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第一公園

廣州第一公園

廣州第一公園在廣州起義路北端,是人民公園的前身。元代為廣東肅政廉訪使署。明代為都指揮司署,清代先後為平南王府和廣東巡撫署,1920年闢為廣州第一公園,1925改為“中央公園”,1966年改為人民公園。公園占地面積44800平方米。

基本信息

簡介

第一公園第一公園
廣州第一公園在廣州起義路北端,是人民公園的前身。元代為廣東肅政廉訪使署。明代為都指揮司署,清代先後為平南王府和廣東巡撫署,1920年闢為廣州第一公園,1925改為“中央公園”,1966年改為人民公園。公園占地面積44800平方米。園內有一對清初雕制的玉石獅,是廣東現存最古老的石獅。

歷史

廣州市首任市長孫科廣州市首任市長孫科
廣州第一公園所在地一直是衙門官邸,延續了一千多年。元代,這裡為廣東道肅政廉訪使署,明朝為都指揮司署,並曾為南明紹武政權王宮,清代,這裡又被尚可喜納入平南王府的領域和廣東巡撫署。清乾隆年,巡撫托恩多在廣東巡撫衙門後面建起5座樓台,四面疏浚小溪引,命名“菜根香軒”。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巡撫康紹鏞復辟勤志館於古榕下,建屋4座。道光年,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阮元著實進行一番修繕,題為“萬竹園”。光緒十一年(1885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又在此大興土木,“園中有漁樵耕讀四景”。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後,孫中山於民國六年(1917)倡議把官署改建供民眾同樂的休息娛樂場所,次年建開放,定名為第一公園。1920年開始興建,1921年建,被命名為市立第一公園。1921年10月12舉行隆重的開園典,有20萬市民參加,可謂萬空巷。廣州市首任市長孫科在公園開幕式發表演說,極一時之盛。

事跡

廣州第一公園的設計者楊錫宗廣州第一公園的設計者楊錫宗
建設廣州市第一公園,孫科之功不可沒。1921年2月15經廖仲愷推薦,陳炯明任命孫科為首任廣州市長(1918年10月22廣州立廣州市政公所,是為廣州正式得“市”名之始,此前,廣州設府治),當晚孫科草《廣州市暫行條例》57條,將市政建設作統一規劃,其中就有開闢公園這一項。當時的市政公所有這樣一則布告:“曰設公園,西稱公園為都市之肺腑,蓋市民借公園以救濟健康,猶借肺腑以呼吸空,據最近調查,英倫敦有大公園十八,運動園三十九,比較廣州市,直可謂之無肺腑矣,今先擇定撫署為第一公園,推及于海珠、東較場、東山廟,西關則另謀適合地點。”同時興建的公園有三:第一公園選擇在清朝巡撫署舊址;第二公園在東較場,第三公園在海珠(今長堤一帶)。
當時,市政公所里正有一批從歐美回來的留學生,其中有1918年畢業於美康乃爾大學建築系的楊錫宗,他擔負起了廣州第一公園的設計重任。公園範圍是前到惠路(今中山五路),後到德宣路(今東風中路),左是吉祥路,右為蓮花井,其面積是現時民公園的兩倍。楊錫宗所設計的公園,參照歐美公園的風貌,屬混合式,亦稱綜合公園。設有噴池、大石像、音樂亭、假石山、大堂、餐廳、射擊場等。平面布局採用規則方正、軸線對稱,大門四周用通透的鐵條做圍牆。園內以中軸線為中心進行布置,道路兩側的花草樹木對稱,排列整齊。還將原清衙署的石獅、石鼓置於公園內。……可惜的是,巡撫署內的古樹林木被全部砍掉了。因為楊錫宗認為這些百年古木“有礙其幾何圖案。”所以,第一公園在剛剛誕生的時候,是“只有圍牆,少有樹木”的。公園建後,康有為等曾把他們從外購回的白玉石雕刻像藝術品陳列在公園內,雕像於50年代拆除。
第一公園建後便為廣州花事活動之地。1923年2月11,第一公園舉行仙花賽會,一連5天,鬧異常。其後,1930年至1949年這裡也曾先後舉辦過5次廣州市菊花比賽會。從1978年開始,公園每年都舉辦菊展、迎花會和中秋燈會。
公園內建築景觀歷年也有增建改觀。1926年修建的音樂亭。後陸續增設了盆景園、兒童遊樂場、敬老亭、露天音樂茶座,展覽大樓等設施。1933年在公園北面修建市政合署(即今市政府大樓),將公園劃出1/3的地方,基本為今天的規模。1987年又建《烽火年代》、《魯迅》、《冼星海》、《士》、《新娘》、《椰林少女》等6座雕塑。塑像根據題材需要分別採用青銅、黃崗石、漢白玉、紅粉石等材料制,使作品更加有富有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構公園的一種特有景致。

今天

人民公園人民公園
公園也幾度易名:1925年易名為中央公園,1966年改為人民公園。1999年廣州市政府斥資800多萬元改造民公園,拆去公園周邊搭建的1萬多平方米建築和圍牆,徹底消除了與市民的距離,為廣州第一間免費公園,也真正為廣大市民的“城市客廳”,繼續記錄著廣州的傳奇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