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傳汝城香火龍最早起源於祀龍止雨、祀龍止水,其形象主要來源於當地寺廟中有關龍的壁畫和雕塑。製作材料以當地所產的稻草、棕葉、南竹、向日葵桿、特製的龍香為主,所用工藝也是當地傳統的扎制工藝。舞香火龍的招龍儀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節前後夜間進行,有圓龍、扁龍還有特製的磺龍,長度分為7、9、11拱等,最高4米多,最矮也有2.5米。其製作材料雖然簡單,但製作工藝精巧、工藝流程複雜,舞龍活動民眾參與性強,具有典型的地域標誌性文化。據漢族民間傳說,宋朝時,汝城連年水災,民不聊生,鄉民扎草龍燒掉,以求消除水災。制稻草龍便成為習俗沿襲下來,成了一種漢族民俗娛樂活動。每年新春佳節之際,各村舉行舞龍活動,慶賀豐收,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千百年來,汝城人民以村為單位,年年都有舞龍的盛會,各村都有一整套的相關器具、一整套的鑼鼓點子和嗩吶牌子,大勢相同,卻各具特色、豐富多彩。
製作
香火龍的製作很講究,先用稻草紮成長數百米、直徑4厘米粗細的“趙公鞭”待用。按照設計圖分節依次用趙公鞭紮成龍頭,龍頸、龍身(每節一拱),龍尾,再在規定位置紮上龍足、龍爪和龍脊。(圓龍不現足)龍頭結構複雜精美,先生角,次生嘴,依次是龍鬚、龍眼、龍耳、龍牙、龍鼻、鼻須、龍額、龍珠。環環緊扣,形成整體。待各部分紮成後,沿水平方向於龍身兩側插龍香,每隔2厘米插一支龍香於“趙公鞭”上,用細篾片連線形成連線。每支龍香長60厘米,按造型插遍龍香,包括插成龍鱗,需龍香4萬支左右,密密匝匝,十分壯美。插好龍香後,在祖祠前將每一節構件用竹竿繩索連線好,裝上抬桿,煞是好看。活動
舞龍前,數十聲三眼炮響徹夜空,應邀前來觀龍的四鄰八鄉的親友成群結隊從各家各戶趕來。舞龍時刻,在“龍燈會”的組織指揮下,全村男女老少紛紛持松明火把給香龍和雙獅、雙魚生肖吉祥物都點上火,加上幾十盞紅光閃閃的龍燈,一片珠光寶氣。一時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歡聲鼎沸。火光到處,紅光閃閃,一片瑞靄祥煙,場面極度熱烈壯觀。龍燈會長一聲令下,20支三眼炮爭先轟響,接著鼓樂喧天,鞭炮齊鳴,一百多位青壯年頭頂草帽,身穿防火衣一齊上陣。舞龍頭每8人一組,其餘每兩人一扛,剎時間將一條3千多斤重的香火龍抬將起來,舞將起來。先繞宗祠大門鏇轉三周,一鏇一拜,三拜後沿村內主道和村邊遊走。特別在水田邊,天幕黝黑,香火龍將萬點火光倒映水中,既雄壯,又輕盈,陣陣香菸隨風飄動,整條香火龍就像在騰雲駕霧。汝城舞香火龍有一套完整的程式:舞之前要到祠堂舉行祭祖儀式,設案、焚香、作揖、施叩禮,這時村民一臉虔誠鄭重,絕無一點嘈雜嬉鬧聲,儀式過後將龍抬起在祖祠前叩首三次,方可“舞龍”,沿街的人家要燃放爆竹謂之“接龍”,按規定的路線舞過後,又回到祖祠前,龍首居中,盤成三圈,村民扯香後,即燒龍謂“化龍”,“龍歸天”。次日清晨將龍灰倒入溪流中,寓“龍歸大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