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鎮[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江村鎮]

江村鎮[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江村鎮]
江村鎮[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江村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江村鎮隸屬於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地處豫東平原,北接開封。位於開周公路中段、渦河與老渦河之間,地處扶溝、尉氏、通許三縣六鎮之要衝,交通發達,物產豐富。總面積108平方公里,耕地9.8萬畝,下轄36個行政村,68個自然村,6.1萬人。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江村鎮位於兩市(開封、周口)三縣(扶溝、通許、尉氏)之交,是周口市的北大門,全鎮轄36個行政村,68個自然村,耕地9.1萬畝,6.1萬口人。江 村鎮地勢平垣,土質肥沃,農產豐富。土質以尉扶河為界,南部為淤土區,北部是青沙土區。實行土地承包制以來,江村鎮的農業發展南部淤土區以棉花為主,實行“農桐間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北部青沙土區以培育韭菜為主,形成了聞名全國的韭菜良種繁育基地。進入20世紀90年代,由於棉花市場疲軟,鎮黨委、政府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引進多熟立體套種模式,大力發展“新、奇、特、優”品種,在全鎮形成無籽西瓜生產基地、食用菌生產基地、小雜果生產基地,是縣定點日光溫室示範園區。

該鎮擁有初級中學3所,國小38所,中心幼稚園1所。2002年,在校學生119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全鎮98%的青年均掌握有1——3門致富技術。該鎮建有有線電視轉播站一座,1998年有線電視入戶率達35%。該鎮擁有鎮級衛生院一座,從醫人員達466人,有專業職稱的占60%以上。 江村鎮先後榮獲省、市縣、計畫生育一類鄉鎮,夏糧生產先進鄉鎮,棉花生產十強鄉鎮,鄉鎮企業先進鄉鎮,1999年被省委命名為“六好”黨委,2000年被省電信局、省經貿委命名為“電話鄉”,2002年被省技術監督局批准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被省科協命名為科普示範鄉鎮。2003年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目標管理全面先進單位。2004年被河南省委組織部表彰為“五個好”鄉鎮黨委。

行政區劃

江村鎮下轄村:王母村、木莊村、白亭村、馬寺崗村、王營村、江北村、麻里村、孫窪村、韓村村、張龐村、後閘村、紀汴村、楊莊村、常莊村、趙橫村、李田村、盧白村、姚皂村、呂莊村、河沿村、坡劉村、趙莊村、李橋村、趙樓村、周塢村、徐莊村、西馮村、黃龍村、東馮村、前閘村、支村村、土寨村、江南村、宋莊村、坡張村、坡孫村

歷史沿革

江村鎮歷史悠久,文物眾多,現存有商代白亭城遺址、明代觀音寺碑記、明代崇興寺鐵像等,閘上、周塢、土寨等崗巒多秦漢墓葬 。

1990年3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江村鎮撤鄉建鎮。 1995年榮獲“周口地區棉花生產十強鄉鎮”,

1996年榮獲“周口地區夏糧生產先進鄉鎮”,1997年被周口行署命名為“夏糧單產超450公斤鄉鎮”,

1997——1999年連續三年被評為“周口地區計畫生育工作一類鄉鎮”,1998年被命為“周口地區鄉鎮企業先進鄉鎮”,1999年被評為“河南省‘六好’先進黨委”,

2000年被省經貿委、省郵電局命名為“電話鄉”。2001年,全鎮財政收入達2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23元,生產總值5.2億元。產業發展

2002年,江村鎮黨委、政府抓住中國入世的機遇,不斷加大農業結構調整的力度,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切入點,將無籽西瓜種植作為農業發展的支柱產業,積極發展以無籽西瓜為中心的多熟立體套種模式,發展無籽西瓜5萬,使無籽西瓜的生產逐步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經省技術監督局鑑定,江村鎮的無籽西瓜質量完全合格,為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新要求,江村鎮人民政府制定了無籽西瓜生產的GAP標準,並在原來無籽西瓜生產基地的基礎上,建成了全省唯一的無公害無籽西瓜生產基地。江村鎮黨委、政府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先導,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按照“擴城活商、西瓜富民”的發展戰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全鎮上下出現了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的可喜局面。 強力發展以無籽西瓜為中心的多熟套種模式,全鎮以年四熟以上的套種面積達8萬畝,無籽西瓜種植面積5.5萬畝,年產量近2億公斤,通過河南省技術監督局檢測鑑定,被批准為無公害無籽西瓜基地,並申請註冊了“扶綠”牌商標,投資60萬元,建立了兩個占地160餘畝的無公害無籽西瓜批發市場,產品遠銷到上海、深圳、長沙、南昌、南京、重慶、太原、石家莊等二十多個大中城市。僅此一項,全鎮農民增加收入7000多萬元。畜牧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以周江飼料有限公司為依託,採取“公司、農戶”發展模式,新建生豬養殖基地兩個,黃牛飼養廠一個,黃牛養殖小區六個,年生豬出欄達8萬頭,黃牛出欄近萬頭,較大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蓬勃發展。按照“改造老城,開發新區,發展商鎮”的總體思路,新開闢3000米商業街兩條,興建農副產品貿易市場4個。鎮區面積不斷擴大,城鎮功能日趨完善,基本實現了鎮區“綠、暢、美”,白亭、李橋等小集鎮得到積極改造,品位不斷上升,逐步形成了以鎮區為中心,小集鎮為基礎,扶開路為軸線的經濟帶。

2002年,江村鎮的“村村通”馬路建設率先通過縣級驗收,極大地方便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鎮黨委、政府正在不斷加大小城鎮建設的工作力度,江南至王營長達1000米的商業示範街已初具雛形,南十字大街的開發正在加緊施工,商業區也在籌劃之中,鎮區正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招商引資

積極制定優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資,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周江飼料有限公司總投資近900萬元,擁有先進的進口設備,採用美國技術,產品52個系列140個品種,年產飼料240噸,遠銷湖南、山東、山西、河北等省區,銀佼棉花加工有限公司等企業實力不斷擴大,產銷兩旺。個體私營企業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養殖業、運輸業、加工業、飲食業的發展。全鎮個體私營戶達1580多戶,2007年全鎮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入庫稅金達182萬元。基礎建設不斷完善,江村鎮率先在全縣實現了柏油路村村通,程控電話、有線電視普及千家萬戶。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均得到了快速發展。在遭受嚴重澇災的情況下,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3.2億多元,財政收入67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32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