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霖故居

由外大埕進入內圍牆中間有一簡樸“門洞”,門聯為“源從濟水,派衍淮陽”,也曾寫“醴陵世第,濟郡名家”。 二進為“頂廳”,功能為家族重大活動的場所,原有三塊匾,一為“進士”,系江春霖甲午科中三甲進士時所掛,另二匾為七房、八房“謝恩”“祝壽”匾。 故居護厝之一“新厝里”在光緒乙未年(1895)拓展為“三層樓房”,命名為“半耕書室”。

江春霖御史故居俗稱“百廿間大厝”,為江氏入莆之六世祖奮鑾公首建於清中、後葉的乾、嘉年間,至今有200多年歷史。歷代有增建、拓建,形成今日之規模。故居大厝坐東南,面向西北,總平面圖為長方形,長76米,寬58米(包括內外埕),總面積4408平方米,計有正屋125間(包括廳子房),總住戶為52戶,目前大部分已外遷新居。
故居為三進七開間懸山式土木結構,具有明清江南民居的風格,但簡樸實用。基石、圍牆採用本地的雜石塊堆砌,除少量的石階梯及天井圍欄外,均由不規則的雜石塊細心堆砌而成。牆體為乾打壘的夯土,梁、柱、椽為杉木,屋頂為灰瓦,結構簡單,樸實無華。
中軸線建築由“外大埕”“大門洞”“內大埕”“下廳”“頂廳”“月堂廳”組成。中軸主建築的左右兩邊各有三座“護厝”,分別為“新厝里”“樓頂里”“二弄”和“尾樓”組成閉合式的結構。故居的右后角原建有“銃樓”,為全屋的最高建築,四面設有“觀察孔”“射擊孔”,有防匪防盜的功能。
故居共有大小“天井”18個,排水系統自後而前,由高而低,曲折蜿蜒,形成獨特的排水體系。有兩大出水口往外大埕下陰溝與“芋田”水溝相通,從不淤積。
文化大革命期間,人口回流,百廿間大厝居住人口出現高潮,有兩百二十多人,總戶數為42戶。自70年代起為拓寬住房面積,在原部分平屋內增建半樓,形成現在的布局。
由外大埕進入內圍牆中間有一簡樸“門洞”,門聯為“源從濟水,派衍淮陽”,也曾寫“醴陵世第,濟郡名家”。點明江家自河南衍派而來的源流。由內大埕而上進入故居主體建築之“下廳”,大門的門當上有一“文魁”匾,系江春霖之父江希濂於同治乙丑科(1865)中舉人時所掛。大門聯為:柏葉家風古,筆花春色新;門楣為:國恩,家慶。
二進為“頂廳”,功能為家族重大活動的場所,原有三塊匾,一為“進士”,系江春霖甲午科中三甲進士時所掛,另二匾為七房、八房“謝恩”“祝壽”匾。
第三進為“月堂廳”,即“述志堂”,其功能是供奉江歷代祖先牌位,為一年四季致祭之場所,另一功能為江家子弟勵志篤學、習文會友之場所,正中高掛一匾曰“述志堂”,兩旁掛兩對對聯,其一為江春霖同科一甲第三名(探花)鄭源所書,上聯:柏府樹清標千古風霜留諫草;下聯:筆亭傳好夢一門孫子種奇花。另一聯為江氏家族傳宗聯句:上聯(命名時排輩分用):祖宗啟瑞應昌年聲振雲來壽揚天作;下聯(結婚寫表字時用,與上聯一一對應):孫子承光聯肇鍚書尊孔孟學憲聖賢。
述志堂正中拜台上供一江家入莆始祖牌位,為江春霖御史所書,黑底金字。
故居護厝之一“新厝里”在光緒乙未年(1895)拓展為“三層樓房”,命名為“半耕書室”。江春霖專為該書室寫一篇跋(收入《江春霖文集》)並制一匾懸掛,“示子孫毋忘稼穡艱難也”,告誡後世子孫“食舊德,服先疇,入為肖子,出為良臣”的家風。“新厝里”大門有江春霖第二子江祖芑所書之四言對聯:儒臣門第,耕讀人家。門楣為:省三,勿四,蓋取自孟子之“三省”和朱熹之“四勿”的儒家規範。“半耕書室”為江春霖歸隱後的起居所在地,二樓南牆上原掛有三幅像:中間為慈禧太后像(三彩瓷雕立體像),左為光緒皇帝像,右為其母林太淑人像,足見江春霖以“忠孝”立身傳家的儒臣懿範
在故居的左側原有一座“社公”和一座“江氏宗祠”相連,完全按“左祠右社”的中國傳統布局,江氏宗祠曾作為“縣立梅陽國民國小”校舍,後圯毀。僅有一對聯(刻於石柱上,保存完好),為清末宣統皇帝國師閩縣陳寶琛所書。上聯:一經傳業基忠孝;下聯:百世聞風起懦頑。
江氏祠堂內原有江春霖自京師歸隱時所帶回的儀仗牌等物,計有“肅靜”“迴避”牌一對,武英殿撰修,國史館協修,及五道監察御史大牌等文物,可惜均毀於十年浩劫。
故居“新厝里”內曾存放一套“圍屏”,計有十二扇,每扇分三格,上為紅底金字,中、下各為精工細雕花鳥、松鶴、蝙蝠、麒麟等民間傳統吉祥物,三重浮透雕。“圍屏”上的字及內容為“探花”鄭源所書,該“圍屏”系江家逢重大喜慶家事時(如結婚、祝壽、謝恩等)擺放大廳,惜全毀於文革,已無從考證,複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