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龍簡介
據傳汝城香火龍最早起源於祀龍止雨、祀龍止水,其形象主要來源於當地寺廟中有關龍的壁畫和雕塑。製作材料以當地所產的稻草、棕葉、楠竹、向日葵桿、特製的龍香為主,所用工藝也是當地傳統的扎制工藝。舞香火龍的招龍儀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節前後夜間進行,有圓龍、扁龍還有特製的磺龍,長度分為7、9、11拱等,最高4米多,最矮也有2.5米。其製作材料簡單、製作工藝精巧、工藝流程複雜、造型威武、氣勢恢宏,展演程式清晰、香火明麗、氣氛熱烈、場景壯觀、民眾參與性強,具有典型的地域標誌性文化。香火龍概述
位於南雄市西北邊陲的百順白竹片村,海撥700多米,這裡群山巍巍,毛竹如海,風光秀麗,民風淳樸.舞香火龍就起源於這座美麗的村莊.該村創舞香火龍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流傳於百順鎮一帶,經歷史的發展、衍變,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民間舞龍藝術特徵沿襲至今。每年的元宵佳節或其它重大慶典活動期間,該村的香火龍都要隆重登場,飛騰舞鬧。扎制和舞龍技藝古老相傳,現今該村青壯年都能熟練操作,因此,該村被鄉里譽為“火龍”村。香火龍 |
表演前,在稻草扎制的龍身上滿插點燃的香火,點點香火裝扮龍身,巧妙地構架突出龍頭。表演時,渾身金光閃閃的龍身在夜幕中狂舞,時上時下,飛舞翻滾,動作流暢,形態逼真,迅捷異常,,場面非常壯觀,熱烈。高潮時,火龍飛舞,星光閃爍,流光溢彩,宛如彩練騰空,銀河傾瀉,令人嘆為觀止。
每年的元宵佳節,是香火龍“抬頭”的喜慶日子,當地人稱“鬧春”。夜幕降臨後,在開闊的打穀場上,十八個莊稼漢緊張有序地同時燃香、插香,約在15分鐘內在兩條龍身上分別插入1600至1800條香火。香火龍有“公龍“、“母龍”之分,用稻草扎制而成,公龍體長9.9米,母龍稍短約9米。每條龍重約29公斤。插香完畢,龍身似星光閃爍,香火繚繞,使火龍仿佛有了靈氣,有了生命。此時,伴隨著鑼鼓聲、鞭炮聲和人們的歡笑聲,一老者站在場地中央舞動龍珠(火球),逗引雙龍入場,兩列舞龍者雙手舉著火龍,腳下按方位踩著“龍、蝦”步法,緩緩登場。舞龍套路有“雙龍戲珠”“跳躍龍門”“雙龍出海”“雲遊四海等,表演場上,飛舞翻浪,爭相鬥艷的雙龍靈活異常,夜幕中,只見香火不見人,蔚為壯觀。
百順白竹片村的香火龍為南雄地區所獨有,多年來,先後參加了南雄市歷屆民間活動表演,韶關市“龍鳳吉祥、歌舞昇平”民間藝術節和廣東省第三屆歡樂節。在參加廣東省國際旅遊文化節的表演時榮獲銀獎,受到廣泛的讚譽。
香火龍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感染和征服了無數觀眾,使人們在欣賞的過程中得到美的愉悅和享受。香火龍表演歡快、熱烈、健康向上,是南雄歷年民間藝術表演的傳統保留節目,是粵北乃至嶺南不可多得的民間表演藝術異葩。
表演程式
香火龍的表演程式上有:翻滾、噴水、沉海底、跳躍、吞食、睡眠等動作。“沉海底”和“吞食”表演技巧上難度較高。引路和尾隨的兩頭獅子,除各自作翻滾跳躍的動作外,還作些引龍和隨龍“護駕”動作。民間舞香火龍常在蟲災發生時舉行,點燃的香火插在龍身上,點點火光組成了一條光閃閃的龍在夜空邀游,蟲螢追逐龍身的點點火光飛來,“香火龍”穿過街巷,舞至田邊地頭,飛蟲追逐香火,越集越多,突然,舞龍隊伍在水塘邊停下,猛地將草龍連頭帶尾,深深扎入水中,水淹沒了龍,也淹沒了飛撲香火的蟲群。香火龍在除害蟲這一點上,較其他形式的舞龍有更高的實用價值。歷史傳說
香火龍發源於南雄市百順鎮白竹片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古老相傳,清代初期,白竹片村的祖先從江西大余縣遷至百順。康熙年間,有一年百順一帶大旱,蝗蟲肆虐,瘟疫流行,人心惶惶。有一天村中一老人夢見村邊響水塘的一塊地方飛起二條金龍,四處遊走,金龍所到之處,災衍盡除。第二天,老人將夢中所見告訴村里人,並帶村里人去響水塘地方察看,看見那地方堆著兩堆乾稻草,是村民用來燒灰施肥用的,受此啟發,老人便倡導村民以稻草紮成兩條草龍,並在草龍身上插滿燃香,讓村里身強力壯的青年打著香火龍在村里各處遊走,以示驅災祈福之意。果然經此一鬧後不久,天降大雨,旱情解除,疫害盡消。從此,每年村里便有舞香火龍之舉,並世代相傳,
