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鎮:歷史建築與歷史環境的保護

江南古鎮:歷史建築與歷史環境的保護

《江南古鎮:歷史建築與歷史環境的保護》是2010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阮儀三、李湞、林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江南古鎮:歷史建築與歷史環境的保護》

《江南古鎮:歷史建築與歷史環境的保護》主要內容簡介:中國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歷史城鎮遍及全國。中國歷史城鎮的數量之多、傳統特色之鮮明舉世聞名。這些城鎮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的名勝古蹟和各具特色的鄉土建築,蘊含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由於中國古代長期是農耕社會,刀耕火種的原始耕作方式造成了人們對歷史遺存的淡漠。

目錄

前言

一、概述

(一)歷史建築與歷史環境的概念/2

1.文物建築、歷史建築/2

(1)文物建築/2

(2)歷史建築/2

2.歷史地段、歷史街區/3

(])歷史地段/3

(2)歷史街區/3

3.歷史環境、文化空間/4

(1)歷史環境/4

(2)文化空間/4

(二)江南水鄉城鎮的總體特徵/5

1.“江南”範圍的界定/5

2.江南水鄉城鎮特色的研究/6

(1)自然環境與歷史背景/6

(2)經濟結構/6

(3)文化淵源/7

(4)社會形態/7

(5)江南水鄉城鎮布局特徵/8

(6)江南水鄉城鎮街巷特點/8

(7)江南水鄉城鎮建築特點/10

3.江南水鄉城鎮價值的分析/11

(1)歷史文化價值/11

(2)旅遊價值/11

(3)生活價值/12

(三)江南歷史建築與歷史環境的保護經驗/13

1.提高保護意識,有所為而有所不為/13

2.重視保護規劃,高起點高標準設計/14

3.著眼規劃實施,堅持政府主導作用/15

(四)歷史建築與歷史環境的保護原則/17

1.維護歷史環境的整體性/17

2.保持文化遺產的原真性/18

3.堅持保護髮展的永續性/19

二、歷史建築的保護修繕技術

(一)保護與修繕的基本步驟/22

1.現狀測繪與評估/22

2.歷史環境的調查/29

3.建築學領域研究/30

4.原則與方案的確定/34

(1)修復的基本原則/34

(2)修複方案的確定/35

(3)工程的經費估算/35

(二)歷史建築的修繕技術/36

1.基礎、地面/36

2.牆體/36

3.梁架/39

4.柱子/40

5.構件/40

6.屋頂/4、

7.門窗/41

三、歷史街區的保護整治技術

(一)保護規劃的特點與內容/44

1.保護規劃的特點/44

(1)強調規劃調研的編制方法/44

(2)保護整治並舉的規劃內容/45

2.保護規劃的內容/45

(二)街區現狀的調研與分析/46

1.調研的主要內容/46

(1)歷史街區所在城市的基本情況/46

(2)歷史街區物質方面情況的調查/46

(3)歷史街區非物質方面情況的調查/46

2.建築的現狀評價/48

(1)建築風貌評價/48

(2)建築質量評價/49

(3)建築年代評定/50

(4)現狀綜合評價/50

(三)保護界線的劃定與措施/54

1.保護對象/54

2.歷史街區的保護界線/54

(1)劃定依據/54

(2)保護區/55

(3)建設控制地帶/56

3.文物古蹟的保護界線/57

(1)劃定依據/57

(2)保護範圍/57

(3)建設控制地帶/58

(四)建築風貌的保護與整治/58

1.規劃理念/58

2.文物建築/59

3.歷史建築/59

(1)重要歷史建築/60

(2)一般歷史建築/61

4.一般建築/63

5.新建建築/63

(五)空間環境的保護與整治/65

1.河街空間/65

2.特色節點/67

(六)市政設施的完善與布局/69

1.觀念創新/69

2.技術創新/69

(1)污水排放/69

(2)管線綜合/70

四、歷史建築與歷史環境保護案例

(一)重要歷史建築的保護/74

1.完整修繕——紹興尚德當鋪/74

2.易地修復——烏鎮翰林第/78

(1)歷史沿革與現狀/78

(2)保護設計總體:顧弘79

(二)文化空間環境的保護/84

1.情境再生——烏鎮浙直分署與西塘西園/84

(1)設計理念/84

(2)烏鎮浙直分署復建工程/85

(3)西塘西園修復工程/87

2.結語/92

(三)歷史街區的保護整治/93

1.紹興書聖故里歷史街區/93

(1)特色的挖掘/93

(2)修繕的原則/94

(3)目標與策略/95

(4)實施的方式/97

2.蘇州平江歷史街區/97

(1)歷史街區概況/97

(2)現狀存在問題/98

(3)規劃內容特點/102

(4)工程實施目標/106

(5)工程實施情況/107

(6)工程探索啟示/110

後記

序言

中國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歷史城鎮遍及全國。中國歷史城鎮的數量之多、傳統特色之鮮明舉世聞名。這些城鎮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的名勝古蹟和各具特色的鄉土建築,蘊含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由於中國古代長期是農耕社會,刀耕火種的原始耕作方式造成了人們對歷史遺存的淡漠。歷代的改朝換代都要把前代的東西毀掉,即所謂的革故鼎新,許多宏偉壯麗的城市和建築大多在政權的更迭中毀於一旦,這就使中國保留下來的古城和古建築更為珍貴。上世紀80年代,全國掀起了經濟建設的新高潮,許多城鎮有了巨大的發展。但由於人們對城市中歷史文化遺存的價值認識不足,許多歷史古城以及古城裡成片的歷史建築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種情況到最近才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而在歐美一些已開發國家,自19世紀末就先後制定了保護優秀歷史建築的法令,20世紀60年代又制定了歷史城鎮保護法案,而到了70年代則提升為保護世界遺產。這是人類理智的進步。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這種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世界潮流也逐漸地影響到中國,人們開始重視歷史城鎮和建築的保護,也逐漸意識到保護的益處。但從全國來看,保護歷史城鎮與歷史建築的事業還剛剛開始,舉步維艱,許多地方也做得不夠好,有待我們提高認識,並掌握好具體的保護修繕技術。

說起歷史地段、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築,中國與國外,特別是與歐洲、美國相比有許多不同之處。中國的古建築大多是磚木結構,而且由於社會變遷和歷史變故等原因,許多建築存在著諸多複雜的問題。首先,中國的歷史建築大多年久失修。傳統的磚木結構建築應該要經常地維修,所謂三五年一小修,十年、二十年一大修,四五十年就要翻修了。而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建築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一直沿用到今天,由於人民貧困、國家不富強,都沒有修繕過,以致絕大部分歷史建築都存在問題,有的已破敗殘缺,有的頻頻坍塌,成為了危房。其次,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以後,城鎮人口急速增長,城鎮住房建築量相對不足,造成這些老房子裡人口劇增,原來一套房住一戶人家,現在一間房要住一戶。在大多數城鎮住房擁擠、房屋都超負荷和不合理使用的狀態下,傳統建築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與風貌。第三,中國經過多次政治運動和房地產權的變革,那些老房子的主人也有多次的變更。老建築內的居民大多不是房屋的擁有者,因而對這些房屋沒有感情,沒有責任心;再加上老房子年久失修,又缺乏基本的現代衛生設施(如上水、下水),所以絕大多數住在老房子裡的居民對歷史建築存在著積累已久的不滿情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