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圩

距縣城6.1公里,舊稱“大洲”,今名江心圩。 建國前,江心圩堤身低矮,滲水嚴重,加之風浪齧岸,潰堤塌坡時有發生。 建國以後,江心人民始終把整修圩堤、興建閘站,作為治水的主攻方向。

距縣城6.1公里,舊稱“大洲”,今名江心圩。全圩總面積37.8平方公里,耕地2.95萬畝,屬江心鄉管轄。土質含沙量大,以種植棉花、小麥、花生和油菜為主。
江心洲首見於明嘉靖年間鄭若曾鄭開陽雜著》中“成洲”的記述,有圖形似棒槌。清康熙《江南通志》載有鯽魚、焦家、陳家、張家、南生和老軍田6個沙洲,鯽魚洲最大,“方園八十餘里”。經過70餘年淤並,江中有鯽魚、新生、焦家3個洲。在乾隆後的百年間,三洲改稱太興、宮錦、新生洲,原鯽魚洲改稱宮錦洲,新漲出太興洲。
清同治年間,豪戶築圩召佃耕種,堤身標準不高。光緒初年興築尚寶圩,民國年間築金馬圩。當時東、西兩側尚未聯結,民國13年(1924)年築邢家壩與大圩西側銜接;民國25年東側大堤連線老圩。民國35年又築邢家壩至新棚東大堤,形成江心圩之雛形。
圩內洲地經民國8年(1919)省查丈洲地總局清丈給照,民國25年又經土地呈報編號清丈,升科作為永業,洲地變為圩地。
建國前,江心圩堤身低矮,滲水嚴重,加之風浪齧岸,潰堤塌坡時有發生。民國24年水災淹田2.3萬畝,災民1.3萬人,損失34萬餘元。
建國以後,江心人民始終把整修圩堤、興建閘站,作為治水的主攻方向。1958年民辦公助興建老宮棚閘,1964年自籌資金建成裝機220千瓦的尾棚電排站。1962年和1973年,自籌資金從當塗西門和採石架過江高壓線兩條,塔高36米和46米,使電力排水有了保證。70年代初,大抓以治水改土為內容的農田基本建設,苦戰兩個冬春,平整土地1萬多畝,在東部、中部、西部開挖河口寬20米、底寬10米、深5米、全長21.3公里的乾河,支、毛渠網狀分布,使全圩排除澇漬暢通無阻。
在整堤的同時,重點堤坡栽芭根草,堤外栽防浪林,以固堤身。在太陽河、荷葉洲等風浪堤段,進行塊石護坡和拋石護岸。
現圩堤頂高程達12.5~13米,堤頂寬7.5~10米,坡度1∶3(險段挑築戧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