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29年,當時的工務局決定將收回的法國領事館(在今廣州中山四路南越王宮署遺址,即原兒童公園)33畝地用於建設公園,定名為永漢公園。歷史
永漢公園所在地,是古城廣州的中心地帶。這裡既是南越國、南漢國的宮城所在地,也是秦漢時期南海郡治、隋代廣州刺史署、唐代嶺南道署、宋代經略安撫使司署、元代廣東省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明清時期廣東承宣布政使司署的所在地。可以這么說,在廣州長達2000多年的城市發展過程中,它是這個城市不變的“心臟”。1857年,英、法侵略者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永漢公園所在的清政府衙署花園,被侵略者霸占為領事館。
1927年,廣東外交特派員奉廣州政治分會的命令,把法國領事館收回。當時的工務局提出,這塊地用來興建“動物公園”,獲得同意。永漢公園是廣州較早的近代公園之一。我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倡導興建的“廣州第一公園”(即現在的人民公園),於1921年落成,是廣州最早的近代綜合性公園。
1929年5月,永漢公園正式動工興建。到1932年7月,園內的沙石路面、猛獸籠、魚池、大鳥籠等都建好了,還增設鐵欄桿70多米。這年年底,公園進一步完善,把砂石路鋪成水泥路,並加裝了110張石凳,再加建猛獸籠、鱷魚池、孔雀亭等。到1933年,再建小的獸籠、鳥籠十來個,在公園裡安裝電燈200多盞。
1933年2月,花了四年時間建設的永漢公園,終於開張了。當時園中遍設獸房、鳥籠、陳列虎、豹、鱷魚、狐狸等各種珍禽異獸,有大小動物80多種。可以想像,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動物公園,對市民來說,是多么新鮮的事。落成以來,游賞的市民絡繹不絕。
當時,在永漢公園,除了可以觀賞動物,也是休閒的好去處。畢竟是千年古城的“心臟”地帶,這裡古木婆娑,灑下一片陰涼。設計者獨具匠心,在園中建噴水池,圍上鐵欄,池中建有噴水塔,塔旁建有水池假山,並且種植羊齒植物等,中西合璧,別具一格。此外,當時一些珍貴的文物,也被移到永漢公園存放,供人游賞。那塊由宋代大書法家米芾題刻的著名“藥洲”石,移至永漢公園。當時家喻戶曉的建於明代的“四牌樓”,其中兩座也分別移至公園的南門、西門。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元代銅壺刻漏,這個我國古代最大的計時器,原先懸掛在北京路拱北樓上,現在也移至這裡,懷古的市民可以一飽眼福。
恥辱史曾用作日軍神社
永漢公園落成後不久,抗日戰爭爆發,廣州淪陷。日本侵略軍霸占了永漢公園,並把它改為神社。日軍在公園門口豎立一對水泥建造的、歌頌日本軍閥侵略“功績”的“鳥居”。他們還在園內建起一座“軍神屋”,用來放置軍神牌位。他們還計畫在“軍神屋”附近建一座記錄侵略過程的陳列館。經歷過這段恥辱史的老一輩廣州人,對此仍有較深印象。今年70多歲的陳漢澍,出生在離北京路不遠的小北路,抗日戰爭時常隨大人路過公園,他回憶,鐵蹄下的廣州城,氣氛緊張,中山路很冷清,行人很少,從大門外看進去,神社如一個幽靈,顯得格外神秘、恐怖,若遇日本兵把守,中國百姓路過時還得彎腰鞠躬。
抗戰勝利後
抗戰勝利後,永漢公園重回廣州市民生活中。為紀念胡漢民,公園一度改名為“漢民公園”。人們砸碎了“鳥居”,“軍神屋”後來成為公園的一部分。幾度變身
1955年5月,廣州市政府開始籌建動物園,將已改名為人民公園的永漢公園命名為廣州動物園今年70多歲的陳漢澍說,當時這裡還是動物公園時,曾展覽過一條碗口粗的蟒蛇,它在郊外活活吞下一頭腰鼓粗的豬,笨重得爬不動,農民便把它抓到動物園,結果吸引成千上萬的廣州人排隊觀看,轟動一時。
1958年,廣州動物園在黃花崗建成,動物集體搬了家,這裡開始了“兒童公園”的新曆程。“建國後出生的廣州人,沒有人不知道兒童公園。兒童公園留下幾代廣州人的童年印記,伴隨他們成長的足跡。”新兒童公園負責人、越秀區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劉偉明說。
1958年6月1日,廣州兒童公園正式開幕,孩子們從此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當時,公園的遊樂設施很少。從1963年起,公園陸續增添了一些設施,尤其是那5米多高的六道大型滑梯,是當時廣州市內最大的,外省的公園紛紛來這裡取經。1974年,公園建造了一台直徑達15米、有50座的大型旋轉木馬,這在遊樂設施稀缺的年代,承載了每個小朋友歡樂的夢。
1995年7月,廣州兒童公園地下,發現了兩千多年前南越國王宮的遺址。1999年,公園接到上級通知,要進行文物考古工作,原來,孩子們的小腳板下,竟沉睡著廣州千年文物。從此,兒童公園的遷址工作提上議事日程。經過反覆甄選,政府最後選擇在一德西路原“中建廣場”地塊重建兒童公園。
2001年12月15日,舊兒童公園閉館前的最後一天,入園人數比平時增加了三四倍,許多人都紛紛趕來,向公園作最後的告別。這天下午6時30分,舊兒童公園的大門,徐徐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