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吉瑪鄉

求吉瑪鄉

求吉瑪鄉,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壩縣的縣轄鄉,1962年置求吉瑪鄉,1972年夏坤瑪鄉併入。該鄉位於縣境北部,楔入甘肅、青海兩省的接合部,面積572平方公里,人口0.2萬,轄求吉瑪、夏坤瑪、索日瑪3個村委會。該鄉是純牧業區,牲畜以氂牛、馬、綿羊為主。產貝母、秦艽、甘松等野生藥材資源。

基本信息

概況

阿壩縣轄鄉。1962年置求吉瑪鄉,1972年夏坤瑪鄉併入,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於縣境北部,楔入甘肅、青海兩省的接合部。距縣城62公里。面積572平方公里,人口0.2萬。久治至瑪曲公路過境。轄求吉瑪、夏坤瑪、索日瑪3個村委會。

經濟

是純牧業區,牲畜以氂牛、馬、綿羊為主。產貝母、秦艽、甘松等野生藥材資源。境內生活著較多的旱獺

求吉瑪鄉求吉瑪鄉

發展

求吉瑪鄉中心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走過44年的風風雨雨,從只有幾間破舊的泥土房走出來,先後經過幾次的擴建,逐漸成為土石結構的紅瓦房,面積也越來越寬闊,現在已是土木、混泥土磚結構的兩層房屋建築,校面積達1539平方米,有教室、辦公室、老師宿舍、學生寢室、實驗室、電教室、圖書室、校有圍牆、旗桿、旗台、藍球場、田徑運動場、水井、學生集體食堂、廁所、學生用的桌椅凳、床,其硬體設施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教師隊伍已逐步狀大,從原來的2人一校到現在的10人一校,學生也由原來只有鄉政府及校附近的一些牧民,現在已是全鄉的每家每戶,學生成績增長。2002年已完成“普初”目標,現正在向“普九”目標邁進,為發展基礎教育,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發展教育事業,提高民族素質,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素質,使適齡兒童、青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履行教育教學的管理,進行教育教學,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