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惟仁

江惟仁(1885—1938),字澤庵,號宅安,安徽省廬江縣馬槽鄉百花村人。少時在家鄉私塾讀書,後隨父外出,考入隨營學校。1902年,剛滿17歲的江惟仁,即投筆從戎,由於他在軍隊中的出色表現,被提升為副營長、營長。1938年4月,率四名衛士赴蘇魯皖邊區參加抗日,13日抵蒙城呂望集子牙廟(距蒙城10公里),夜宿廟中,時至三更,日軍騎兵將子牙廟包圍,雙方激戰,江惟仁擊斃日特務機關長中田二郎和5名日軍士兵。後江惟仁和衛士彈盡又短刃相接,時任江蘇省綏靖公署參議的江惟仁身中數彈,倚牆而逝。2015年8月,江惟仁叔名列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江惟仁17歲從軍。歷任國民革命軍哨長、營副、營長、團長、少將副師長、師長等職。

民國22年(1933)12月,任五十三軍一一六師副師長時,率官兵扼守山海關界巔口、拉馬洞等關隘,部署兵力堅守陣地,擊退日軍數次進攻,身負重傷後仍指揮作戰,組織敢死隊反擊,親率百餘銳士奮力奪回陣亡官兵遺體,以禮葬之,並捐厚資扶恤死難眷屬,民國26年6月,由第九軍一0八師師長調任江蘇綏靖公署少將參議時,以假返原籍。

“七·七”事變後,全國燃起抗日烽火,江惟仁義憤填膺,欲赴前線參戰。當得悉五十一軍電催歸隊時,振奮地說:“此正吾報國之時也。”遂於民國27年(1938)4月率四名衛士赴蘇魯皖邊區參加抗日,13日抵蒙城呂望集子牙廟(距蒙城10公里),夜宿廟中,時至三更,日軍騎兵將子牙廟包圍,雙方激戰,江擊斃日特務機關長中田二郎和5名日軍士兵。後江和衛士彈盡又短刃相接,江身中數彈,倚牆而逝。遺骸葬於東湯池馬槽山。

主要事跡

血戰拉馬洞

1933年12月,日寇進犯熱河一帶,時任五十三軍萬福麟部一一六師副師長的江惟仁,奉命扼守山海關、界巔口、拉馬洞等處險要。全體官兵在江的領導下,堅守陣地,不怕犧牲,英勇殺敵,打退敵人數次進攻。敵人拚命衝擊,瘋狂反撲,敵機又飛臨陣地上空狂轟濫炸,加之炮火猛烈,陣地工事均被摧毀。江部官兵傷亡慘重,死傷十之六七,自己也身負重傷,血流如注,但仍奮不顧身,帶傷指揮作戰。第二營營長鬍忠林,不幸中彈,傷到要害,僵臥血泊中,呼吸急促,生命垂危。江把他抱起,流著淚說:“吾弟受傷過重,萬一不幸,我當與汝同死於此!”胡營長臉色蠟黃,眼淚盈眶,唇吻微動:“吾受師長厚恩,雖萬死不足以報,望將軍為國珍重,可速退,再整師旅,殲滅倭奴,吾死亦瞑目矣!”說完,瞑目而逝。江泣不成聲,悲痛欲絕,欲拔槍自戕,為左右奪下,強行把他擁下陣地。拉馬洞隨之失陷,但死難官兵屍首尚丟棄在陣地上。

江回營後,懸出重賞,挑選勇士50人,組成敢死隊,由教官齊奎三率領,突襲敵營。敵人措手不及,用機槍掃射,彈如雨下,敢死隊傷亡不少。齊教官左臂也受了彈傷,就用右手揮刀砍斷左臂,仍狂呼殺敵,旋又中彈身亡。敵人從未見過如此惡戰,驚嘆神勇,均為之震撼,相顧失色。少頃,江又親率第一營精銳士兵百餘人殺入敵陣,敵人望風披靡,慌忙退卻。江等終將胡營長、齊教官等人屍首搶回,以禮葬之。並捐厚資撫恤死難人員的家眷,同時向上峰申請予以旌恤,以彰忠烈。[3]