香火龍最初為在本村活動,後經鄉鄰外村邀請於節日外游助興,近20多年來,政府或民間舉辦大型民間藝術活動,香火龍都在應邀表演之例。每年的元宵佳節更是香火龍“抬頭”的吉日。
表演方式
香火龍歷史悠久,是民間表演藝術的傑作。表演時,先由一人掌“龍珠”快步圓場一周,為巡場,並逗引雙龍入場。雙龍入場套路為“火龍拜門”,兩龍分別從東西兩側小跑入場,隨著鼓點,以弓箭前步向前移動,用雲晃替換八字手舞動火龍身上下翻滾數圈後,向東、南、西、北“四門”參拜,此時四周觀眾會吶喊、鼓掌回應,火龍拜門後,持珠者站在雙龍中間戲耍,表演各種挑逗的動作,激發龍的野性,舞龍者隨著鼓點樂曲腳站高馬步,以高低雲晃替換八字手舞動雙龍左右擺動上下翻滾,龍圍珠舞,珠引龍轉,此時,雙龍龍頭始終向著龍珠,龍珠的飄忽靈滑和龍頭的執著,雙龍動作協調一致,引人入勝。此段表演名為“雙龍戲珠”;接著,雙龍龍頭頻頻昂然傲起,龍身左右上下舞動,用碎步鏇轉一周,意為“雙龍出海”;火龍脫離大海,即將出龍門,在廣闊的天空哪吒風雲。雙龍此時排成一字形,龍頭分別向外,舞龍者行橫踏步運用聳立手法上下舞動,兩龍尾向內對接,名為“龍尾對舞”;雙龍尾巴的對靠,激發火龍的騰那、跳躍的熱情,只見此時兩條火龍在夜空中飛舞翻滾,互相追逐,舞姿矯健,氣勢磅礴,金光閃閃,呈現出流光溢彩的動態美。接著,龍舞逐慢,龍頭向左右緩緩靠動,舞龍者以碎向前,龍身彎曲起,舞龍者行轉身跳躍步依次跳躍而過,意為“跳躍龍門”;跳過龍門後,雙龍突然變陣,由雙龍變為單龍,形成一條長長的火焰,舞動著快步繞場四周,意為“雲遊四海”。舞香火龍整套動作約需時8分鐘。當場地表演結束後,雙龍更游村場,直至燃香燃盡。香火燃盡的龍身,由眾人舉持到村邊的沙官廟前用火燒掉。是日晚上,村里殺豬一頭,大擺酒席,慰勞舞香火龍的眾人。
香火龍活動
舞香火龍是汝城特有的一種民間藝術鬧元宵的傳統活動,全縣23個鄉鎮309個村都舞香火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每年的元宵節前後,人們帶著平安、豐收的期望,積極開展這種活動,活動時全村的男男女女全部參加。香火龍用稻草、竹片紮成,把敬神用約1米的香插在稻草紮成的龍身上,一般長達數十米,夜幕初臨時,全村人將龍香點燃,整個龍體在夜幕中火光四射,熠熠生輝,在手提火繡球的小伙子的指引下,由數十到數百個年輕人一起將它舞起。全身紅光閃閃的香火龍在村鎮的大街小巷來回穿梭,經過村民家時,每家每戶都會點燃蠟燭、燃放鞭炮煙花,以示迎接龍的到來,象徵著好運和一年的日子紅紅火火。香火龍文化節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四、十五、十六晚,南寧市良慶區良慶鎮缸瓦窯村都要舉行舞“香火龍”表演。“香火龍”全身遍插香火,十分壯觀。“香火龍”每到一戶,主人家便點燃鞭炮轟炸“香火龍”,這時煙花爆竹火光耀目,預示如龍騰飛、永遠興盛。傳說500年前,由於缸瓦窯村陶瓷產品暢銷,點火燒窯是最令人振奮和值得慶祝的事情,於是人們就按照那一長列的“火龍窯”形狀,用竹篾、樹丫編紮成龍的骨架,纏上仙人掌、老虎檬,插上排排香火,做成“香火龍”,並穿圩過巷游舞,香火龍每到一戶人家,主人家便點燃全數鞭炮轟炸香火龍,這時煙花爆竹,火光耀目,預示如龍騰飛,永遠興盛。“香火龍舞”因此得名。香火龍”發源於廣東佛山制陶古鎮石灣鎮,是模仿一排排瓷窯點火時的壯觀景象,就地取材,紮成龍身,插上香火製作而成,清代傳入良慶鎮缸瓦窯村。“香火龍”最初作為瓷窯的點火儀式,逐漸演變成為每年農曆8月14-16日晚上走街串巷為村民祈福的民俗文化活動發源地的佛山石灣鎮“香火龍”文化已經失傳,因此,良慶區的“香火龍”民俗活動全國僅有,並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自2009年9月開始,每年南寧市良慶區均會舉辦盛大的“香火龍”文化節,吸引八方來客,弘揚民族文化。
背景資料
南寧市良慶區“香火龍舞”的龍,是用作篾、樹丫編紮成龍的骨架,纏上仙人掌、老虎檬,整條龍分為龍頭、龍身(9至11節)、龍尾三部分,舞龍時分別在龍頭、龍身、龍尾上遍插點燃的信香,節與節之間用一條草繩連線,龍的總長度約17米,舞龍者13-15人(其中2人替補舞龍頭、龍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