的戰術得當,不到一天就擊潰清軍。陳錦率少量殘餘清軍狼狽逃到同安附近,在灌口被侍從李進忠殺死,把首級獻給了鄭成功。清長泰守將楊青自知寡不敵眾,連夜棄城逃跑,明軍取得了江東橋大捷的勝利。
江東橋大捷消滅了福建清軍主力,大大打擊了清軍的囂張氣焰,鞏固了以廈門為核心的南明抗清根據地。
相關詞條
-
崇武海大捷
崇武海大捷是鄭成功率領南明軍隊在抵抗清朝軍隊中取得的一場戰鬥勝利。
簡介 -
南明
國號明朝京師順天府被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陷後,明朝宗室先後在南方成立朝廷,沿用“大明”國號。 但由於清朝入關之初宣稱“天下取...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 -
聯寇抗清
歷史背景由於弘光朝廷的一味退縮,使得清廷乘機站穩了腳根。1664年10月間,多爾袞決策分兵兩路征服中國。具體部署是:一路由英親王...
歷史背景 推行過程 最終結果 評價 -
《南明史》
死後隨孫可望占據云南,多次重挫清軍,並取得靖州大捷、桂林大捷、衡陽大捷,鄭成功部隊也先後取得江東橋大捷、崇武大捷、海澄大捷、泉州大捷、護國嶺大捷...大捷只是南明軍隊的迴光返照了。順治十一年(1654年)可謂“明清相爭關鍵...
簡介 概論 特色 價值 缺點 -
劉景韶
• 劉景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劉景韶:抗倭名將 ...
人物簡介 主要事跡 文物古蹟 文史資料 -
劉景韶[抗倭名將]
倭寇總共達3000餘人。西場仲家園大捷後,當地民眾聚埋了倭寇屍骨,封土其上...。西場仲家園大捷後,當地民眾聚埋了倭寇屍骨,封土其上,稱之為“平倭冢...,先後修金城山下之餘恩橋,馬家畈之白西橋、白東橋,壺頭山之朝陽菴,城岡山之...
人物簡介 主要事跡 文物古蹟 文史資料 -
朱成功
人物生平出身背景 日本平戶的鄭成功兒誕石 鄭成功原籍福建南安石井鎮,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戶藩。《漳浦營里鄭氏族譜》明確記載,鄭成功祖...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歷史評價 個人作品 軼事典故 -
朱成功[明清之際軍事將領、民族英雄]
人物生平出身背景 日本平戶的鄭成功兒誕石 鄭成功原籍福建南安石井鎮,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戶藩。《漳浦營里鄭氏族譜》明確記載,鄭成功祖...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歷史評價 個人作品 軼事典故 -
鄭成功
,清朝派遣陳錦率大軍前往救援;兩軍於江東橋展開大戰。鄭成功仗著對閩南地形較為熟識,在江東橋附近安排了許多伏兵,大敗陳錦,殲滅多數清軍 ...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為政舉措 個人作品 軼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