蒙城殉難

1934年春至1935年3月,江惟仁應調進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高等教育班受訓。江攻讀勤奮,深受校方賞識,特頒給金質勤學獎章1枚,是本期中唯一受此榮譽者。受訓期滿,被任命為第九軍何柱國部一O八師師長。

1937年6月,改調江蘇綏靖主任公署少將參議,因所事不專,乃請準短假返原籍廬江祭掃先人墳墓。

七七事變爆發,日寇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全國民眾在這民族存亡關頭,一致起來抗戰。台兒莊一戰,殲敵兩師團,全國上下人心無不為之振奮。時任綏靖公署主任兼五十一軍軍長於學忠,迭電惟仁,勖以效命疆場,參加民族自衛神聖抗戰。江素以國家為重,接讀來電後,慨然嘆曰:“此正吾報國之時也!”遂於1938年4月8日,率衛士孫振英、韓玉林、劉其香、袁世奎等4人,離廬江出發到職。當時于軍長駐節蘇魯皖邊區。將軍率衛士取道舒城、六安,迤邐向蒙城進發,沿途風鶴頻驚,瘡痍滿目,惟仁不勝感痛。

1938年4月13日,抵蒙城呂望集子牙廟,距蒙城約20里時,已近黃昏,江欲在廟中住宿。該地聯保主任楊西侯慌忙趕至,說道:“敵人據此不遠,師長可連夜退居鄉村,以避敵人目標。”惟仁向來剛直,聽後怒叱曰:“吾來本欲殺敵,奈何見敵而自退!”不聽楊勸告,毅然下榻廟中。是夜,江令衛士荷槍實彈戒備。

二衛士巡邏廟外,兩衛士警守廟門,自己則和衣擁被而臥。時至三更,敵騎將子牙廟團團包圍。一時槍聲四起,孫振英韓玉林中彈身亡。江從夢中驚醒,見敵人已闖進廟門,即拔槍猛射,且戰且退。劉、袁二衛士保護將軍跳過前牆避之,敵人緊追不捨,跟蹤追至前牆。將軍彈發如連珠,擊斃敵人5名,擊傷七八名,敵特務機關長中田二郎也被擊斃。江彈盡,用短刀接戰,敵人不敢靠近,以槍猛射。江身中數彈,口中仍大喊殺敵不止,遂依牆而逝,其狀甚為壯烈。袁、劉趁亂逃出返故里。第二天,敵人退去。當地聯保主任楊西侯,見江面目如生,感其忠烈,買棺木裝殮起來,與兩衛士同葬於叢冢中。

人物評價

江惟仁戎馬半生,盡忠國事,向不置家產,貧寒猶昔。死時,其妻江盧德安女士,攜子女侍奉老母湯夫人居北平。當時戰雲密布華北各地,南北音訊久斷,江盧德安女士猶不知將軍蒙難噩耗。1940年,湯太夫人與其孫丕極相繼病故於北平。夫人痛子悲念老母,終日以淚洗面。“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正是當時江盧德安女士情景的寫照。

1941年春,因北平居之不易,江盧德安女士靠變賣衣物作旅費繞道返回故里,才知將軍死難事情,悲痛欲絕。遂派娘舅盧慈林、至戚張國威等到蒙城將軍殉難之處,找到聯保主任楊西侯,將其忠骸負歸故里。適其老父江炎亭先生病故,遂將其父子同葬於廬江縣東湯池小馬槽嚴家凹其堂弟江惟禮菜園地,即虎形地的虎爪上。大躍進期間其墳被毀,由江惟禮長婿蘇克榮將江氏兩代老遺骸重新葬於蘇氏院後東側山坡。江惟仁身後蕭條,只有一女名江林森,現在安徽師範大學任教。直到50年後的1989年,國家民政部追認江惟仁為革命烈士。

2015年8月,江惟仁叔名列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